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2020-12-06 16:04:51于利先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于利先

(保定市清苑区臧村镇臧村小学,河北 保定 071100)

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对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它相较于其他学科被放在更加显要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便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一、创新阅读课堂教育模式

传统阅读教学活动是在应试大背景下产生的,而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常常视而不见。这种情况不仅与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全面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还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注重小学生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便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

多媒体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而且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延展性、及时性、即时性以及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性,使其在阅读课上更加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刻地把握文章主旨,察觉到人物的情感变换。比如,在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时,考虑到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和古诗抽象化的特点,若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仅体会不到李白所要表达的历经生命波折后的孤独苍凉心态和自身怀才不遇的苦闷,还对古诗精粹之美难以产生直观感受。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跟随学生一起查找李白写这首古诗前的生平经历和当初遭遇,了解当时背景,再通过播放相关的诗歌朗诵、图画和截取相关影视资料片段等,借助声、像和图片,动静结合,步步引导学生在学会阅读技巧的同时,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此便使得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故事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二、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指经久养成的生活方式。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但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影响,有助于他们积累语言文化,增强他们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而且有利于他们塑造高尚品格,陶冶道德情操,提高自身文化道德修养。

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兴趣的驱动。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面的合力。教师和家长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去阅读,对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譬如,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笔者常常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来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课上通过排演话剧的形式将文中的内容展现出来,同时又要演出自己对文中人物不一样的理解。这项阅读要求提出后引起了学生的高度重视,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热情。从课前阅读到查找资料,再到角色分配、情境再现,学生们忘情地投入进去,记录与文章有关的相关内容,摘抄有价值的句、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文章的判断、分析能力得到加强,还有利于学生养成勤记笔记、多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

有效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开阔见识,还能完善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盈学生的内心世界。“亲子阅读”作为时下最热门的阅读话题,无论是对学生本身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是对亲情的交流、家庭的和睦都有着非一般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笔者经常与家长沟通,倡导家长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闲暇时间,与孩子共读,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在浓厚的亲情包围中促进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推动阅读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形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超脱传统的单一阅读形式,倡导多样化阅读形式。

在学生之间展开合作式的阅读教学是笔者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例如,在语文课上,笔者经常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针对一篇文章,让他们自由坐在一起相互讨论,对于文章的内涵、中心思想、优美文段以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消化,提出各自的独到见解,再分组展示各自小组的成果,对于其中的疑问,先让可以解答的其他小组帮助该组解答,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和补充,解决残留问题,指出其中的理解偏差,对于各小组出现的亮点也要不吝表扬。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阅读的愉悦,还鼓励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如在学习《詹天佑》一文时,有学生认为詹天佑承担起为国家修建铁路的重任,他拥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有学生认为詹天佑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造铁路,他拥有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也有学生认为詹天佑在修建铁路时采用“之”字形线路,他拥有大胆突破、善加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不断迸溅出新的思想火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场面热烈,积极性充分发挥,有效性也达到了极大提高。

此外,跳读、拓展性阅读等阅读方式多种多样,熟练掌握多种阅读方式对学生有效阅读的帮助显而易见。笔者常在课堂上开设限时阅读,要求学生跳读,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找到笔者提出问题的答案。而对一些优秀文章,笔者则要求学生反复精读,撰写阅读笔记,同时建立班级群,让学生在其中相互交流阅读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语文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好语文,尤其是学好阅读,对于各科的学习,乃至对于小学生的未来教育和成长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紧随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潮流,创新教育模式,完善教育理念,重视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工作,促进小学阅读课程的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