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段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

2020-12-06 16:04:51吕兰芝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吕兰芝

(三门峡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河南 三门峡 472001)

一、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了

从一个孩子身心成长发育来看,一个小学生应该是容易对每一种新事物充满好奇、产生极大兴趣的年龄阶段,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从低学段开设英语教学应该没有错。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在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孩子,尤其是学习综合能力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孩子,在中学等高学阶基本上对英语学科是没有兴趣的,只是在高考的强压下痛苦地学习。

能否在有限的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对课堂本身的探索,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或者对英语语言学习本身保持着一种持久的热情?或者获得一种源源不断的内学习动力和能力?

小学、初中等低学段的课堂应该是一种情景化、生活化、趣味化的课堂,是一种开放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而不能只是课本语料简单机械的重复再现。在教育不断地改革下,我们低学段的英语学习文本本身已非常成熟地情景化、生活化,有情景对话、插图等都是一些贴近孩子们生活的,具有极高操作性的内容。试想,在坑的状况下,我们的课堂在操场上、在阅览室、在学校的任何地方,使学生在某种情景下自发的实践英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功能,从而潜移默化中戏的语言,这让孩子感受到的不只是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更是英语语言的交流和氛围。

英语课堂上,孩子可以在我们的课堂规则下更自由一点,或是像一种室内的游戏场地模式,亦或是像一个歌舞话剧舞台的模式等,赋予孩子一种灵感和一个想象的空间。通过我们教师积极有目的的教学情境所创设,更大引起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共鸣。这种仿真的学习环境中,孩子的目标语言对话,就会多一点演的动情,而少一些读的生硬。

英语课堂教学,是可以延伸到课外生活中。课外简单的英语口语交流,实物上醒目的英文名称,廊道上简单英文提示标语,或者说给孩子一个生动有趣的英文名字等等,都会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英语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优越感,这种潜移默化给学生带来的能量是我们日后在课堂教学中无法用人力传授的。

英语的教学不能简单的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借助于语言学习的载体,培养孩子的表达沟通能力,情感意志力和一定的文化素养。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绝不能是简单的词汇学习、语句学习或者语法规则学习,应该要融入我们的方法、思想与情怀,要通过学习让学生具备一种能力和品质。要牢记,我们的课堂不能只是教学,更应该是一种教育。

二、我们的教学能力怎么了

我们教师作为知识的引领者,课堂的组织者,教学的研究者,时刻都会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甚至是教学障碍。那教师应该如何在有限的时空间,给英语教学带来最大的收益?

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和了解他们的特质,在最宽泛的求同存异空间里创设最大化的英语教学效果。避免课堂中不必要的无效劳作,拯救课堂中每一个环节,基于英语语言的本质,让师生以及生生互动能最大化地推进英语语言的学习与应用。让喜欢表达的学生去表演,喜欢动手的学生去创作,喜欢组织的学生去组织,开朗的学生去演讲,内向的学生学会沟通等,让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中都有可能去表现自己,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或许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对异域文化-----英语最初的兴趣,进而让这种兴趣转化成今后英语学习的内驱力。但是这种课堂是需要英语教师去学习,创作和研究的。单说教学能力和基本功是没有问题的,零外,更应该的是去学习一些理念,一些新的思想,学习别人课堂的灵性。应该对自己的课堂上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有自己个性和特点的展示。应该合作,充分发挥教研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从研究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课堂延伸等入手,去整合我们固有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宽泛的知识延伸空间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的条件),延伸必要语言文本,借助已有的教学手段与媒介,创设有效课堂教学。研课的过程就是我们各位教师教学思想的碰撞,就是新思想、思路和方法涌动的时候。没有教研,我们个人的课堂就缺少活力,我们集体的学科教学也将会失去生机和发展的助推力。教研无疑示教室专业成长发展更的必经之路。

三、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学生在这种生搬硬套,没有刺激,没有思想共鸣的课堂教学中,慢慢的把英语的学习只当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需求。

其实,无论是低年级的启蒙课堂,还是高年级的基础课堂,教师都应以一个孩子的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去领会英语学习带给自己或喜悦或悲催。小初中的学生更多的应该是“引”而不是“导”,因为他们的思想是单纯的空白的,我们给予他的第一滴“墨水”是会在他的思想中留下永久的痕迹。保护好学生的单纯心,好奇心以及刚刚蒙发的微弱兴趣是不可忽视的教学部分。没有生命的知识,就会毁灭他们对知识的欲望;没有活力的课堂,就会浇灭他们无限可能的创造;而这也终将会转变成没有兴趣和激情的学习,我们的英语教育在他们的人生中也将没有未来。我们每一个学生在启蒙和基础学段都是可塑之才,而教师在这个阶段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去开发他们无限的可能,这是超越我们教学本身和课堂本身的目标。

名家说:教育就是在孩子已经离开了学校,忘记了所有学到的东西之外,在他生命中仅留下的那些东西。从今天起,我们的英语课堂终究给孩子们能留下什么?是几个单词几篇文章,还是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沟通表达的手段,给他人生带来的无限可能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