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洁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较为滞后,逐渐暴露出做多方面的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鉴于此,高校要根据当前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综合条件,有针对性的增设健康的课程。其中,国际标准舞作为体育与艺术的结合,通过国际标准舞教学的推广,不但能够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确保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此外,高校开展国际标准舞教学,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而且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进而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构建。鉴于此,一个健康的人除在形体、机能、运动能力、适应能力获得发展外,其心理活动能力、社交能力、社会行为能力诸方面也应全面谐调的发展。针对高校国际标准舞而言,其主要运用各种动作练习为主,同时以形体、音乐、风格等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其中国际标准舞教学思想能够将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真实而客观的体现出来,不但符合了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更主要的与高校教育保持一致。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内容:(一)通过国际标准舞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但能够强化对学生的身体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二)国际标准舞作为高校重要的舞种,同时也体现出了国际标准舞的高雅性,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三)通过国际标准舞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舞蹈素养,培养学生社会道德规范。总而言之,国际标准舞在高校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着较高的价值。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着一定的运动技能,高校学生对于新兴运动项目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运动项目的潮流必引起学生们的探究反射。与传统项目相比较而言,选择国际标准舞的学生相对较多。虽然高校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增设了上课的班次,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难以满足学生选课要求。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对于国标标准舞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促进高校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国际标准舞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袖管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保证高校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合理利用体育活动群体特点,帮助高校学生能够进行更好的进行沟通。通过国际标准舞教学,能够保证学生寻找到符合他们个性发展的空间,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国际标准舞作为有节奏的活动,蕴含着不同舞种,彰显着不同的风格。学生通过国际标准舞学习,有助于将自身置于欢乐的氛围中,在优美的旋律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在国际标准舞演绎的过程中,通过和谐的动作、流畅的脚步,折射出青春的活力,彰显了学生的自信。在乐舞和倾心赏美共鸣的时空中,喜悦的情感油然而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消除身心疲惫,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在欢快的舞蹈教学中释放天性,寻找到释放压力的契合点,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标准舞集音乐、舞蹈、体育于一体,该运动项目往往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及艺术学,同时还蕴含着较高的美学价值。高校的学生对于美有着较高的追求,他们渴望利用形体美与心灵美塑造自我,不断增强自身的魅力值。而国际标准舞则为高校学生创造了这样的契机,该运动项目寓 体、美、艺教育于娱乐之中的教学特点,对调节学生情感,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校体育作为开放性活动系统,教师作为该系统中的主导,高校学生则为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要想实现教学双边受益的目标,则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教学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体育技能,而且还需要注重创新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传统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所束缚,虽然当前这种教学模式所影响,学生难以提高学生成绩。基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来讲,其主要体现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和启发,国际标准舞教学则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体育教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要注重运用“权威、专判”手段实施规范化教育,那么教学的后期随着学生对动作的熟练程度和表演的个性化。通过当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的克服传统教学弊端,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国标舞教学则不然,其教学内容相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化,并且国际标准舞有着较强的竞技性及表演性。因此,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教与学的双边作用,以此来促进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国际标准舞作为全新的学科,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出全能型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