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舞蹈的美及美育

2020-12-06 16:04:51张士文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张士文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引言:挖掘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实施教学,能够为高中生带来直观感受。教学过程,教师对舞蹈之美全面挖掘,并向学生传递,可打开高中生审美视野,让其体会到舞蹈艺术之美,培养其情操,塑造品格,高效完成美育教育,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探索体育舞蹈教学中美育内容的融入策略十分重要。

一、体育舞蹈的相关介绍

(一)发展历史

体育舞蹈又称为国标交谊舞,其主要是社交舞蹈演变而来。体育舞蹈出现在20世纪初期,英国的皇家协会将世界各国的舞蹈资料进行收集,并且改编之后整理而成。对比于传统的舞蹈,体育舞蹈在美学方面更加系统化,并且形式化,练习过程注重技巧。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形成了系统化体系,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推广。我国对于体育舞蹈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引入体育舞蹈时间尚短,因此,对其还未形成深刻认识。

(二)主要种类

从艺术风格、技术结构等方面分析,可将体育舞蹈划分成两个类别,其一,标准舞;其二,拉丁舞。还可以此为基础,展开精细划分。在标准舞当中,还有探戈、华尔兹;在拉丁舞当中还包括伦巴和恰恰等。由于舞蹈种类不同,因此其传达出的风格也存在差异,但是无论是哪种舞蹈,其中都蕴含着极强的美感,散发出强大的艺术魅力[1]。

(三)美学特点

总体而言,可将体育舞蹈的美学特点划分成三类:第一,形体美,体育舞蹈艺术风格独特,属于艺术的独特呈现方式。通过舞者躯体展示出舞蹈形象,将舞蹈作为载体,以四肢和五官等传递动作,将体育舞蹈蕴含的形体美全面展示出来。第二,律动美,体育舞蹈的美与音乐之间息息相关,通过音乐将舞蹈的律动、节奏、姿态和韵味完全呈现出来,以身体律动为人们呈现舞蹈之美。在舞蹈与音乐二者结合呈现过程,赋予体育舞蹈更多表现力,能够在和谐音乐环境和舞蹈环境当中升华学习者对美的体验。第三,造型美和服饰美。体育舞蹈种类多样化,华尔兹的造型优美,拉丁舞富有激情,同时,不同舞蹈在服装与造型方面也存在相异性,能展现出不同的审美形象。因此,造型、服装等有助于提升体育舞蹈的美感。

二、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美育的融入

(一)融合艺术教育

鉴于体育舞蹈的美拥有动态化特点,因此和普通雕像、画像不同,其中美感具有活力,并充满生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体育舞蹈教学也是艺术再现过程。因为,舞蹈之美体现在多方面,故此,在体育舞蹈教学环节,需要关注高中生的审美教育。具体实践中,可让学生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断陶冶情操,使其对体育舞蹈中的美学有深入体会。同时,教学环节,教师可为学生示范体育舞蹈的动作以及技术要点。为确保教学过程细节可观察,可选择信息化教学方式,将舞蹈的分解动作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反复观察,对照训练,在练习过程体会体育舞蹈之美。如:教学过程,教课可使用PPT,分别展示舞蹈动作和舞蹈技巧,让学生直观观察,丰富其学习感受,真实体会到体育舞蹈的美感,为体育舞蹈课堂带来全新生机,强化学生对舞蹈中审美的感知,高效掌握舞蹈技巧。

(二)营造良好环境

在体育舞蹈当中,其美学特点需要在特定环境当中才能展现出来。因此,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关注环境的打造,借助环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循序渐进渗透美育内容。比如: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需要保持环境清洁、整齐,给学生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学习环境和其心理诉求高度相符。同时,还需关注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只有在艺术氛围之内,才能更好地学习舞蹈,融入学习环境当中,对舞蹈中蕴含的审美内容深度感受。此外,教师还需关注教学设备的全面性和完善性。比如:教学之前,需要为学生准备高品质的音乐播放设备,使其对音乐更好地感知,并在舞蹈室内安装平面镜,保持镜面干净,便于学生练习动作时观看自身姿态,体会体育舞蹈的姿态美。

(三)展现学生主体

高中阶段的体育舞蹈教学,需要引领学生发现舞蹈中的自然之美,强调学生自主获得的审美体验,将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理性方面和感性方面的审美有效融合,教学过程尊重学生主观审美。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对舞蹈中的美进行感受。体现出新课改之下课堂学生主体性,教师充当引领者角色,对学生审美主动性和审美创造性加以激发,为其提供平等机会学习,重点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并且在不影响其主观审美的前提之下,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和评价。上述教学流程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创编和排练舞蹈,深度体会舞蹈之美,对自身审美能力进行完善[2]。

(四)建立和谐关系

高中生在学校之内,需要和他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顺利交际,健康成长。因此,体育舞蹈的教学环节,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建立交流平台,让学生身处其中,展开交际,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在体育舞蹈的学习当中至关重要。因为部分舞蹈动作需要学生和他人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教学过程只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团结的同学关系,才能营造互助、友爱的体育舞蹈课堂,促使学生体育舞蹈技能的进步,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通过交际完成任务,进而培养其合作、交际等能力,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结束语:总之,体育舞蹈自身具有艺术特点,并有显著的表演性。高中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随着学习的深入,能够对其审美习惯有较大影响。教学环节,教师可从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入手,着重培养学生审美习惯,逐渐提高其审美素养。通过体育舞蹈教学,将美育内容的融入,让学生迁移知识,提高其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