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华钟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那劳镇中心小学,广西 西林 533502)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导致人们心理压力大。学生在这中社会氛围中生活,面对上学压力,心灵脆弱,心灵压抑得不到合适的释放;另外,我国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越来越严重,因为家庭的残败,比如像是父母离婚、丧父或者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养育等情况,都使学生缺少优良的生活与受教育氛围。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的心理报告显示,在小学中,有不少学生有心理上比较偏激,学生的厌学情绪和人际关系障碍都相对明显,将近30%的学生有不同水平的心理障碍,孤僻、任性、自卑、懒惰、自私、自弃等。
自卑情绪是种由于过分自我否定而出现的自惭形秽的消极情绪,对自身缺少信心,觉得自己在所有地方都比不上其他人,有低人一等的体验。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对自身能力降低评论,心理承受力薄弱。例如,小学生常常会攀比家庭出身、父母工作、社会经济地位等,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产生一定自卑心理,或者因为自己的外貌存在缺陷,导致不能与其他同学正常交往、交流,对于自己的外表不够自信,致使学生陷入自卑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小学生自身观念强烈,自尊心需求急切,通常心理承受能力低,所以,当小学生的自尊受到迫害时,就会生气、发怒,经常精神敏感,疑神疑鬼。除此之外,鉴于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独立观念和自我意识日渐提高,急切盼望挣脱老师与家长的看护,不赞成成年人把自己当作小学生,甚至为了显示自身的独特性,容易对所有事物保留批判观念。例如,有的时候小学生自己做错了事,但是通常情况下是不服从大人管教的,小学生习惯于第一时间找借口来推脱自身错误,也就是俗话说的好讲歪理,即使心里知道是自己错了,也迫于自尊心作祟不愿主动承认错误,甚至还要继续理不直气也壮地进行狡辩,和大人争论。
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单纯依赖校园是不行的,小学生的心理障碍,校园只能在极其有限的时间段和特定的空间中进行指导和纠正,社会氛围和家庭环境也非常重要。不容置疑,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障碍都与他的双亲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赢得家长的配合,辅佐家长发挥其教育防护功能,针对防止和完善学生心理问题,助力学生成长极其必要。优良的心理状态离不开优良的家庭教育防护,学校要与家庭密切合作,小学教师要与小学生家长及时联系,密切留意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对家长提供适时的教育,对学生予以适当的心理辅导,例如学生应试心理压力大,小学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家长以平常心对待测验。
化解孤独自卑心理主要是对于自身现有能力感到满意。小学教师要协助小学生来剖析他们的长处,正确对待评论,亮出自身的优点;接着是想方设法来提升其自信心,不让具有孤独自卑心理的小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其次是指导小学生通过取长补短与以勤补拙来战胜自卑孤独心理。小学教师要尽力帮助这些小学生寻得自身的价值,依靠努力和勤奋在某些层面做出改变来。
一开始我们要训练小学生自身的社会生存能力,力求其在宽阔的社会中锻炼自身的精神、道德,建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努力去做一名对社会有奉献的高尚人士;接着是力求小学生从正确的角度上去了解成年人,让小学生理解,不论是教师或是家长,都是善意的提醒,教师和家长也是人,也会有正常人的哀笑怒骂,也会出错误,只有小学生能够怀抱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这些问题也就不会再叛逆了;其次是教育小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自己,掌握自己,尽力完善自身,平常经常提醒自己遇到事情和问题多加克制,尽量通过交流沟通,提高对于教师和家长的信任感,同时也就增加了一份理解;然后就是力求小学生家长和小学教师平常多留心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知道小学生在想什么,小学生想做什么,更多地倾听小学生内心的声音,了解小学生的快乐与悲伤,放下成年人的身段,与小学生建立平等的长幼次序。
在小学校园内开展特定的心理健康教学科目,帮助小学生掌握相关心理科学资料,了解一些心理调控技巧。对小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想法设法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小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避免不健康心理障碍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还应该强调小学生的网络信息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手段,谨防网络信息对小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言而总之,还有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需要依靠小学教师在亲自的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只要小学教师用心地去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可以收获合适自身的办法,令每一位小学生都可以获得优良的心理素质培训,具备健全的心理和优良的心理承受力,能够逐渐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