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东岩
(黑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档案资源中存在着大量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出档案资源的作用,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1]。因此,档案资源属于国家信息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资源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信息时代,档案部门要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的综合价值,这也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不少档案部门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仍停留在“重管轻用”上,大都沿袭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仍旧把管好档案当作档案管理的重点任务,认为只要按时接收、按时开放档案就行了[2]。由于重视度不够,尚未充分意识到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的巨大价值,从而导致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发挥出相应的效用。
信息化时代下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才可以使单位或企业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还能将工作效率提高,精确化把控管理重点,充分挖掘档案管理的创新信息,同时提高其效能。但是,目前我们的档案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主要局限在档案基础设施无法满足高质量的档案信息化发展需求。
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目前来看,掌握电子信息技术,能够熟练运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比较匮乏,极大限制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推进[3]。现实中一些档案开发利用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导致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涌现出不少问题,造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普遍不高。
企业或单位领导,必须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同时积极宣传,加深基层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必要性的认识。企业或单位管理人员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生活状况予以改善,注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自我发展。为了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管理者应在固定的时间开展档案教育,同时优化配置档案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考核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
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构建。管理人员在树立信息化工作理念、深入了解信息化技术与手段的基础上,还需再次学习先进管理理念,确保自身能力能够将信息时代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满足。同时,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繁杂,工作开展期间涉及到的档案信息数量十分多,这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归纳、整理及录入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同时还要将档案信息备份工作妥善落实。此外,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期间,数字档案操作安全意识的树立也是关键内容之一,能为数字档案提供安全保障,将档案信息被删除、篡改等情况避免,做好电子档案储存工作。鉴于此,可进行档案管理专门网站的建立,依托该网站将档案查询服务提供给人们,同时也可将档案管理方面的最新要求及时发布,共享档案资源。大数据与信息化思维也是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在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推动自身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
为了顺利实现新时期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者必须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将自身应承担的管理职责承担起来,如此就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此才可以顺利完成任务。首先,严格考察和把关人员聘用资质,以确保所招聘人员的素质可以和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相符;相关素质主要包括是否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当前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是否了解和有充分把握、相关工作经验是否丰富、有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等。其次,对相关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引起重视,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显著改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与模式,只有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引起高度重视,才能第一时间把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与技术了解和掌握到,始终和时代发展保持同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档案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有效提高管理部门的自身水平,更加规范管理和利用档案,同时,还可以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价值,从而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分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动态化优化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