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瑶 夏苏颖 李伟春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以前,音乐教学方式多以面授为主导,师生之间通过口头传授、面对面交流进行授业。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和现代传媒的普及,互联网已被充分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在这一背景下,各学科都在努力开展“线上课程拓荒”,以寻求更好的发展,音乐专业教育也不甘落后。当下综合类高校中音乐专业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断增长,各大互联网公司争相开辟网站、平台,积极打造线上音乐课程,国内专业院校也以更广阔的视野积极发展远程教育课堂。对于学生而言,互联网音乐教育资源的利用无疑是一架云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空间的局限,使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目前,我国线上提供音乐学习的新型教育平台众多且使用方便,通过社交账号、邮箱、手机注册即可使用。笔者经过筛选,推荐以下两个较为优质的学习平台。
慕课(MOOC)是一个适合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开放式平台,它采用线上网络公开授课、线下音乐资源的整合、专业教师实景录像的方式,使音乐教育变得多元化,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是近些年涌现出来的高质量在线学习平台之一。慕课的课程范围以联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这些课程与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其中,音乐理论课程建设较为全面,如北京大学刘小龙《浪漫主义时代的欧洲音乐》、中央音乐学院陈荃友《中国古代音乐史》、河南大学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等。慕课课程不设学分,为了给学生提供详尽的学习资料,多数课程均为免费听取,少部分课程需要消费者购买,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在专业院校中,中央音乐学院联合华盛教育开发了“央音在线”,这一平台运用网上授课和线下实践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依托该校师资的优势,不仅对音乐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学等课程进行视频录制,还开发了网上笔记、直播互动、线上作业等功能,巩固学习成果。这些课程的推出不仅有益于音乐专业的求学者,还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窗口。
除上述两个在线平台外,还有许多App 与自媒体公众号提供音乐知识传播与推广,除一般知识的讲授外,还包括考学培训课程,如荔枝微课、喜马拉雅等。在线音乐课程的建设为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与丰富的视听内容,名师授课让音乐教育资源实现了共享,让学习音乐有了更多可能。即使错过学习内容,学生也可以采用视频回放的方式进行复习和回顾。
琳琅满目的网络音乐课堂不仅是对面授教育的有益补充,还对教学方式、师生关系进行了全新的定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学生放眼看世界的窗口。
互联网音乐教育课程的建设与App 工具的开发,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许多便捷。例如,对于作曲专业的学生来说,一些App 工具便利了他们的音乐创作,如“西贝柳斯”“音乐制作工坊”等。学生创作完作品后,不必再寻求与器乐专业的学生的即时合作,通过这些软件就可以实现“演奏”。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完美钢琴”“钢琴节奏键盘大师”等App 能够在没有实体钢琴的情况下,借助这些软件在练习发声时快速找准音高。由此可知,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了音乐学习效率。
同样,互联网教育资源的运用也转变了以往“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单一互动局面,网络构建了各大高校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从学习的引导者变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是网络学习平台中的一员,大家平等交流、共同进步。教师也从单向授业的角色转变为教学资源的共享者。
互联网音乐教育时代的来临显然是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为“线下课堂”的学子们提供了一道学习“多选题”,对于教师而言也加强了教学信息的互通速度。对于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学习者而言,互联网音乐教育资源在培育音乐专业人才方面无疑是锦上添花。但需要注意的是,面对如此纷繁的软件与众多自媒体,若想汲取优质的学习内容,学生在选择与运用上一定要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