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以人为本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20-12-06 16:04:51郑莉霞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郑莉霞

(江西省贵溪市第一小学万和分校,江西 贵溪 335400)

前言:过去语文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使用的是传统教学思维模式,明确学生和教师的区别。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牢牢把握课堂,很多学生并不能在这样的氛围下融入课堂,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学生学习被动,自然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唯有体现以生为本,尊重和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价值,教师才能够打造灵活的现代化小学课堂,保障课堂教育有效性与质量。

一、坚持备课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面对新时期的教育背景,教师必须转换师生地位,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让学生表现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过去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是主导,教师用灌输式教学,课堂氛围比较被动,难以帮助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拓展[1]。正所谓好的教师需要教书育人,教师需要围绕学生教学,展现教育的价值、教育的作用。

比如在讲解《桂花雨》的时候,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章所描述情感以后,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替换这句话,用自己的语言转换。学好语文知识需要学会置换思维的方法[2]。该过程能够展示学生的思维功底和语言能力。学生在思考中感知与理解了文章中的作者表达情感。学生深入其中代入与调整,如同烧开水一样,慢慢的适应,呈现学习的递进性、层次性特征。学生在学习文章、撰写文章的时候,需要教师做好引导,组织学生回忆。在学生面对类似的文章内容的时候,就能够积极回应,表现自己的从容不迫以及文学素养。

二、保持适度信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公,学生所呈现的学习氛围、学习感受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情绪以及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寻找行之有效的办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增强自学能力、自学意识。另外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际特点导入新知,确保教学手段多元化,呈现趣味性教学追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今天,如今信息技术变得十分成熟,开始走进学生生活当中。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利用文字、声音与视频教学[3]。教师有了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技术,能够让教学内容表现出趣味性特征。教师需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比如在讲解《草原》的时候,这篇课文的讲解可以用多媒体的方法介绍,教师使用视频与图片呈现信息。很多学生并没有去过草原,对于草原的印象只有绿油油的草地。此时教师播放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发现,草原不仅有大量的草地,同时还有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各种各样的草原美食,干净清洁的湖水与空气。此时学生形成了代入感,配合课文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形成自己的独到理解,保障了教学有效性。

三、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打造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各种引导手段的激励下,表现出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不应该直接一股脑将知识交给学生,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需要用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学生表现出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在深入实践中将知识变成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能力。很多教师课堂教学都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有了主动学习的过程铺垫,学生才会表现出自己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否则学生会形成学习依赖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教育,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原理。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表现与心理特征,使用欣赏法、竞争法、鼓励法等方式配合分层教学、层次化教育、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得到外界肯定以后,学生就会表现出学习热情,从学习的过程收获荣誉感,不断延续荣誉。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组为单位,集思广益并进行组间对抗,看一看哪一个小组任务完成得又好又快。在学生表现出优秀的学习成绩和效果以后,教师必须第一时间肯定、表扬与鼓励学生,标榜学生的行为。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需要多鼓励,让学生了解到教师的信任、尊重。这样学生就会在心理因素的干预下,主动学习,享受学习乐趣。

结语:从本文叙述可以看到的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和原则,这样才能够打造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育效果。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切入和出发,展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发挥现代教育手段和理念的价值作用,保障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