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雪 景德镇陶瓷大学
动态海报是随着数字媒体发展而产生的新兴视觉传达方式,它以动态的图文为画面主要内容,结合动态的镜头语言,有时也搭配声音来进行设计。本文从视听节奏的角度出发,探讨动态海报与视听节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视听节奏美对动态海报设计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长期将平面静态媒介作为信息传播主要载体的形式,已经使人们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视觉疲劳。在新技术条件下,动态海报又为海报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动态海报仍以平面海报的设计原理为基础,加入声音、时间、空间等概念,利用图形、色彩、文字、动效的构成变换设计。其中的时间与空间表现效果,进一步加强了信息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联结性,使观者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体验。除去客观载体的限制,动态海报无论在传达功能上,还是视觉感受上,都超越了传统的静态平面海报。
图形的运动速度、镜头的运动速度及声画元素的相互对比是构成动态海报中节奏美的基础与依据。动态海报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使画面产生真实的动感,加速或减慢这种转动速度来产生节奏,并配合声音节奏,引起视觉与听觉上的跌宕起伏。如果没有节奏,动态海报就会呈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也就难以实现良好的信息传达。
无论静态画面还是动态画面,都是通过利用设计元素的比例、质感、色彩等的矛盾感,强调宏观与微观的对比,提高视觉张力。在动态海报中,同一视觉图形在设计时逐渐改变比例、距离或者形态,可以使运动呈现出轻、重、缓、急各不相同的节奏感,从而丰富整个画面,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动态海报的精髓便是动静的对比,持续动态变化的局部与处于静态的其他画面元素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观者将视觉中心聚集于被突出的“动点”之上,即所要传达的关键信息上。
音乐通过听觉语言传达给人们的信息,可以为动态海报的造型表现注入丰富、恰当的内涵,声音和画面相互呼应,这种视觉与听觉结合所产生的通感,在观众的审美情境中是统一而丰满的,可以达到动态海报意义的完整表达效果。另外,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形式可以通过听觉加以补充,使动态节奏与音乐节奏相互契合,使视觉信息的传递更加合理、流畅。听觉刺激激发观者对相关意象、环境和场景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听觉衬托视觉、听觉演绎视觉、共同表达主题信息的目的,以及营造氛围的效果。
信息出现的节奏引导着读者的阅读。在动态海报的设计中,设计者会对文字、图形、色彩、声音等各种设计元素进行合理的组合、构成,将信息结构有序地组织起来,呈现出清晰的视觉层级。动态海报的设计重点就是突出重要内容的节奏变化,最大限度地将观者的目光吸引到关键内容上,避免因视觉元素的碰撞和不协调而造成信息传递的混乱。从而使人们在接收动态海报信息的过程中,主动过滤运动过程中的非关键信息,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信息的呈现部分。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说:“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动态海报中的视听节奏感会对观者的情绪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会在“我”与动态海报之间串联起奇妙的移情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快速扩散的旋转元素来表现欢快的情绪,利用扭曲联动的波形元素来表现愤怒的情绪,利用舒缓流动的变幻元素来表现轻松、愉悦的情绪等。这些直观的动态形象作为画面元素,可以塑造出关于情感的多种视觉形象,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反应。动态海报的这种“移情”效果,在提高动态海报的视听感染力的同时,能达到更好的信息传达功能。
在视听节奏美的驱动下,动态海报中的各个元素将进行合理的变化、运动与循环,赋予动态海报不同的情感特征,并在强烈的动静对比中突出所要传达的关键信息,满足人们情感交流的需要,帮助信息快速传递,达到海报设计的最终目的。可见,视听节奏美在动态海报的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