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工规范化管理机制建设

2020-12-06 16:04:51鲁坤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鲁坤

(福州城市客运场站运营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多样化的用工形式成为企业发展的推进剂。购买服务、劳务外包、劳务派遣等成为了国有企业用人机制的有效补充,为企业达成经营目标、减少成本以及强化自身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劳务派遣成为了国有企业用人模式的重要选择方案之一。劳务派遣是指由用工企业委托劳务派遣机构提供劳务派遣工,派遣机构在与派遣工订立劳动合同后,将劳动者派向委托单位,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管理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一、国有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优势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尚处于持续深入阶段,部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仍然有待提高。相较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更着眼于规范经营、强调履职尽责、坚持稳中求进,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决策出发点,而在市场拓展、风险承担、机遇把握和灵活应变上稍显迟滞。用人机制上重视强调预算和编制控制,除上级任务和特殊人才外,用人和招聘规模无法超出年初预算和“三定”方案。

作为正式用工的有效补充方式,劳务派遣不仅带来了更为灵活的用人选择,为临时性、项目性、季节性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效补充,还能大大减少国有企业用人成本,并且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以及规范内部管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工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国有企业监管机制着眼于企业经营行为和工资总额、人员编制管控,在劳务派遣工的管理方面没有严格的约束监督机制,造成国有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建设规范化方面良莠不齐。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劳务派遣用工机制。

在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时候,有的国有企业沿用原“正式工”“临时工”的分级观念,客观上形成了区别性对待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一线简单重复及事务性工作大量使用派遣工的现象,甚至有的还产生“劳务派遣工没有必要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和激励计划”“不需要参与绩效考核”等想法,影响劳务派遣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内部团结。

三、国有企业规范化建设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调动劳务派遣工的积极性

规范化建设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不仅能为企业用工和管理提供借鉴,还能有效提升劳务派遣工的工作积极性,更能满足公司未来正式职工招聘需求,建立起人员储备,提供有力的人员参考和补充,为企业长期人力资源内部供给提供保障。

(二)灵活配置人员,满足企业发展

规范化建设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能够为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目标保驾护航。特别是在面临市场开拓、季节性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时,能有效调配人员,确保目标达成,推动企业发展。

(三)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传递正能量

国有企业不仅重视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规范化建设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是体现公平、建立国有企业“负责任”形象的重要契机。同时,良好和谐的内部管理环境不但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还能增强企业文化感染力,提高职工归属感。

(四)减少劳资纠纷,避免廉政风险

规范化建设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不仅能有效规避和减少劳资纠纷,减轻招聘、档案管理等人事管理事务性工作,还能有效避免劳务派遣工管理漏洞带来的廉政风险。

四、国有企业规范化建设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明确管理职责

明晰的权责对应关系是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的基础,国有企业应坚持“分级负责,人资牵头,归口管理”的原则,构建劳务派遣工管理体系,树立“控制总量、规范使用”的目标,做好劳务派遣工的使用。

(二)建立合理高效的招用流程

梳理并建立合理高效的招用审批流程。外部流程方面,应协调好用工与派遣企业之间的关系,提高派遣企业管理参与程度。内部流程方面,应在用人部门、人资管理部门之间做好衔接。参照正式职工管理方式,招用后强化对劳务派遣工劳动纪律、岗位要求、管理流程的培训,提高管控力度和重视程度。

(三)建立同工同酬的薪酬福利激励措施

除薪酬发放方式与企业聘用职工有所区别外,劳务派遣工薪酬应与正式职工一致。确保其工资的正常发放,做好“五险一金”的缴交,参照正式职工发放福利。

(四)制定使用管理规定,切实开展绩效考核

参照正式职工管理模式,结合用工部门需求,在履职要求、安全生产、廉洁自律、操作规程等方面对劳务派遣工制定相关规定。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和评估反馈,对表现优秀的在绩效中予以体现,对绩效欠佳的进行指导帮助,对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的,根据有关规定,将劳务派遣工退回劳务派遣机构,解除用工关系。

(五)设置转聘为正式职工的条件

可依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招聘管理办法,对于工作绩效突出及为公司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务派遣工,设置转聘条件和转聘比例。满足相关条件的,结合公司用工需求,转聘为正式职工。

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工规范化管理机制的建设很难一蹴而就,是一个动态调整、演进的过程。观念的调整是推进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规范化建设的前提,劳务派遣工规范化管理机制建设也不单是国有企业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政府、市场、企业三方合力,才能推动其不断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