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娅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融媒体中心,江苏 徐州 22170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怎样借助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自身和互联网的相互融合,这也是广播电视从业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一直以来,新闻策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规避新闻同质化、强化新闻的吸引能力,打造广播电视新闻品牌形象。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愈发完善,使网络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广播电视新闻为了扩大传播效果,在主流思想舆论引导中占据核心地位,需要重视新闻策划水平的提升。广播电视媒体应从新闻策划入手,推进广播电视媒体分享互动,实现广播电视媒体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为打造新型广播电视媒体奠定良好基础。
互联网之所以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根本原因是互联网将社会大众只能被动接收传统媒体信息的常规形式加以改变,让社会大众在互联网平台上即可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基于此,广播电视媒体怎样探索新的新闻传播路径,需要广播电视媒体进行新闻策划过程中,对互联网的发展态势展开客观分析,并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实现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形式的创新变革[1]。譬如,互联网中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更具有吸引能力,互联网资源主要从社会大众中获取而来。新媒体运用互联网平台上社会大众传输的信息,通过包装整合后,形成互联网中社会大众偏爱的新闻内容。譬如,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拥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荔枝FM网络电台,就是借助此特征,让社会大众变成电台主持人,社会大众只需要一部智能电话,即可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台,向大众分享自己的故事,促使社会大众在广播电台中并不处于单纯接收信息的状态,同时拥有信息传播者的身份。广播电视在新闻策划过程中,需要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认真审核,随后才能把其当作新闻资源进行传播,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每日新闻传播内容具有新鲜感、实效性。
“互联网+”发展速度迅猛,使信息具有碎片化、海量化的显著特征,怎样整合优化信息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媒体人首要思考的课题。广播电视新闻应帮助受众群体节约时间与个人精力,强化信息选取的价值,引导受众群体深入思考,提高对碎片化信息内容的优化整合力度,增强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的专题报道策划,将碎片化信息合理整合作为基础环节,深入挖掘各类与新闻内容、新闻人物有关的隐含线索,提高新闻传播的深度[2]。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增强自身的信息整合优化水平,借助此种方式对广播电视新闻即时性不足问题加以弥补。除此之外,“互联网+”环境中形成的信息内容是大量的,来源渠道较为复杂多变,大多数媒体为了吸引群众眼球、增强自身的知名度,在不思考后果的情况下,对还未证实的假新闻实施传播,此种情况与新闻媒体人的职业道德相悖。为此,广播电视新闻在策划过程中,需要根据新闻策划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对新闻内容与来源渠道实施验证,合理运用现场直播、录音直播、连线报道等手段,深入挖掘新闻内容,以便发现隐藏在新闻背后的资源线索,为广播电视新闻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深度。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新闻同质化现象屡见不鲜,广播电视新闻面对此种环境背景,为了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提高新闻的影响力,改善受众群体对广播新闻节目内容的关注度,需要突出新闻亮点提高策划水平,重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性,才能为广播电视新闻增添创意[3]。广播电视新闻亮点的策划能力具体表现在新闻编导和收集工作者方面,需要切实展现每一名新闻参与者的创新性,保障新闻内容具有真实性的同时,对新闻播报内容实施加工处理,突出新闻内容的亮点与新意,提高新闻的可读性,达到广播电视新闻立意角度好、题材选取精的效果,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不同需求。在“互联网+”社会背景下,促进广播电视新闻亮点策划水平的提升,也是广播电视新闻摆脱新闻同质化的主要方式,可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使广播电视新闻在激烈的互联网竞争中脱颖而出,扩大广播电视媒体与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度,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手段发展愈发完善,促使科学技术应用范围更广,不管是实力雄厚的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还是现代化新型媒体,都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加强和互联网的联系,这也是“互联网+”的真正意义所在。对于广播电视媒体而言,新闻策划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创新优化的主要环节,需要对新闻策划工作加以重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提高与受众群体的互动性,强化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水平,才能使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路径更加丰富,保障广播电视新闻的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