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杨柳枫 (太原师范学院)
被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是19世纪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派别的代表性人物。[1]他的无标题纯音乐作品,不仅拓展了钢琴音乐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性能,更加丰富了钢琴演奏的艺术技巧。例如肖邦的《玛祖卡舞曲》运用民间音乐元素,使音乐旋律更加丰富。另外,作曲家创作的练习曲同时具有艺术性、技术性、思想性,极大地发展了练习曲的创作空间与音乐内涵。这使得他的音乐作品不再只是进行简单的手指技巧训练,这一点影响是尤为重要的。此外他首创了“钢琴叙事曲”这种体裁,补充一点,他的叙事曲最早是将叙事歌移植为钢琴曲的。再者,作曲家对夜曲、即兴曲、波兰舞曲等体裁的钢琴作品也有着极其卓越的贡献。肖邦的创作风格鲜明而独特,例如他的作品中和声运用十分出彩,旋律中存有装饰音等等,可以说这些方面,都或多或少地丰富了钢琴作品的织体,作品中音乐演奏技法和踏板的效果呈现,对于后世影响也较深远。
肖邦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以下为笔者搜集到的许多体裁及相关代表作。其中圆舞曲,主要是结合舞蹈型和抒情诗创作而形成,比如有《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升c小调圆舞曲》等作品。谐谑曲,在古典主义时期就有了很好的发展,而肖邦把谐谑曲发展成了独立的器乐作品,有《降b小调第一谐谑曲》等作品。玛祖卡舞曲,作品共有五十一首,主要取材于波兰乡村舞曲中,以三拍子为主,音乐的动力性较强。夜曲,是肖邦经过深思并配上优美恬静的旋律创作而成的作品,代表作有《升c小调夜曲》、《B大调夜曲》等。肖邦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包括《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创作的练习曲作品一共有27首,包括op.10作品中的十二首、op.25作品中的十二首还有人们不太熟悉的三首练习曲等。其中,总是吸引无数钢琴演奏家及钢琴学习者目光的一首作品为op.10第十二首《c小调练习曲》,该乐曲也被称为《革命练习曲》。1830年冬天波兰历史上爆发了一场革命运动,这场运动是伟大的波兰人民面对沙皇俄国压迫做出的不屈斗争,是波兰人民反抗沙皇俄国的一场自由革命,但是因为力量的悬殊,这一次波兰人民发起的伟大革命只持续了短短的十个月就被沙俄严酷的镇压下来。肖邦是多么的希望自己也可以参加到革命当中,所以当肖邦得知华沙被攻陷的悲痛消息后伤心欲绝,这种愤恨心境,促使作曲家创作了《c小调练习曲》,用音乐寄托他内心悲愤,此后,该练习曲也被后人们很形象的称为《革命练习曲》。
在肖邦的所有音乐作品里面,抒情性体现得较为突出,[2]《c小调练习曲》的音乐突出表现了肖邦对于华沙起义失败一事的悲愤,在反映社会生活、波兰人民所处现状的同时,表达作曲家的爱恨情仇。[3]所以似乎该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在向我们倾诉作曲家的内心所想,有对波兰的爱国情抒发,也有不屈不挠的抗争意志表现。《c小调练习曲》整首作品是采用复三部的曲式来创作的,全曲为4/4拍,乐曲的速度为热情的快板。肖邦的创作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作品对于和声的运用,旋律的处理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之态势。
《c小调练习曲》的第一个和弦就是一个转位的七和弦,这个七和弦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再加上二分音符的长时值可以达到震撼人心的作用,这充分表露出肖邦对于革命失败的不甘心等复杂的心情。七和弦制造出的紧张和声感还没有完全落下帷幕,紧接着左手的十六分音符连续下行,这一串音符就像决堤的江水,顺势而下,不可阻挡,在紧张有力的七和弦衬托之后使悲愤的心情得到了有力的升华。在七和弦和十六分音符的配合下迎来了全曲主题部分,左手依然是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而右手是八度主旋律进行,并且采用切分节奏使本就铿锵有力的八度更加昂扬,就像吹起进攻的号角声,经久不息。
一直到29小节的展开部分,在这一段落里肖邦对于和声色彩的运用达到了极致。他采用一系列转调,如#d小调,#f小调,#c小调,#g小调,f小调,c小调等来回变换,和声色彩十分丰富,让听众仿佛置身于肖邦内心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淡黄的#d小调带给人寂静和忧思的情感,暗红色的#f小调带给人一种寂寞和感伤的情感,白色的#c小调给人一种痛苦和不甘的情感,淡蓝色的#g小调带给人一种伤感和忧愁的情感,深红色的f小调带给人悲愁和哀伤的情感,还有漆黑的c小调带给人一种抗争和奋斗的情感。并且在这一系列的转调之中还包含了等音和弦转换的方式来表现和声色彩,通过转调并且在和声色彩转换的衬托下,表达了肖邦内心抗争与悲愤的复杂心情。[4]
从练习曲的第37小节开始,左手部分采用了一种拱形的旋律线条,这种线条在渐强减弱的配合下更好地表达出肖邦内心的波澜,而右手的部分采用了长时值的柱式和弦,这就好似表现了肖邦在对于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但是这种憧憬的情绪转瞬即逝。练习曲再次进入了左手十六分音符的急速下行,右手也用悲壮的七和弦进行衬托,这也与练习曲的开始形成了完美的呼应。在这种波澜起伏的状态下练习曲还在进行。
练习曲从第65小节开始,乐曲的情感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先是右手的和弦在ff的力度下进行呈现,这仿佛是肖邦心情悲愤到了顶点但又非常的不甘心。在这之后旋律进行了下二度的模进,力度也随着情感的变化变为了f,慢慢的音乐进入了最后的部分。练习曲的77小节到80小节好似表达肖邦对祖国命运的叹息与无奈,左手的十六分音符在衬托着右手长旋律的进行,竟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在第81小节快速下行之后的最后四小节双手齐奏以及三个f的力度下全曲结束,最后这四小节象征着肖邦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
肖邦的练习曲对于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十分熟悉,[5]拿到一个作品,钢琴演奏者首先是要先了解该作者创作风格以及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关键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的演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对《c小调练习曲》乐曲本身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接下来将重点论述作品的演奏技巧方面。《c小调练习曲》这首作品从整体上来看,需要左手的系统训练,因为相对于右手歌唱性的和弦,左手的十六分音符一定要非常的轻巧并且具有颗粒型,不能有模糊不清或者漏音的现象出现,只有做到饱满并且具有颗粒性才能够与右手旋律相配合,将肖邦对于波兰民族革命失败的悲愤之情表现出来。左手在弹奏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时不能仅仅依靠手指和手腕的力量,我们应当学会运用上半身整体力量的结合,首先我们要运用腰部的力量,再通过大臂、小臂传导至手腕,最终经过手腕和手指的配合来进行演奏。[6]并且在日常的左手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手指的独立性,要做到每一个手指都进行独立训练。例如在弹奏音阶或者琶音这类练习作品时首先应放慢速度,采用高抬指的方法来训练每一个左手手指,待左手手指基本具有独立性时方可加快速度,这样弹出来的声音将更加具有颗粒感。但是仅仅依靠颗粒性是完全不够的,该作品的旋律性也很突出,同时这首作品的和声色彩也十分的绚丽。因此想要把这些表现出来我们要充分运用手腕和踏板,其中手腕的运用可以使曲目中的旋律线条流动性更强,特别是在渐强、渐弱等地方手腕的运用就尤为重要了。另外,我们还要学会运用手腕来实现手指力量以及手指重心的转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音色弹得饱满而不干涩。
在钢琴演奏训练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关于手型、练习方法方面的经验之谈,[7]在日常的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音阶和琶音来训练手腕,练习时我们要注意转指的地方,因为在转指的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手指之间的力量转移以及手腕的运动。除了转指的地方,上行与下行交接处也是感受手腕运动的关键之处,这样在日常的音阶琶音训练中我们可以很好的训练手腕。并且在进行手腕训练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手臂重心的转移,感受重心的转移对于我们手腕的自如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能够很好地运用手腕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充分学会运用延音踏板,运用延音踏板可以使和声色彩更加的饱满。而且使用延音踏板也可以很好的烘托作品气氛,比如在渐强时我们可以通过延音踏板增加渐强的感觉,也可以在减弱的地方先踩下延音踏板再慢慢松开。如果不使用踏板那么乐句整体的连接也会有断层感,并且音乐的音色也会略显僵硬,但是也不能随意的使用踏板,踏板使用不当的话会导致声音混响,这样音乐就会浑浊和不清楚。在弹奏时我们要认真聆听,一定要及时地更换踏板。我们在使用踏板时还可以使用切分踏板、音后踏板等方法避免混响的出现,要学会力量的控制、手腕手指的运用及搭配上踏板的使用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演奏《c小调练习曲》这首作品。
《c小调练习曲》是肖邦练习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练习曲继承和发展了古典音乐,有很多古典音乐的元素,但同时也突破之前练习曲的创作手法,让练习曲获得了新的生命。肖邦的音乐创作思维对钢琴音乐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c小调练习曲》的艺术情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于和声色彩、旋律表现、调式调性及演奏技巧等做了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