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要回归创作本身

2020-12-06 10:07许晓俊
中国篆刻 2020年9期
关键词:国赛硬笔钢笔

◎ 许晓俊

九月开学季,曾经说过“不让孩子们去尝试琴棋书画,三十年后将找不到工作”的马云,给大家上的开学第一课是:“我们要培养孩子对未来有期待,对事物永远保持好奇心,懂得学习,会独特的思考,不害怕挫折。足够了解、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和文化,同时站在未来去思考问题。”说到底,是希望能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英雄杯”第十三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作为硬坛中最具权威的国赛,我们也希望大赛能回归创作本身。

先来谈谈参赛创作工具。中国武侠里有个说法叫做“人剑合一”,说的是剑修者的一种境界。人即是剑,剑即是人,剑随心发。钢笔,就是一名硬笔书写者的武器。人类文明离不开文字,用于记载文字的笔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创办的初衷就是解决全民“大书写”问题,当时钢笔几乎是99%的书写者在使用的工具,中国最早的协会、大赛、杂志均冠名“钢笔”。如1981年叶隐名、林似春、沈鸿根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硬笔书法社团“晨风钢笔字研究社”,1982年7月《浙江青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青年钢笔字书法比赛即第一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1984年成立的首个全国性协会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等,均以“钢笔”命名。作为书写工具,近现代的钢笔相当于古代的毛笔,处于书写工具的统治地位,毛笔有文化底蕴,钢笔有文化品位。故此历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直被业内人士奉为“国赛”,在此赛中获奖被业内认可,获高奖更是硬笔人一辈子的追求。

“英雄杯”第十三届中钢大赛首先恢复不收参赛费,是公益活动而不是营利目的。其次有明确的奖励,奖品价值是 “中钢大赛”有史以来最高的,范围也是最大的,具备广泛深远的社会公信力。当然对获奖的要求也随之增高:第一是参赛工具回归到主流,除了一、二年级小学生可使用铅笔以外,一律使用钢笔,本色书写,也不提倡花哨、怪异、哗众取宠的形式感,这是一种创作导向。环保、绿色是我们当前主流,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国赛”更要名副其实,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的水笔、圆珠笔、秀丽笔等,“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就使用钢笔书写名正言顺。当然我们不反对非主流展赛可以使用非主流书写工具(水笔、圆珠笔、秀丽笔、水彩笔、签字笔、木笔、竹笔等等),也可以百舸争流,但本次国赛,须一律使用钢笔书写,相当于去参加高规格的正式晚宴,穿个休闲装、破牛仔裤出场,不合时宜。

第二是本届大赛特别提倡回归书写本身,反对过多拼接、渲染和追求外在形式感,不注重本质书写。很多老师指导孩子创作作品的功夫不花在字的本身上,而是讲“字外功夫”,这是一种肤浅的功利理念,不利于书法教育的发展。有些过分强调形式装帧,甚至章法扭曲,作品花里胡哨,品味低俗。很多作品连落款都错误百出,难以入目。如此误导孩子,真是书法界的罪过。

第三是这次大赛规定黑(深)底白(浅)字作品不予参赛。黑底白字作品在书写时孩子用笔过重,对手指发育极为不利。尽管这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比较强,参赛选手书写水平相近时,黑底白字的容易被选上,也妨碍了评审的公平性,所以本届大赛规定不予参赛,初评上传照片出现黑(深)底白(浅)字时即被淘汰,没有机会参加复评。中国书法家协会很多年前就开始反对过分渲染和追求外在形式感的作品,而忽略了作品本身。外在形式感强烈的作品,作为展览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未尝不可,但不可本末倒置,一味追求。恳劝那些硬笔界的非专业书法老师、培训机构等,更要从书法的本源入手,多临帖和学习,提高自身书法创作水平与品味,增加书法涵养,练好内在本领,与时俱进,让大赛回归创作本身。

猜你喜欢
国赛硬笔钢笔
刘玥辰
周玥函
楊雅然
钢笔没有耳朵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国赛”十年:将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国赛”背景下的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从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反思教学方法改进
SUPPOSE SOMEONE GAVE YOU A PEN假如给你一支笔
跟明星学硬笔 复合笔画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