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羽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这一时期社会环境的安定为音乐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为了响应“音乐必须为工农兵服务”的号召,作曲家创作了大批类型丰富、数量众多且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创作进入了初步繁荣阶段。这些作品在保留原有民族化旋律线条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钢琴弹奏技法与和声创作手法,大胆地探索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新方向,为此后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大力发展和普及中国钢琴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1.中国民间歌曲
这一时期,引用中国民间歌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数量最多。但不是简单地旋律移植,而是注重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充分利用钢琴的丰富表现力,合理安排织体与和声,扩展原曲的规模,再与民族风格相融合,构成既有民族性又有艺术性的整体,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作品主要有陈培勋《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汪立三《兰花花》、桑桐《在那遥远的地方》《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瞿维《洪湖赤卫队幻想曲》等。
2.中国民族器乐曲
中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周代产生了根据制作乐器材料的不同而分的“八音”分类法。具体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八类。随之而来的民族器乐曲的创作也逐步发展繁荣,由民族器乐曲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是中国钢琴改编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改编使西洋乐器能表现出中国传统器乐曲的意境,体现民族气质,作曲家做了大量尝试和创新。如用钢琴中的装饰音、加花变奏等弹奏技巧模仿民族乐器古筝、竹笛、箫、琵琶、高胡的音色;用变换音区、跳音的手法模仿扬琴、箫悠扬婉转的音响效果等等。在保留原曲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用这些手法再创作,将钢琴演奏技法与民族乐器的音色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广受欢迎的作品。
作品主要有江文也《典乐》《初夏夜曲》、陈培勋《平湖秋月》《旱天雷》《卖杂货》《思春》等等。
3.爱国歌曲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爱国歌曲为素材改编而成的钢琴曲也是这一时期中国钢琴改编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爱国歌曲能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表达人民翻身解放做主人的激动心情和朝气蓬勃建设新中国的时代精神,传唱度较高,有很强的群众基础,由此改编的钢琴曲也更易于被大众接受。如孙以强改编的同名钢琴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在不改变原曲三段式结构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钢琴的技法,注入新的和声色彩,既突出了人民的心声,激发大家的爱国激情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憧憬。又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创新找到了突破口。
作品主要有储望华《解放区的天》《歌唱咱的公社好》、瞿维《“洪湖赤卫队”幻想曲》、蔡馥如《共产党的恩情唱不完》等等。
4.其他
1949年之后,作曲家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满腔热情,深入挖掘民间音乐元素,不仅从民歌、民族器乐曲、爱国歌曲中吸取营养,也从歌剧、舞剧中寻找创作灵感,改编加工为钢琴曲。比如1959年出现了一部以古典芭蕾舞形式来讲述中国神话故事的芭蕾舞剧《鱼美人》,由吴祖强、杜鸣心作曲,舞剧吸取了中国各地各民族的不同舞蹈素材,用无限的想象力,塑造了大量鲜活的人物形象,获得极大好评。次年,两位作曲家在此基础上,改编而成我国第一部神话题材的钢琴曲《舞剧“鱼美人”选曲》,包括《人参舞》《水草舞》《珊瑚舞》等六首乐曲,用大量的琶音和八度手法丰富人物形象,借鉴复调卡农的手法充实曲式结构,渲染情节发展,作品结构简洁、织体丰富、民族韵味浓厚,在中国钢琴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1.旋律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钢琴改编曲中有很多复调作品将民歌旋律和复调体裁相结合,以中国民间音乐曲调为主题,具有浓厚的传统音乐韵味。比如汪培元的《小赋格曲集》,共八首作品,每一首都选用了中国不同地域的民歌曲调为主题旋律,如藏族民歌《牧羊姑娘》,云南民歌《想亲娘》《采茶歌》,天津民歌《画扇面》,湖南民歌《洗菜心》《九九头》《杀牛祭祖山歌》的主题音调,充满浓浓的民间乡土风情。
2.和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钢琴改编曲为了与旋律或伴奏的民族化风格相配,体现民族调式五声性的特征,不仅经常使用变和弦,还加入等和弦、附加音等元素,其中三度、五度关系的叠置手法运用较常见,处于探索民族化和声阶段。代表作品有《巴蜀之画》《庙会》《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等。
和声理论方面,桑桐的贡献较突出。不仅体现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比如1947年他用中国民歌的旋律与无调性和声创作手法相结合,创作出的无调性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开创了中国无调性音乐创作的先河。又如1955年创作的钢琴套曲《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借鉴了西方和声技法和大小调和声理论体系,探索出了适用于中国五声性旋律的和声语言。他还借鉴西方和声理论研究成果,著有大量理论和实践价值极高的和声著作和论文,开创了中国无调性音乐的创作先河,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族和声理论的发展。
3.曲式结构
曲式是乐曲的基本结构形式,也是乐曲的基本框架,西方作品的曲式结构大多严谨统一,整体性较强,中国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并不固定,相对较自由,故新中国成立初期钢琴改编曲的结构大多采用二段体、三段体与变奏体这几种形式,规模较小。
二段体,又称二部曲式,是由相对独立、同等重要的两个乐段组成的乐曲。比如桑桐的《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中,大多为二部曲式结构,其中的《思乡》,就是带引子和尾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作品,结构如下:
引子 A A1 结尾
(1-4小节)(5-13小节)(14-21小节)(22-27小节)
开头的四小节引子用很弱的力度表现安静舒缓的氛围,逐渐引出主旋律。A段选用了鄂伦春的民歌《兴安岭》的主题,旋律声部歌唱性较强,伴奏声部采用引子的素材,表达思乡的情绪。A1段在A段材料的基础上,扩展声部,充实音层,进一步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尾声部分渐弱渐慢直至结束。
三段体,包括单三部曲式和复三部曲式。主要由三个乐段组成,第一段和第三段较相似,第二段对此明显,呈“A-B-A”的结构。复三部曲式又比单三部曲式规模大的多,其中某一部分的结构甚至大于乐段,A部一般是再现单二或者再现单三部曲式。比如廖胜京于1953年创作改编的《火把节之夜》,原为琵琶独奏曲,改编后结构未变,是复三部曲式结构。
引子 A 部 B部 A部 结尾
引子为彝族民歌曲调,温柔舒美,极富歌唱性,A部为小快板,旋律在左手,富有节奏律动感,表现了不同的舞蹈场景,画面感强烈。B部为如歌的行版,曲调较欢快,分三部分,形象生动的表现了火把节狂欢的节日场景,A1部是对主题的再现,旋律如歌又回味无穷,尾声用模进的十六分音符将音乐推向高潮,欢乐的节日气氛到达顶峰。
变奏体,也是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某一曲调的基础上,用衍生、扩充、紧缩、加花、润饰等不同的手法对主题材料再加工,重新塑造和发展主题,甚至形成对立的新形象。比如朱践耳在1956年用陕北民歌主题元素创作的《主题与变奏曲》,灵感来源于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变奏曲中的九个变奏与主题素材关系不大,各有独特的体裁风格。
这一时期的钢琴改编曲以民族化的语言和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内容深受大众的喜爱,作曲家不断探索西方钢琴音乐创作手法和技巧,为己所用,又深入挖掘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自然融入创作中,涌现出大批钢琴改编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钢琴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中外听众在音乐审美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不同,中国传统音乐以单声部为主,钢琴音乐则以多声部思维为主,选用听众熟悉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曲调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易于被接受,但也忽视了钢琴创作应具备的多声部思维写法,在创作中的过于谨慎,限制了发挥。由于作曲家的能力才华不尽相同,改编的钢琴曲质量良莠不齐,应该以批判的态度去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