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瑞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音乐家们的不断创新,使音乐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当音符被艺术家通过理性或感性的科学方法记录下来的时候,科技力量也在慢慢地渗透进艺术家的生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相影响,美术与音乐相互影响。如一个音乐家需要电脑软件来记录修改完善他的音乐,然后再利用声音工程学的知识建立起来的录音棚记录他的音乐,并利用互联网使作品得到广泛传播。一位画家听到一首美妙的音乐将自己内心的意识创作出一副伟大的作品,商人买了这幅画的版权,利用现代工业基础将作品通过设备反复加以利用以大道商业用途。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日益成熟,艺术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发展越来越紧密,边沿越来越模糊。
18世纪的时候,声音还是无形的东西,除非人们亲自去到演奏者面前,否则根本不能听到任何的音乐。因为彼时保留音乐的设备都没有,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形的。人的本性中有强烈的追求认知和审美的愿望,赋予人无限的创造力和充满生机的高尚而纯洁的情感。音乐在最初的发展中都是缓慢的,一切的改变都从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开始,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留声机的出现,声音再也不是‘无形’的了,它被真正地留住了,人们再也不用单一的模式欣赏音乐了,不必亲历现场就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与美好。直至今天,甚至不是音乐家也可以轻松记录所有的音响资料,小到保留孩子的第一次牙牙学语,大到记录一部伟大的时代交响诗,技术的更迭日新月异,音乐产业与结构有了更彻底改变,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去看,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不源于科技的发展与。
美术与音乐艺术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业,前者是视觉上的艺术,通过在媒介上用色彩线条以及明暗对比来表达和记录时间,而音乐则是听觉上的艺术,前者是有真实的画面作为基础,后者是以严密规律的音符与节奏组合为基础,但它们都需要加入主观的意识和内心的想象。17世纪上半叶的巴赫六首大提琴组曲,都是旋律的线性展衍,第一组曲的前奏曲用以图像表达则是非常完美的对数函数。在整个17——18世纪以前,音乐的目的单一。且当时的社会形态拘谨,思想的自由度不高,所以这时期的美术作品通常也是宗教题材为主,画面色彩都很写实唯美,色彩也符合人们的想象与喜爱;这时期的音乐则与美术象形而生。
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国首先出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美术流派,紧接着,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给整个人文社会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将对神的崇拜与赞美转变为更加注重自我的生活状态,这期间巴比松画派以新的精神开创了法国民族风景画的道路,像米勒的《拾穗者》、柯罗的《蒙特芳单的回忆》,这些作品的场景贴近生活,更关注色彩与光线,为后来的印象主义奠定了基础。期间,音乐作品也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开始不再单纯地追求音乐的美感,还加入了明确的个人情感,鲜明的民族地域风格,人们发现音乐作品常常与美术作品或先或后地进入一种接近的表达方式。
20世纪初因为科学与社会的几何式发展,更加纷繁复杂,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学家,通过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将科学发展到了一个伟大的新的微观阶段,使人们的世界观与科学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宏观领域发展到微观领域,从混沌分形几何理论和复杂系统论等,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科学的重点从线性因果关系转向非线性的不确定、模糊、不稳定等关系研究,逐步深入地影响了人们意识形态。当时代不断进步,艺术实践不断深化下,由原本注重风景的巴比松画派作为基础,艺术出现更加多元化的倾向,以一幅莫奈1873年传奇至今的《印象日出》的展出逐步出现新的流派——印象派,画作技巧更加注重光线色彩的对比,作品色彩常常鲜艳柔和,反倒丝毫不在乎作品中的粗糙。随着人文社会的发展,逐步出现莫奈、凡高、毕加索等为代表的众多流派的现代艺术,这时期的美术作品逐步表现出更加强烈的个人意识并打破了传统唯美的绘画技法。受各类画派的影响,音乐方面此时正是浪漫主义晚期,作为代表人物出现了德彪西与拉威尔,他们并不太认同他们是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及标志性人物的说法,但其作品确实受到莫奈、塞尚的巨大影响,他们借助绘画艺术的概念,延伸了标题性音乐,此时处在浪漫主义晚期,更重视色彩性的和声,半音化以及和弦反功能的应用。当视觉有了不同的感受,听觉自然也就有了全新的领悟。
20世纪开始,音乐与绘画的发展逐渐冲破固有的表达方式,从现实主义的白描和写实逐渐转而注重个人情感的直抒,通过不平衡的和弦以及模糊或夸张的色彩冲击,通过强烈的节奏激荡来与复杂的几何光影表达,新的艺术用更加注重内心艺术情感的表达方式突破原有的传统音乐与绘画技巧,为整个现代派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绘画和音乐等艺术门类的变化非常引人注目。音乐艺术方面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可谓开山辟地,诞生于20世纪的舞剧《春之祭》表现出了显著的时代特色,它的创作手法运用了全新的音乐语言和作曲技法,主和弦与属和弦的组合,色彩夸张突兀,配器上大胆狂放,节奏使用复杂且不对称,在听觉上造成强烈的冲击,加重了浊重怪异的音响效果,并特意表达紧张、刺激的音乐效果。虽然一年后《春之祭》才被大众看作是新音乐的典范及20世纪里程碑式的作品逐渐接受。
社会的文明进程在不断向前,历史的滚滚巨轮不可阻止,艺术不断被人们更新与创造,无论是文艺复兴、浪漫主义还是印象派,只要是能在美术绘画艺术中找到的派别,音乐与戏剧必然有其相对应的作品与映像,反之亦然。因为艺术就是政治经济科学发展对社会影响后人类意识的产物,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轨迹几乎能前后吻合。
人们对于光的研究,促使了绘画中印象派的出现与发展,这是一场色彩的革命,也许公众接受需要时间,虽遭受批判但后来还是得到了深远的发展。巴赫、贝多芬他们都是众所周知的伟大艺术家,一生坎坷潦倒,生前都未能得到承认与尊崇,然而几百年后的今天,他们都成为绝无仅有的艺术中的伟人。创新的艺术需要时间才能被公众理解,艺术对于当时社会和人类意识与思想常常是超前的。
当然,纯粹脱离思想根植的抽象,就像世界上各种不同的环境,各自都根据自己的历史有其特点,不管是否更接近大众的审美或者意识形态,每一种不同的艺术都有它存在的方式与特点。科技的发展渗透在艺术的方方面面,不仅从人类意识层面改造了音乐的产生过程,也改变了存在方式。社会高速发展到了今天,合成器的出现,以及电子设备的日新月异,通过一些软件就可以制作出来音乐作品,并通过新的传播模式自我营销。科技还改变了音乐的传播途径与欣赏方式,现在的互联网,新媒体以及社交网络平台深深的改变了每一个人接受音乐的途径,再不是单一到必须去音乐厅。从20世纪到21世纪,科技进步得有多快,艺术就陪伴得多紧密,任何一种美术的表达几乎都可以找到对应的音乐表达,相辅相成结伴而行。
从进入21世纪的今天来看,绘画与音乐都是相辅相成,珠联璧合的,艺术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体验,更是一场场精神的升华,归根结底是创造与追求人类精神的缩影与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