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梦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017年,在始终保持研究热度的齐鲁舞蹈研究范畴中,当代舞蹈的发展创作成为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热点,在作品个案的创作研究中脱颖而出,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工作如火如荼的推进,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依然保持着以往的研究进度,对山东本土舞蹈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部分学者继续将研究视角锁定在舞蹈教育和教学研究方面,除了专业舞蹈教育之外,关于儿童舞蹈教育研究的关注度显著提高。本年度的舞蹈学术成果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呈现出较平稳的发展态势。
1.主要学术活动
3月10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举办“现代舞——中国的文艺复兴”讲座。由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艺术总监、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艺术总监曹诚渊先生担任主讲。讲座内容主要围绕现代舞的发展和创作展开,并鼓励当代青年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展现个性,用身体表达舞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舞。
4月12日,由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处主办,舞蹈学院承办的“山东艺术学院艺术论坛”顺利举行,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许锐教授以“世界末日与当代舞蹈创作”为主题,通过“世界末日”的话题引出舞蹈创作的危机观念与终极关怀,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出发,结合多部舞蹈作品,对当代舞蹈创作进行宏观分析。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更深刻揭示了目前舞蹈创作的不足之处。
4月2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联合主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承办的“全国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济召开。本次研讨会分为“编创与教学”“理论与教学”和“教学研讨”3个板块。本次会议为全国范围内同类高校的舞蹈教育者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为普通高校在舞蹈专业教学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10月27日至29日,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艺术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下‘园丁杯’全国舞蹈教师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成功举行。活动聚焦中华传统舞蹈艺术理论的课堂现场展示与研讨,设有“课程展示与交流”“学科建设交流”和“博士宣讲”等环节。本次活动的举办为舞蹈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艺术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搭建了有益的平台。
11月16日,“山东民间舞蹈集《根·源》研讨会”在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会议室举行,与会专家针对该作品集的完成进行了鉴定,并针对非遗舞蹈的传承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于11月15日在山东剧院首演的山东民间舞蹈集《根·源》,由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主持的“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项目”支持。该舞蹈集由序幕、上篇《天·祈》、中篇《地·耕》、下篇《人·情》以及尾声构成。自2015年以来,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师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先后对20余个山东地区非遗舞蹈进行调研采风,从“身入”向“心入、情入”转变,真正“扎下去,扎进去”,汲取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提升创作水平和创造活力。
12月22日,山东省文化馆“‘大师引进工程’传统音乐舞蹈抢救性记录工程研讨会”于济南新闻大厦举行。“大师引进工程”是山东省文化厅根据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引进高端人才”的要求,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据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介绍,由山东省文化馆研究馆员庞宝龙编著,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编辑的《山东省传统舞蹈志》已出版,该书共收录了山东现存或濒临灭绝的123种传统舞蹈;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李军汇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副所长江东的指导下,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启动并实施了山东省传统舞蹈抢救性记录工程,完成了《山东非遗保护与传承——传统舞蹈复原工程》的编辑出版工作;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海鸥汇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先生和山东民间音乐学者魏占河的指导下,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启动并实施了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保护工作,共对首批40首民歌进行了重新编配和演唱,完成了《山东非遗保护与传承——山东民歌复原工程》的制作。来自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山东省舞蹈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机构的15位专家学者,以及20余位青年教师和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围绕山东省文化馆“大师引进工程”阶段性成果,对如何做好传统音乐舞蹈抢救性记录工作建言献策。同日,由山东省文化馆主办,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承办的成果展示汇演音舞作品集《家乡四季》于济南首演。
2.主要学术著作
由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青年教师潘晶、崔晔合作完成的著作《乡舞乡情——山东三大秧歌探究》,从山东三大秧歌出发,对其起源、历史变革、审美特征、民俗环境与传承动力进行分析。[1]作者在书中对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中演出习俗、角色设置、师承方式、秧歌班编制、近现代胶州秧歌发展状况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整理阐释,同时针对山东三大秧歌中的元素动作进行分类研究。
笔者主要通过中国知网对山东省作者的舞蹈学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尽量涵盖山东省所有高校和科研机构,检索出期刊类文献50篇,硕博论文43篇,共计93篇。
山东省在舞蹈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布比较广泛,主要高校和舞蹈研究机构在2017年舞蹈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贡献,其中山东艺术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的成果最为突出,期刊中的文献发表率分别占全省总数额的25%和18%,在高校类舞蹈学科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其次是山东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分别占全省的13%和6%,聊城大学和枣庄学院占全省的6%和2%,其他的33%分布在山东省各地区的高校、协会组织、研究所和文化馆等不同性质的机构。
2017年山东省内对古代乐舞的研究聚焦于从汉画像石中对舞姿进行发掘与整理,并通过对袖舞的身体语言研究,对中国当下的舞蹈教育及古典舞的身体语言建构提供借鉴;在唐代古代乐舞研究方面,更多从古诗中提炼唐代乐舞的发展状况及社会功用,为当下唐朝乐舞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祭祀舞蹈今年重回学者关注的视野,对其源流及生存语境进行了阐释;在中外舞蹈交流方面,更多的目光聚焦于中韩乐舞的交流研究,从舞蹈交流形式和场景方面挖掘两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精神特征。
1.汉代舞蹈研究
在华夏舞蹈的艺术长河中,汉舞以其清新、苍劲、壮美的艺术风格独领风骚。汉舞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即使是相同种类的歌舞,因地区的不同,也会在风格、装饰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
刘银清[2]将汉代典籍与汉画像石、画像砖相结合,探索了鞞鼓的形制与鞞舞的演出形态。张大鲁[3]对汉画像石(砖)中的舞姿进行发掘与研究,探究了汉画像石(砖)中舞蹈的表现内容、舞蹈形态,并基于孙颖先生的成果,对汉画像石(砖)有了更深入的探析。宋于星[4]以汉画像中的建鼓舞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图像学和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汉代画像砖石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建鼓舞图像进行还原,以此考据建鼓舞的动作、表演功能、舞蹈类型及表演形制。同样对建鼓舞进行研究的赵璐[5],通过对汉画像中相关图像最大限度的还原和重现建鼓舞,以符号学为研究视角,解读建鼓的符号意义。韩博雅[6]以文献与图像为立足点,深入研究盘鼓舞的艺术风格,力求还原盘鼓舞的历史风貌。吉璐[7]通过分析盘鼓舞和汉画像的历史概况及其失传原因,探寻盘鼓舞的艺术风格、美学特征和图像特征,并对盘鼓舞图像中的舞姿进行分类,进而“复现”盘鼓舞。
邹丹丹[8]以汉画像中的袖舞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渊源、形态表达、内容展示及剧目运用等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并阐释汉代袖舞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汉代乐府是一种涵盖诗歌、声乐、舞蹈、器乐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柳卓娅[9]追溯了汉乐府曾经拥有的表演性存在方式,将汉乐府歌辞放在表演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利用出土文物对汉代乐府诗歌的表演性特点进行了研究。
2.古诗与舞蹈
诗、乐、舞三者合一,在古诗中探索古代乐舞的真谛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方向。
由墨林[10]从《赠汪伦》中的“踏歌”相送李白的情境入手,概述了踏歌在唐代的发展概况及社会功用。
王志芳[11]认为在诸多娱神的乐舞中常见于典籍的是万舞,其一直被先民经夏商舞至周代,通过《诗经·邶风·简兮》中对万舞的具体描述,研究发掘万舞这一舞蹈形式。
3.祭祀舞蹈
乐舞是祭祀活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舞蹈是人类在祭拜仪式中“敬神”“通神”“达神”的重要途径。
王岩[12]通过对山东祭祀舞蹈的种类与表现形式的论证,阐释了山东祭祀舞蹈的社会文化功能。丁国伟[13]以邢台广宗县太平道舞为考察研究对象,对其舞蹈的渊源及生存语境、舞蹈动作、表演程式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究。
4.中韩古代乐舞比较
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与交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中国自古便有“抛球”这一民间习俗,“抛球于乐”“抛球求爱”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各民族中。周婷婷[14]从中国“抛球乐”的兴衰入手,探究了韩国“抛球乐”的流变,并分析了中韩两国“抛球乐”的异同点,致力于探求朝鲜古代乐舞的中国渊源。
纪维剑[15]则按照中国“傩戏”的渊源与流变、韩国“傩”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傩戏”对朝鲜戏曲发展的影响3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和韩国在戏曲艺术上悠远绚烂的历史及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王国彪[16]以新罗时期的古朝鲜剑舞、朝鲜半岛传统的假面舞黄昌舞为主题,借助朝鲜半岛相关古代汉籍,以诗文为基础,对黄昌舞的起源及发展进行考辨,对其舞蹈形式、演出场景及艺术价值、地位进行了详细探讨,进而挖掘了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及其崇尚儒家思想、不屈不挠、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
1.山东三大秧歌的创作与发展
以山东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和胶州秧歌为代表的山东三大秧歌是山东省内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一般在节日集会等场合演出,风格各异,精彩纷呈。
山东三大秧歌始终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大秧歌舞台创作之后带来的继承发展新路、时代价值、产业发展等创作方面问题备受关注。黄瑞思[17]以三大秧歌的“舞台创作”为研究对象,从表演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比较三大秧歌舞台创作前后之异同,提出在舞台的局限和市场的冲击下舞台创作所面临的挑战和矛盾。
历史悠久的鼓子秧歌是汉族民间为庆祝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山东鼓子秧歌主要在商河、济阳、惠民等地区发展传播。陈成金[18]对鼓子秧歌的发展给出自己的见解,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国家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起源于商河县的鼓子秧歌紧随其步伐,确立了从“相加”到“相融”的非遗传承模式,明确了树立格局观念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两大目标,使得旧民俗在新时代生发出勃勃生机。任静[19]研究了济阳县鼓子秧歌源远流长的历史,主要从产生与发展、“三大流派”的风格特征、社会功能和传承与发展4部分对济阳县鼓子秧歌进行了研究。
海阳秧歌是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内容丰富,有着严谨的表演程式和恢弘的表演气势。潘晶[20]考证了生长于齐鲁大地上的海阳秧歌与儒家文化思想及乐舞观的关系,在秧歌中的礼仪、队列形式、情感表达等方面探析其与儒家文化的联系。李娇璐[21]以海阳秧歌剧目《梦里寻她千百度》为例,分析论证了如何运用海阳秧歌元素进行舞蹈剧目创作以及儒家文化对海阳秧歌的影响。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张元[22]对胶州秧歌的传承进行研究,通过对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在第十一届“桃李杯”舞蹈教学展示中的女子群舞《拧巴·拧吧》的分析,认为该作品提取了胶州秧歌中“拧”的元素,用“拧巴”的身体形态表达胶州秧歌发展过程中老艺人们“走出去”的内心渴望和艰辛过程,展示出胶州秧歌代代传承、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姜峻[23]提出胶州秧歌以其秧歌小戏在多种创新形式的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传统小戏日渐式微,通过分析其与传统胶州秧歌的异同,阐释其独特的原生价值。
2.非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发展
除了对山东三大秧歌的研究以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推动下,具有浓郁地域代表性的非遗舞蹈成为近几年省内调查研究的重点,为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传承提供学术支撑。
陈璐[24]通过对邹城阴阳板的起源历史、本体特征、文化本质和继承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探究阴阳板的舞蹈动作特点和艺术特色。同时从文化、社会、艺术三方面探讨阴阳板的文化艺术价值。杨柳[25]认为阴阳板在传承中,从古时单纯的祭祀求雨活动,发展成为不仅是为祭祀祈雨而跳,也在节日欢娱时表演的民间舞蹈,当下已是大众皆知的有标志性文化代表意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表演形式,作者也对阴阳板的传承路径提出了建议。
张文静[26]对磁村花鼓的起源和发展、艺术内容和文化特征进行分析,从中寻求和挖掘出传承要点。基于目前磁村花鼓传承和发展的现状,对其发展的条件进行论述,以此形成对于磁村花鼓传承与整体发展环境的认识。宁孝臣[27]在对高唐落子舞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其本体特征进行了细化分析研究。对研究资料几近空白的落子舞的传承部分,从民间艺人、表演社团、媒体推广等层面进行多种模式的探索。王昭伟[28]以舞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研究视角,对山东日照“水族舞”进行观察与剖析,侧重关注了水族舞发展过程中人的行为演变。
1.山东舞蹈的创作与发展
对于当代舞蹈的创作与发展,傅小青[29]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以提炼山东秧歌动作元素为主的舞蹈作品题材、结构、舞蹈语汇和编舞技法的研究,总结出“傅式风格”的创作艺术特征,力求解决现今山东秧歌舞蹈作品中出现的雷同化、形式化和舞蹈语言守旧化等一系列问题。刘忠[30]以当代审美文化相关理论为依据,着重从当代审美的角度探析革命历史题材舞蹈作品的编创,以其创作的两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舞蹈诗《沂蒙》和群舞《沂蒙那座——桥》为例进行分析,从自身的创作经历出发,探索当代审美文化形态。刘景贤[31]同样以群舞《沂蒙那座——桥》为例,分析舞蹈道具的功能和美学价值。吕莹[32]认为在舞蹈作品的编创和表演中少不了道具的运用,道具是中国舞蹈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舞剧《齐风·甫田》的道具运用可以说是剧中的一大亮点,不仅将观众带入到那个古朴、简约的时代,还在其中赋予了深意。
桑文倩[33]以舞蹈诗《天美清照》为例,从古典舞的意蕴美出发,分析了古典舞的风格特色与意境美,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进程中探讨古典文化的美学核心。张元[34]以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原创现代双人舞剧目《相依惟梦》为例,对当代舞蹈的创作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该剧目的特点。
作为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艺术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重点原创舞台剧目、中演院线“一带一路国际剧院联盟”重点推荐的中英合作项目。舞剧《棂·花姑子》的创作的灵感来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聊斋志异》。甄飒飒[35]分析了香獐子精花姑子与穷书生安幼舆生死相依爱情故事的表达形式,廖茜[36]通过梳理“IP改编”艺术作品市场表现,结合《棂·花姑子》的创作与上演探讨古典文学与“超级IP”改编作品的双向激励意义。范新阗[37]从经典传统文本到肢体语言的角度出发,以“花妖狐怪”的玄幻题材渲染出一幅大恩与大爱共融、极具现实色彩的作品。三位作者以各自的审美视角出发,阐释了其对当代舞蹈创作与发展的观点。
2.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发展
彝族舞蹈是我国民族舞蹈的瑰宝,是彝族人民智慧和实践的结晶,它作为我国民间舞蹈学的重要课题在民族舞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王俊珺[38]对彝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探讨,对彝族舞蹈在21世纪以来的发展进行了纵向比较,为彝族舞蹈的教学工作开拓了思路。
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不仅是为了描述生活当中的事物而存在,也是最基本的情感、灵魂、精神的寄托点。刘维佳[39]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山西民间舞蹈发展的历程,以三个关键转折点作为研究背景,研究期间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总结前人经验,以山东人的视角来审视其他地区的地域舞蹈。
3.新媒体同舞蹈的结合与发展
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环境下,颜飙[40]针对山东秧歌艺术及其现状的研究,探讨了媒体时代山东秧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得出媒体对山东秧歌艺术保护和传承的作用,并提出山东秧歌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应积极利用现代媒体途径的便利性、技术的有效性重新进行整合创新,进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追古溯今。对于舞蹈艺术的资料研究,薛岚[41]从文字出现以前的上古时代,到逐渐产生各种舞谱的文本时代,再到应用科学技术进行记录的现代,对不同时期的舞蹈记录方式进行了梳理,并对舞蹈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提炼,结合具体影像的应用规律展开分析研究,为影像与舞蹈的有效结合构建了一个舞蹈影像的切入点。王鑫[42]将新媒体视阈下的舞蹈编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作品分析舞蹈创作,通过对其发生的变化研究不同时期社会思潮与社会环境对艺术创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4.舞蹈创作的语言与形式及个案研究
舞蹈语言作为人类传递讯息的途径之一,与符号的交叉有必然根源。舞蹈编导的创作风格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探索,逐渐形成新的生活体验和舞蹈创作实践,它属于编导的个人内化特征。姜琳[43]从“性格”这个心理学视角来探讨舞蹈创作风格的内在精神,通过分析舞蹈作品来探索舞蹈编导个人性格与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着重探寻舞蹈风格的种类及创作风格的特征,从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性格培养三方面来探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此解读编导性格的形成因素以及个性在舞蹈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丁泉杰[44]对舞蹈语言中的符号现象进行了探究。符号学是一门以符号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符号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体,作者分析了符号的表意行为及其意义,通过对符号的研究来拓展舞蹈创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为舞蹈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中国当代舞剧与舞蹈诗的叙事功能,孙晓晓[45]认为舞蹈艺术是视觉形式的艺术,需要在形式创造、形式创新方面进一步提升。张天贻[46]从舞蹈编创的角度出发,认为舞蹈艺术的“空间切割”特性中包含着时间性与空间性,舞蹈通过占据空间来表达情感,给时空注入生命。
随着现代话剧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以及表演内容的不断丰富,舞蹈艺术在现代话剧表演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直观且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舞蹈丰富了观众的体验。动作是话剧表演的核心元素,舞蹈则是动作的延伸和发展。韩亚男[47]分析了舞蹈与戏剧的本体特征,结合话剧《洒满月光的荒原》中舞蹈艺术的应用探索了舞台画面与人物形象的关系。通过阐述中国舞蹈剧场的概念、特点及其美学追求,孔琳[48]探析了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交融碰撞下,中国舞蹈剧场的发展路径,结合中国舞蹈剧场的现状,并在理论方面寻找支撑点。
以多元包容的姿态、不拘一格的美学追求为审美标准的现代舞为中国当代舞蹈创作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孟梦、盛子珍[49]以当代中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高的“北京舞蹈双周”现代舞活动为背景,梳理了中国现代舞发展的脉络和美学规则。韩越[50]以台湾编舞家林怀民创作的舞剧《行草》为例,指出舞蹈艺术与书法艺术在审美上的融合之处。吕莹[51]以优秀舞作《滚灯》为例,通过对“滚灯”这一川剧中丑角形象的分析,指出舞蹈动作语言、情感表达和传承等方面的问题。徐鹤文[52]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对中西方舞蹈审美文化的区别进行了梳理。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正在发生着巨大转变。女性舞蹈创作者以社会需要为自身创作的出发点,面对不同的社会现象创作出独特的舞蹈作品。李晓夏[53]以舒巧、王玫、杨威和佟睿睿4位女性编导为例,以她们创作的舞剧作品为标本,考察舞蹈的特异性。
李雯[54]认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缺乏对情感的重视,模式比较单一,提出了四种解决途径,并强调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实意义。李雯[55]对高校开展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现状、作用及教学改革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舞蹈对学生美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传承问题上,李雯[56]认为只有在保留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促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舞蹈编导不只是舞蹈作品的创作者,他们也身兼教育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富于创造力的人还是复制的机器。高志毅[57]提出了舞蹈教学所应具备的创造性思维模式,通过不同策略为舞蹈编导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于书博[58]以中国古典舞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当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佛教思想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身韵训练不仅对舞者的基本功提出了要求,在音乐韵律方面也有具体规范。马楠[59]从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身韵训练的内容出发,对二者的关系以及身韵训练在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张大鲁[60]在汉唐古典舞教学中探讨教学新思路,通过与古典文化的结合对汉唐古典舞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
体育舞蹈是一项高雅的、文化底蕴浓厚的新兴体育项目,集娱乐身心、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和竞技表演等功能于一体,可以提升艺术涵养、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优雅气质、锻炼健美身材,极具推广价值。赵霞[61]研究了体育舞蹈服装的演变过程,并对摩登舞服和拉丁舞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体育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下,山东省体育舞蹈项目取得长足发展。张永军、董杰、苗象德[62]认为体育舞蹈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该项目的普及推广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姜梦金[63]认为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推广中的项目,在教练员队伍、训练内容和学员结构等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尤其是人才培养、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令人担忧。
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学者将研究对象集中在体育舞蹈比赛、教学研究方面。除此之外,幼儿、少儿体育舞蹈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陈伟、杨弢[64]对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存在品牌意识不强、连锁体系不完备、师资力量不平衡、场地设施匮乏和缺少行政管理等问题,建议突出精品课程、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制度,针对经营问题采取应对措施。
在人才培养方面,戚道宝,秦斐[65]提到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下最受欢迎、最符合社会需求的群体,也是最快融入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是地方本科院校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定位所在,拉丁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应融入这个趋势。高静[66]对山东9所院校体育舞蹈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各高校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情况以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找到了目前该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现状与现实需求的差距,为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金欢[67,68]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深入分析,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应采取的主要策略。胡麦花[69]通过实验筛选选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拉丁舞专项素质训练内容,对拉丁舞课堂内容进行优化,为高校拉丁舞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张聪聪[70]从功能训练出发,对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平衡能力进行了研究。
李国栋、武培[71]对体育舞蹈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何欣宇[72]对2013年至2015年“WDSF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团体标准舞前三名代表队的成套动作进行了分析比对,从编排结构、队形变化、动作运用、音乐选择、主题风格元素、时间与空间元素、服饰与搭配等方面深入地探讨了团体标准舞元素的构成,对进一步提升团体标准舞编排提出了建议。宿霏霏[73]以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为研究背景,以“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锦标赛”中双人舞组别的金、银、铜奖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体育舞蹈双人表演舞的创编依据,为体育舞蹈双人表演舞编创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观念逐步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转为开放。自娱性群众舞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群众中普及、提高。
广场舞作为深受百姓喜爱的舞蹈形式,体现了全民健身的理念,丰富了群众文化。程晓晓[74]从社会空间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广场舞兴起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内外驱动因素。范文昊[75]以流行三法则为切入点,从舞蹈本体出发,对广场舞的历史脉络、艺术特性、社会功能和发展现状进行宏观把握,揭示广场舞在当代中国异军突起的深层原因。王珍珍[76]认为广场舞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促进了民间文化传播,但引发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赵远帅[77]和张雯[78]以山东省“四德歌”健身广场舞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价值意义、推广情况、现实问题和难题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以后健身广场舞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社区舞蹈”是有效激活社区文化的方式。王烈生、刘厦静[79]认为“中国背景”和“中国事态”下的“社区舞蹈”作为当代语境现象,与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关联性语境,都有着十分明显的现场状态差异。王雪梦[80]研究社会舞蹈的本质特征、功能及地位,在社会舞蹈的编创方面阐述了新的观点,结合历届群星奖优秀作品,探析挖掘编创社会舞蹈意义,展望社会舞蹈的发展。苏立新[81]认为群众舞蹈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是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孙梓晶[82]从群众舞蹈基本概念入手,对群众舞蹈内容的编排及创新展开研究,认为群众舞蹈是群众充分发挥主体性,以自我娱乐为目的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通过舞蹈艺术的创作和编排展现情感与生活。
舞蹈教育对儿童的艺术素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省内儿童舞蹈培训、教学以及创作方面尚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舞蹈培训机构普遍出现管理缺少政策与监管机制,教学方面也几乎处于无序状态,因而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现阶段儿童舞蹈亟需解决的问题。李雯[83]探究了少儿舞蹈教育的特点及意义,分析了当下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并针对现阶段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措施。
针对幼儿舞蹈教学中的不足,部分学者从体适能理论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舞蹈活动对幼儿园常规教学的意义入手加以分析。王慧[84]以当下幼儿舞蹈的训练方法、内容及强度为背景,将体适能理论应用到幼儿舞蹈教学中,以人体的科学检测为标准,解决幼儿舞蹈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幼儿舞蹈教学的科学发展。杨泓[85]针对济南地区舞蹈培训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舞蹈培训机构的办学标准、人员配置、教材教学和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研究,促使培训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张亚茜[86]通过对教师、家长、幼儿等方面的分析,针对幼儿舞蹈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建议。
舞蹈是幼儿园艺术课程教学中较为重要的部分。王凯[87]发现幼儿园在舞蹈课的开展上存在缺陷,认为可以借助展示课来提升舞蹈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学方式的调整促进儿童舞蹈教学的发展。王凯、邹秀丽[88]分析了幼儿园开展舞蹈活动的不足之处,探讨了舞蹈活动对幼儿园常规教学的意义。
如何将舞蹈融入到游戏中,打造寓教于乐的课堂成为当下幼儿舞蹈教育讨论的热点话题。于佳[89]认为律动教学是幼儿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教师可利用乐器、歌曲等让幼儿做出律动动作并跟随节奏表达心情,从而让幼儿感受舞蹈与音乐的魅力,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高婧茹[90]对儿童舞蹈的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儿童舞蹈创作者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推动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李娜[91]认为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对他们以后的教学工作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当前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这于学前教育工作来说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秦萍[92]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教学能力培养提出了应对策略。魏浩宇[93]认为舞蹈教学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构成模式,对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幼儿舞蹈作为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刘梦姣[94]论述了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智力开发和培养情操等方面的作用,认为舞蹈可以培养良好的气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总体来看,2017年山东省舞蹈学研究再结硕果,研究成果在质量上相比往年取得了显著提高,针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探讨。本年度学者们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当代舞蹈的创作研究、山东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创新和古代乐舞文化的传承发展上,并针对民间舞教学价值如何体现以及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体育舞蹈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完善,这势必会推动体育舞蹈在山东的发展。除此之外,针对少儿舞蹈教育的调研以及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特别感谢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2015级舞蹈学专业孙瑞婕、蔡一铭等在文献搜集和整理中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