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展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北京 100012)
大气中云雾对地物电磁波有吸收、散射和辐射作用,导致遥感影像清晰度降低。云雾去除是通过一定技术方法消除或减弱云雾干扰,提高图像可辨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去除云雾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基于图像增强和基于物理模型2类。前者如同态滤波[1]、直方图均衡化[2]和Retinex算法[3],该类方法只针对降质后的图像本身,采用抑制低频、增强高频及突出特征信息等手段,增强对比度来改善图像视觉效果,只能有限地提高图像清晰度,不能“去除云雾”和复原景物;后者近些年受到研究人员高度关注,成果颇丰,如退化模型去云雾法[4]、场景深度去云雾算法[5],通过求解图像退化模型的参数,反演计算出无云雾的图像。该类方法的关键技术是获取场景深度信息,但事实上,获取深度信息条件苛刻,难以应用。Haze optimized transform(HOT)法[6]及其改进方法[7]根据HOT值,将影像分为均质的不同图层,再对每层影像实施暗目标减法,在植被区效果较好,但对水体、裸地、人造地物等非植被类型作用有限。暗原色先验理论[8]基于暗像素检测,建立雾成像模型和抠图修复实现地物复原,主要针对单幅图像去雾。
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通过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反演复原出降质前的图像。复原的图像与原景物较接近,特征明显,视觉效果良好,最重要的是原地物信息得到较完整的保存。不过,目前基于物理模型的去云雾方法大多需要大量测试、参数调整,运算量大,复杂度高。文章从光谱成像角度出发,引进强迫不变技术,简化大气散射物理模型,反演计算出像素中的薄云、雾光谱贡献量并予以去除,达到去除薄云、雾目的。
McCartne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大气散射模型[9](图1),被广泛认可。他认为到达传感器的光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经过大气散射被衰减的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另一部分是大气光路上的各种杂散光散射。散射使到达观察者的入射光被衰减,传感器接收到的光强发生不均匀性变化,从而导致图像灰度值的变化,清晰度下降。
大气散射模型数学表达如式(1)所示。
I(x,λ)=e-β(λ)d(x)R(x,λ)+A(x,λ)
(1)
式中:I(x,λ)为接收器获取的实际雾天图像;R(x,λ)表示目标无影响反射光(原始无雾影像);x表示像素点的位置;λ表示光的波长;A(x,λ)表示云雾大气光值;e-β(λ)d(x)表示传输函数。
图1 大气散射模型(据McCartney模型修改)
传输函数参数受各种因素影响,获取难度大,计算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文中假定获取影像仅受云雾大气光影响,将式(1)进行简化,如式(2)所示。
I(x,λ)=R(x,λ)+A(x,λ)
(2)
云雾大气光的数值变化受云雾浓度影响,云层越厚、雾气越浓,云雾大气光影响就越大。由于云雾聚集过程中,水滴或冰晶均有相同或相似性质,局部云雾浓度可以认为无变化,影像上表现为均质性。这样,假设在某云雾大气光区间内,云雾散射的大气光变化与雾天影像不呈相关性,即在这一区间内云雾散射背景光为一常数C,式(2)可简化为式(3)。
I(x,λ)=R(x,λ)+C
(3)
常数C可理解为遥感影像云雾大气光影响光谱异常值。通过文中混合型强迫不变法计算出该异常值,然后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理论分离该值,即可去除云雾影响,还原目标景物。
“强迫不变”最早由Crippen 和Blom提出,用于抑制遥感影像中植被信息和增强植被下伏岩石[10],文献[11-12]对其实验和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强迫不变方法的核心是基于混合像元分解,通过分析目的物与整体像元相互关系,计算强迫值;假定该值使得目的物与整体像元间不存在关联性,进而平化目的物完成分离。
为了更好地描述影像中原始地物光谱受云雾大气光的影响情况,文章引入了“云雾因子”概念。云雾因子是对云雾大气光的度量,用以检测云雾大气光的强弱。
HSI颜色空间变换主要用于图像空间信息分析与处理,由色调H(hue)、饱和度S(saturation)和亮度I(lightness)3个分量组成。色调描述纯色的属性,饱和度给出一种纯色被白光稀释程度的度量,亮度是颜色的明亮程度。由于人的视觉对亮度的敏感程度,它比RGB色彩空间更符合人的视觉特性,也更容易简化图像分析与亮度分离。亮度分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影像的颜色信息,这为分开处理影像又不过多损失影像信息提供依据[13]。
基于上,文章提出“HSI颜色空间变换+强迫不变”混合型强迫不变技术,充分利用HSI颜色空间变换特性,计算各分量与云雾因子的相关性曲线;利用强迫不变技术,使得该分量光谱值不随云雾因子值变化,与云雾因子无相关性;最后依据像元分解理论分离出像素中的无相关性光谱值,即云雾大气光贡献量,达到去除云雾目的。主要步骤如下。
1)提取云雾因子。“强迫不变”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分析干扰物与整体像元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强迫值,而找出最能反映干扰物的干扰因子是关键。大气散射理论说明了目标地物在传输过程中因受云雾大气光干扰,使得目标物成像结果亮度降低、对比度下降。引入“云雾因子”概念就是从影像中最大限度地提取反映云雾大气光强弱信息,建立云雾因子波段,进而与整体影像建立相关性。
2)HSI颜色空间变换。RGB颜色空间是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立方体,而HSI空间是圆柱直角坐标系中的双锥体,利用空间变换,即式(4)进行转换。
(4)
3)计算云雾因子与HSI各分量散点图及拟合曲线。散点图能清楚地展示HSI各分量与卷云因子数量关系,拟合曲线用来描述各个分量对应卷云因子的变化趋势。在曲线平化前,各个分量的光谱信息随卷云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呈正相关,或呈负相关。
4)云雾因子浓度分析。云和雾都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但受地形高低、凝结核大小、气压流动等因素影响,云雾浓度不一,分布不均匀,对目标物散射影响也不一样,浓度越大,对目标物影响越大。
5)求出分段平化值,完成雾分离。拟合曲线代表了光谱值与云雾因子的内在趋势,如果它是平的,则表明该影像光谱亮度与云雾没有相关性。中值滤波和平滑能实现这一平化目的,获取平化值,获取平化值后,利用强迫不变公式完成卷云分离,计算如式(5)所示。
(5)
式中:Pnew为新像素值;Poriginal为原始像素值;Ptarget为平化值;PNDVI为相应卷云因子值。
研究区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地处四川盆地和盆边山地过渡地带,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多云雾。遥感影像数据采用Landsat-8 OLI,行列号为39/127,数据拍摄时间为2016年8月20日。
Landsat-8卫星于2013年2月11日在美国发射成功,它携带2个传感器,分别是OLI陆地成像仪(operational land imager)和TIRS热红外传感器(thermal infrared sensor)。TIRS热红外传感器主要用于收集地球2个热区地带的热量流失,OLI陆地成像仪相较ETM新增2个波段:band 1蓝色波段(0.433~0.453 μm) 主要应用于海岸带观测;band 9短波红外波段(1.360~1.390 μm)主要应用于薄云检测。
1)卷云波段提取云雾因子。OLI陆地成像仪新增band 9短波红外波段也称卷云波段,具有水汽强吸收特征,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吸收、散射作用,能反映云雾大气光强弱。有研究表明,卷云波段对云雾像素的识别、云雾检测效果较好[14]。文中拟从卷云波段中提取云雾因子。为便于计算卷云波段与HSI颜色空间曲线,对卷云波段光谱值缩放至[0,255],提取云雾大气光的度量值影像,建立云雾因子波段(图2)。
图2 云雾因子提取
2)HSI颜色空间变换。分别将OLI的b4(R)、b3(G)、b2(B)进行HSI颜色空间变换。
3)计算云雾因子与HSI各分量散点图及拟合曲线。HSI模型是由色调(H)、饱和度(S)和亮度(I)3个分量组成的空间立体模型。H是色彩的本质归属,由地物反射波长决定;I反映纯色属性的明亮程度,取值范围为[0,1],0代表黑色,1代表白色,受外界干扰后值域范围易变化。根据大气散射模型,云雾对目标物的影响是衰减了入射光,使得图像灰度值异常。云雾因子用于描述云雾对大气光的干扰强弱,结合I分量特点,它和I分量关系应更为密切。文中通过计算HSI各分量与云雾因子散点图进一步证实。
图3显示,HSI各分量亮度值与云雾因子均有关联,云雾因子值变化影响HSI各分量值变化。通过计算云雾因子与HSI各分量散点图、拟合曲线及相关系数得出,图3(a)中云雾因子与H分量相关系数R=0.399 5,相关性最小,这也与前面理论推断一致,即云雾因子对H的影响是最弱的。图3(c)中云雾因子与I分量相关系数R=0.695 6,相关性最大,且呈正相关性,表明在云雾因子波段内I分量受大气光影响最强且具规律。选取I分量作为强迫不变去薄云、雾实验分量。
图3 云雾因子与HSI各分量散点图及拟合曲线
4)云雾因子浓度分析。统计云雾因子像元亮度值,得知该值分布范围在[1,150]区间内,有部分数值缺失,分布数量不均匀,主要集中在[0,40]区间内。这表明云雾散射大气光强弱不一,对影像成像影响不均匀。如果不对云雾因子浓度进行分类,只采用单一的平化值,势必影响光谱值分离准确性。
云雾因子浓度分段通过“拟合曲线+聚类分析”法计算得出:首先计算亮度值与分布数量之间拟合曲线;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云雾因子亮度值聚类分析找到亮度突变值。文中实验区云雾因子统计分析后分为3个区间(图4(a)),并根据区间分段值制作云雾因子浓度分区图(图4(b))。在各个区间内,认为云雾散射大气光影响是连续均匀的,这为下一步提取分段平化值做准备。
图4 云雾因子浓度趋变分析
5)曲线分段平化值获取。在云雾因子与I分量拟合曲线(图3(c))的基础上,采用中值滤波和平滑实现曲线平化,结合云雾因子浓度分段区域,分段平化取值,求得分段平化值(表1)。该步骤为避免数据分割造成数据冗余,利用Matlab软件分段编程实现。
表1 I分量平化值
6)曲线分段平化处理。把分段平化值代入式(5),得到去除薄云、雾后效果影像(图5(b))。
图5 本文方法影像处理前后效果对比
实验分析分为主观视觉和客观数据分析。主观视觉上,对比图5(a)原始影像和图5(b)去薄云、雾后影像。原始影像中薄云、雾色调异常高亮,覆盖地物轮廓不清、纹理不明、地物分辨能力非常差;处理后的影像薄云、雾基本消除,原覆盖影像地物轮廓基本显现,地物分辨能力大幅提高,整幅影像色调无异常。客观分析采用直观的线谱图,选取一行像元值(图5(a)、图5(b)中的红线),分析处理前后影像像元相关性。图6显示,在所选红线两端的无雾区域,处理后像元值与原始影像大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所选红线中间有雾区域,处理后像元值大小有明显变化,峰值有偏移,变化趋势仍一致;此外,计算得出2条曲线相关系数R=0.794 8。这些说明本文的薄云、雾去除方法复原效果较好,能得到与原始影像较接近的影像。
图6 处理前后局部影像水平剖面对比
图7 其他方法影像处理效果图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采用了同态滤波和HOT法开展去薄云、雾实验对比。图7显示的2种去雾方法都能不同程度地消除雾影响,但与本文方法相比,存在一些不足。图7(a)同态滤波法去雾时浓雾区出现黑色斑点,信息有丢失;图7(b)HOT法去雾后,裸地和雾区出现不同程度偏色失真。
为客观评价各类方法效果,本文计算了峰值信噪比和信息熵[15]。峰值信噪比是基于影像对应像素点间的误差评价,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像处理后色彩失真越小;信息熵反映了影像的信息含量,熵值越大,说明信息量越丰富。表2显示,本文去雾方法的峰值信噪比和信息熵值最大,反映该方法处理后影像失真程度最小,信息量保存最为丰富完整。
表2 实验方法去雾影像统计指标对比
本文基于大气散射原理,建立一种混合型强迫不变遥感影像去薄云、雾方法,通过实验,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
1)“HSI颜色空间变换+强迫不变”混合型强迫不变遥感影像去薄云、雾方法能基本去除影像薄云、雾,还原覆盖地物,提高地物分辨度。相较原始的RGB图像,HSI颜色空间变换简化了图像分析与亮度分离,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性。通过强迫不变技术,使得波段光谱值不随云雾因子值变化,与云雾因子无相关性,从而分离出像素中的薄云、雾光谱贡献量,达到去除云雾目的。
2)强迫不变实质是通过计算波段与云雾因子间相关性来获取平化值,使得波段光谱值与云雾因子无相关性,从而达到分离薄云、雾的目的。由于实际现象中,云雾的厚度不是同一的,如果不对厚度进行分类,只采用单一的平化值,势必影响光谱值分离的准确性。因此,云雾的浓度分类是必要的。
3)卷云波段能有效监测薄云、雾范围及浓度,可以作为云雾因子参与波段间相关性分析。
4)厚云直接遮挡了光源和电磁波反射,使得目标物不能有效获取,卷云波段对厚云监测能力欠缺,该方法无法完成厚云去除实验。厚云检测目前有自动化厚云检测算法(automatic cloud cover survey,ACCS),效果较好,但厚云去除研究仍是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