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oudSat资料对中国低纬度陆地区域卷云物理特征的研究

2022-07-14 12:03郑倩孙杭媛潘欣顾振海黄亿叶飞
气象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海拔高度冰水液滴

郑倩 孙杭媛 潘欣 顾振海 黄亿 叶飞

(1 衢州市气象局,浙江 衢州 324000;2 常山县气象局,浙江 常山 3242003 龙游县气象局,浙江 龙游 324400)

引 言

卷云是是层状、钩状或纤维状的高云,通常位于-35 ℃以下的低温对流层中,完全由冰粒组成,在中纬度地区的覆盖率约为30%,在热带地区则高达70%[1-2]。由于卷云与长波和短波辐射相互作用并影响对流层和平流层上部的水汽收支,卷云是地球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3]。并且卷云不仅改变行星的辐射收支,还影响水文和气候敏感性以及地表气候[4]。但是卷云在辐射强迫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5]。因此研究卷云的物理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卷云在辐射强迫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卫星观测是研究卷云的重要手段之一。CloudSat卫星于2006年4月28日成功发射,是首颗采用先进雷达来探查云垂直结构的卫星,搭载的云剖面雷达CPR可以提供全球范围的云垂直结构分布,还有云和气候关系信息[6]。CloudSat卫星发射后,Sassen, et al[7]发现全球平均的卷云发生率在16.7%左右。我国也有许多学者利用CloudSat对云的分布特征和垂直结构做了研究[8-9]。其中,对于我国及周边地区、华北地区、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乃至全球不同地区的宏微观特征[10-14],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云系垂直结构的对比分析都有较多的研究[15-16]。关于卷云方面的研究也已逐步开展,主要是对于不同地区分析卷云的分布特征[17-18],但是对于我国低纬度区域的卷云发生率、云微物理特征的时空差异研究还比较少。在全球范围内,不少国外学者早已对低纬度[19]、中纬度[20]、高纬度[21]不同纬度的卷云分布做过研究。ZHAO, et al[22]利用近20 a卫星反演资料分析表明在中低纬地区卷云的反射率随纬度先减小后增大,在高纬度地区,南半球卷云反射率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半球反之。

低纬度地区多对流性降水,已有研究表明低纬度地区的卷云与对流活动关系密切[23],而且卷云的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地域性[24]。因此,研究我国低纬度地区卷云的物理特征显得尤其重要。目前,由于资料的限制,国内基于卫星遥感的卷云研究大多集中在2012年以前,且时间较短,多为1~2 a。而且云水含量、粒子数浓度、粒子尺寸等作为重要的云物理参数[25],对天气及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以及飞行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26]。因此,本文利用2008年9月—2016年8月的CloudSat卫星资料对我国低纬度陆地区域卷云的发生率、冰/液水路径、冰/液水含量、冰粒/液滴数浓度、冰粒/液滴有效半径,以及雷达反射率因子等物理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卷云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低纬度地区对流性降水的发生机制,并为模式模拟等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在天文观测、卫星和航天飞机进入大气层、商业飞行和通信系统方面等也需要认识卷云的形成和特征[27]。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研究区域是我国低纬度地区(5°~36.5°N,78°~124°E)。选取资料包括2008年9月—2016年8月CloudSat卫星的2B-CLDCLASS、2B-CWC-RO和2B-GEOPROF资料。文中涉及的地图均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为GS(2016)1554的中国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Cloudsat卫星的2B-CLDCLASS、2B-CWC-RO和2B-GEOPROF 资料的分辨率为2.5 km×1.4 km,垂直方向包含125层,每层240 m。其中,2B-CLDCLASS 是云分类产品,根据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不同规则、由CPR测量的最大雷达反射率因子Ze、降水指示以及包括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温度和高度的辅助数据,将云分为8 类:卷云(Ci)、高层云(As)、高积云(Ac)、层云(St)、层积云(Sc)、积云(Cu)、雨层云(Ns)、深对流云(Dc);2B-CWC-RO是云水含量产品,包含CPR测量的每个雷达剖面的云的冰水含量、有效半径以及相关量的估算值;2B-GEOPROF产品则提供了雷达反射率因子[28]。图1 为经过我国低纬度区域的CloudSat卫星轨道路径。每条轨道的重复周期是16 d,可以看到CloudSat卫星能够探测到我国低纬度大部分区域的云系,因此得到卷云物理量的数据具有一定合理性。

图1 研究区域划分及经过研究区域的CloudSat轨道路径

为了能够反映卷云物理特征的区域性差异, 参考中国地理分区及国外云特征研究的分区[29],将我国低纬度陆地区域划分为3个子区域(图1),分别为:Ⅰ区西部地区(西南地区,深红色区域表示)、Ⅱ区中部地区(华中地区,青色区域表示)和Ⅲ区东部沿海地区(华东及中南地区,蓝色区域表示)。

本文的统计方法为:首先,根据2B-CLDCLASS/2B-CWC-RO/2B-GEOPROF资料中的经纬度信息筛选出2008年9月—2016年8月所有经过我国低纬度陆地区域(5°~36.5°N,78°~124°E) 的扫描廓线;其次,根据云分类产品2B-CLDCLASS中的cloud_scenario值判断是否有卷云存在(判定条件为垂直方向上只要有一层卷云存在,则整层就有卷云发生),得到我国低纬度区域内有卷云发生的垂直廓线;然后分别判断我国低纬度区域内的有卷云发生的垂直廓线是否经过3个子区域,得到3个子区域有卷云发生的扫描廓线;最后,根据3个子区域的扫描廓线提取2B-CWC-RO产品中冰/ 液水路径、冰/ 液水含量、数浓度、有效半径数据以及2B-GEOPROF中的雷达反射率数据,计算在我国低纬度3个子区域内卷云物理特征的季节分布。

2 结果分析

2.1 卷云发生率的分布及季节变化

杨冰韵等[30]指出,在垂直廓线上只要有一层被判定为卷云,则认为整层上有卷云发生。因此,卷云整层发生率PZ的公式为:

(1)

其中:ZC指的是卷云发生的层数。

对每一层而言,发生卷云的垂直廓线数与总廓线数比值百分比则为卷云发生率P。其公式为:

(2)

其中:NC指的是卷云发生的垂直廓线数;N指的是总廓线数(图2)。

图2 垂直廓线数和层数

表1为2008年9月—2016年8月我国低纬度地区3个子区域内有卷云发生的样本数和所有扫描点的样本数。可见,扫描样本数较多的区域卷云样本数也相对较多,东部沿海在所有区域中均最小。

表1 3个区域内卷云样本数和扫描样本数

由图3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卷云整层发生率整体低于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卷云易出现在有丰富水汽的风暴带以及对流比较旺盛的地区[7]。造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和水汽的分布有很大关系。由全国大气水汽含量分布[31]可见,干季西部地区水汽含量在0.5~1.0 cm,中部在2~2.5 cm,东部沿海在2.5~3.5 cm;雨季西部地区水汽含量在0.5~3.5 cm,中部在3.5~5.5 cm,东部沿海在4~6 cm。与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更靠近海洋,因此水汽条件也更加充沛[32]。但从卷云整层发生率高值区的分布来看,最高出现在西部地区的青藏高原地区和云贵交界处,分别为14.11%和13.6%。不难看出,卷云整体发生率的高值区具有显著的局地性。闵敏等[24]指出由于日照直射引起的区域性强烈辐合和垂直对流运动是导致卷云频发的主要原因,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值主要是伴随海拔较高的高积云的系统的发生导致的。

图3 中国低纬度陆地区域卷云整层发生率的分布(单位:%)

从卷云整层发生率的区域差异(图4)来看,中部地区的值在春、夏、冬季中为最大;其次为东部沿海,西部地区的值则最小。从时间差异来看,卷云整层发生率在3个子区域中都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其中,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春季发生率大于秋季,而西部地区秋季发生率大于春季。具体来说,春季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卷云整层发生率分别为7.59%、7.69%和6.22%;3个子区域夏季卷云整层发生率分别为7.96%、8.33% 和7.30%、秋季为7.38%、6.83%、6.52%、冬季则为6.73%、7.02%和5.67%。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卷云整层发生率较低,夏季最高为7.30%,一方面是由于西部地区位于内陆,水汽条件相对缺乏,更难形成卷云;另一方面由于西部地区面积较大,而卷云容易发生的区域相对较少,因此整体的卷云整层发生率也较小。而中部地区的面积较小,卷云容易发生的区域也相对较多,再加上中部地区的水汽条件较好,因此整体的卷云整层发生率较高。东部沿海地区虽然水汽条件比较好,夏季对流活动较多,但夏季台风数量也较多,高洋等[33]指出随着台风强度的不断增加,卷云的外流现象明显,卷云出现频率大于60%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距离台风中心400 km之外,这可能是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卷云整层发生率略低于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4 3个子区域卷云发生率的季节变化(单位: %)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卷云发生率在垂直高度上的变化,图5给出了卷云发生率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卷云的主要发生高度在5.04~18.71 km,卷云发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春季中部地区,为15.34%,出现的海拔高度为9.83 km。除春季的最大值外,其余3个季节的最大值分别为:夏季为14.96%,出现在东南沿海,海拔高度为12.47 km;秋季为6.59%,出现在东南沿海,海拔高度为11.51 km;冬季则为10.26%,出现在中部地区,海拔高度为8.63 km。由此可见,春、冬季卷云发生率垂直高度上的最大值出现在中部地区,夏、秋季则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这和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大体一致。3个子区域卷云发生率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均是由高到低先递增再递减,除中部地区最大值出现在春季外,其余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而平均值均是夏季最大,这与本文之前在整层发生率的研究是一致的。东部沿海地区卷云发生率在垂直分布中的最大值按季节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14.96%、春季10.43%、秋季6.59%和冬季6.28%,对应的海拔高度分别为12.47、10.31、11.51和9.11 km。中部地区则依次为春季15.34%、夏季13.69%、冬季10.26%、秋季5.94%,对应的海拔高度分别为11.75、9.83、10.79和8.63 km。西部地区则依次为夏季9.54%、春季5.20%、秋季3.83%、冬季2.95%,对应的海拔高度分别为12.22、10.49、11.99和8.63 km。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卷云发生率冬季大于秋季。值得注意地是,卷云发生率最大值的分布高度按地区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卷云发生率最大值的分布高度较高的原因主要是西部地区海拔高度相对较高[34]。

图5 卷云发生率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单位: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 卷云冰水路径和液水路径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冰/液水路径指的是冰/液态水含量在整层上的积分。3个子区域卷云在不同季节的冰水路径(图6)平均值在30.03~90.95 g·m-2,而液水路径在108.20~187.00 g·m-2。显然,3个子区域卷云在不同季节均表现为液水路径大于冰水路径。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夏季二者差异较小,这与夏季东部沿海地区更容易形成冰云有关。

图6 卷云冰水路径(a)和液水路径(b)的季节变化

对于冰水路径,其最大值出现在夏季的东部沿海,这同样与夏季东部沿海更容易形成冰云分不开。除春、冬季卷云冰水路径最大值在中部地区外,夏、秋季均在东部沿海地区。对于液水路径,最大值出现在秋季的西部地区。除秋季外,春季卷云液水路径最大值在中部地区。因此,卷云液水路径最大值春、冬季在中部地区,夏、秋季在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卷云液水路径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秋季,而中部地区夏季液水路径最少。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形,沿该地区抬升的暖湿空气会产生很多地形型卷云,而青藏高原东北坡的卷云相对高值主要出现在春、冬季[24],因此夏、秋季西部地区卷云液水路径相对较高。显然,混合卷云的整层发生率与卷云冰水路径呈正相关,与液水路径呈负相关。

2.3 卷云冰水含量和液水含量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冰/液水含量反映了云中整体所含的冰晶质量/含水量[30]。卷云冰水含量(图7)的主要分布高度在5.04~18.71 km,这与卷云的发生高度一致。而卷云液水含量的主要分布高度在5.04~9.35 km。显然,卷云液水含量的分布高度远远低于冰水含量。卷云冰水含量的最大值为45.89 mg·m-3,出现在夏季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海拔高度为16.79 km。而液水含量的最大值为350.88 mg·m-3,同样出现在夏季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海拔高度为5.52 km。从冰水含量与液水含量的数值量级可见,卷云中的冰水含量仍小于液水含量。

图7 卷云冰水含量和液水含量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a、b)春季;(c、d)夏季;(e、f)秋季;(g、h)冬季

对于冰水含量,除春季的最大值32.92 mg·m-3,海拔高度为15.11 km外,其余季节的最大值分别为:秋季为19.17 mg·m-3,海拔高度为9.35 km;冬季则为16.19 mg·m-3,海拔高度为7.91 km,均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对于液水含量,除夏季的最大值外,其余季节的最大值分别为:春季为170.89 mg·m-3,出现在东部沿海地区,海拔高度为5.76 km;秋季为240.52 mg·m-3,出现在西部地区,海拔高度为5.76 km;冬季则为29.44 mg·m-3,出现在西部地区,海拔高度为5.76 km。四季卷云冰水含量垂直高度上的最大值出现在东部沿海地区。除秋、冬两季出现在西部地区以外,春、夏两季卷云液水含量垂直高度上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东部沿海地区。3个子区域卷云冰水含量垂直分布在季节变化中均存在多个峰值,但在春、夏和秋季最大值均集中在分布高度的中上部,而冬季最大值则集中在中下部;液水含量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分布高度的中下部,其中冬季3个区域均为单峰变化,其余季节多呈双峰变化。由此可见,温度与水汽含量的分布是造成卷云冰水含量和液水含量分布的主要原因,而且温度越低,水汽含量越少,卷云冰水含量和液水含量随高度的变化也越简单,这与郑倩等[11]的研究结论一致。杨大生等[35]指出,在中云高度以上(低纬度对应8 km以上)冰晶随着自身不断长大而下沉造成冰水含量通常随着云高度增加而降低。这也是造成卷云四季冰水含量最大值主要集中在分布高度中上部,而不是上部的主要原因。

2.4 卷云冰粒数浓度和液滴数浓度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

粒子数浓度可以很好地表示云中不同的发展阶段, 也是进行降水可能性判断的依据[36]。卷云冰粒数浓度(图8)的主要分布高度为5.04~18.71 km,这与卷云冰水含量的发生高度一致。而卷云液滴数浓度的主要分布高度在5.04~9.35 km。同样地,这与卷云液水含量的发生高度也一致。卷云冰粒数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西部地区,为340.40 L-1,出现的海拔高度为17.99 km,为春季卷云冰粒数浓度的最大高度。而液滴数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的东部沿海地区,为72.55 cm-3,出现的海拔高度为5.52 km,为夏季卷云液滴数浓度的最小高度。

图8 卷云冰粒数浓度和液滴数浓度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a、b)春季;(c、d)夏季;(e、f)秋季;(g、h)冬季

对于冰粒数浓度,除夏季的最大值外,其余3个季节的最大值分别为:春季为287.10 L-1,出现在东部沿海地区,海拔高度为17.27 km;秋季为176.44 L-1,出现在西部地区,海拔高度为16.07 km;冬季则为138.35 L-1,出现在中部地区,海拔高度为16.07 km。对于液滴数浓度,除夏季的最大值外,其余3个季节的最大值分别为:春季为26.12 cm-3,出现在东部沿海地区,海拔高度为5.52 km;秋季为67.3 cm-3,出现在西部地区,海拔高度为5.52 km;冬季则为7.91 cm-3,出现在中部地区,海拔高度为5.76 km。春、秋和冬季卷云冰粒数浓度垂直高度上的最大值出现区域均与液滴数浓度一致。3个子区域卷云冰粒数浓度垂直分布在不同季节均存在多个峰值,但在春、夏和秋季最大值均集中在分布高度的上部,而冬季则集中在中上部;而液滴数浓度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分布高度的下部。当云顶发展到0 ℃层以上,云滴处于过冷却状态,一旦过冷却水云区有冰相粒子形成,则由于同温度下水和冰的表面热力性质差异,云的胶体稳定状态被打破,产生从大量云滴到少数冰晶的水汽质量扩散,促使冰晶快速增长,而海拔高度越高则温度相对越低,因此冰云粒子数浓度随云层高度增加而增加[27],与前期研究一致。

2.5 卷云冰粒有效半径和液滴有效半径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云粒子有效半径是重要的云微物理量参数之一[37]。卷云冰粒有效半径(图9)的主要分布高度在5.04~18.71 km,而卷云液滴有效半径的主要分布高度在5.04~9.35 km。卷云冰粒有效半径的最大值出现在春季中部地区,为51.5 μm,出现的海拔高度为16.58 km,为春季卷云冰粒有效半径的最大高度。而液滴有效半径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的东部沿海地区,为13.2 μm,出现的海拔高度为5.52 km,为夏季卷云液滴有效半径的最小高度。

图9 卷云冰粒有效半径和液滴有效半径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a、b)春季;(c、d)夏季;(e、f)秋季;(g、h)冬季

对于冰粒有效半径,除秋季最大值外,其余3个季节的最大值分别为:夏季为50.09 μm,海拔高度为9.35 km,出现在中部地区;秋季为47.80 μm,海拔高度为5.76 km,出现在西部地区;冬季则为50.8 μm,海拔高度为15.11 km,出现在西部地区。对于液滴有效半径,除夏季的最大值外,其余3个季节的最大值分别为:春季为9.38 μm,出现在东部沿海地区,海拔高度为5.75 km;秋季为11.7 μm,出现在西部地区,海拔高度为5.76 km;冬季则为8.21 μm,出现在西部地区,海拔高度为5.76 km。秋、冬季卷云冰粒有效半径垂直高度上的最大值所在区域均与液滴有效半径一致。3个子区域卷云冰粒有效半径垂直分布在季节变化中均存在多个峰值,但在春、冬季最大值均集中在分布高度的上部,而夏季最大值集中在中部,秋季则集中在下部;液滴有效半径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分布高度的下部。

2.6 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4个季节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图10)的最大值在-19.89~-16.78 dBZ,分布高度在7.19~10.55 km,最大为中部地区的-16.78 dBZ。其中,春季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最大值在东部沿海地区,为-17.93 dBZ,分布高度在8.87 km;中部地区为-17.69 dBZ,分布高度在8.63 km;西部地区为-19.89 dBZ,分布高度在8.63 km。夏季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最大值在东部沿海地区,为-17.47 dBZ,分布高度在10.55 km;中部地区为-16.78 dBZ,分布高度在9.59 km;西部地区为-19.09 dBZ,分布高度在9.35 km。秋季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最大值在东部沿海地区,为-18.52 dBZ,分布高度在9.35 km;中部地区为-18.99 dBZ,分布高度在9.35 km;西部地区为-19.08 dBZ,分布高度在9.11 km。冬季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最大值在东部沿海地区,为-19.67 dBZ,分布高度在8.15 km;中部地区为-19.66 dBZ,分布高度在7.19 km;西部地区为-19.68 dBZ,分布高度在8.63 km。3个子区域雷达反射率因子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且大多在分布高度的中下层,即8~10 km处。这可能是冰粒在降落过程中碰并增长导致雷达回波强度最大值集中在中下层[38]。

图10 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单位: dBZ):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7 卷云发生率与卷云物理量相关性

在水平分布中,对比分析图4、6,结果表明卷云的整层发生率与卷云的冰水路径呈明显的正相关,与液水路径呈负相关。

统计垂直分布中所有发生率不为0的卷云数据,分析卷云的物理量与卷云垂直分布中的发生率的相关性(图11)。由于液水含量、液滴数浓度、液滴有效半径这3种微物理量与发生率的相关性均未通过相关性检验,因此不做讨论,而冰水含量、冰粒数浓度、冰粒有效半径和雷达发射率因子这4种物理量与发生率的相关性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雷达发射率因子与降水强度为正相关且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R达到0.613 4,冰粒数浓度和冰粒有效半径与发生率也为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32 6和0.412 9,而冰水含量与发生率的负相关系数极低,R为-0.090 5。

图11 卷云发生率与4个物理量的相关性: (a)冰水含量; (b)冰粒数浓度; (c)冰粒有效半径;(d)雷达反射率因子

3 结论

本文利用2008年9月—2016年8月的CloudSat数据,统计分析包括卷云的发生率、冰水/液水路径、冰水/液水含量、冰粒/液滴数浓度、冰粒/液滴有效半径、以及雷达反射率等在内的卷云物理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 我国低纬度区域卷云的整层发生率西部地区整体低于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但最高值出现在西部地区,为14.11%。从时间上看,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区发生率均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从垂直高度上看,卷云的主要发生高度在5.04~18.71 km,卷云发生率的最大值为15.34%,出现在春季中部地区,出现的高度为9.35 km。3个子区域卷云发生率垂直分布在4个季节中变化均是由高到低先递增再递减。春季和冬季卷云发生率垂直高度上的最大值出现在中部地区,夏、秋季则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

(2) 3个子区域卷云在季节中的冰水路径平均值在30.03~90.95 g·m-2,而液水路径在108.20~187.00 g·m-2。冰水路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的东部沿海,液水路径最大值出现在秋季的西部地区。3个子区域卷云冰水路径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卷云液水路径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秋季。

(3) 卷云冰水含量、冰粒数浓度、冰粒有效半径的主要分布高度在5.04~18.71 km,液水含量、液滴数浓度、液滴有效半径的主要分布高度在5.04~9.35 km。卷云冰水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东部沿海地区,为45.89 mg·m-3,出现的海拔高度为16.79 km,而液水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的东部沿海地区,为350.88 mg·m-3,出现的海拔高度为5.52 km;冰粒数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西部地区,为340.40 L-1,高度为17.99 km,为夏季卷云冰粒数浓度的最大高度,而液滴数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的东部沿海地区,为72.55 cm-3,高度为5.52 km,为夏季卷云液滴数浓度的最小高度;冰粒有效半径的最大值为51.5 μm,出现在秋季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海拔高度为16.58 km,而液滴有效半径的最大值为13.2 μm,出现在夏季的东部沿海地区,高度为5.52 km。3个子区域卷云冰水含量在春、夏和秋季的最大值均集中在分布高度的中上部,而在冬季则集中在中下部;冰粒数浓度在春、夏和秋季最大值均集中在分布高度的上部,而在冬季则集中在中上部;冰粒有效半径春、冬两季最大值集中在分布高度的上部,而在夏季集中在中部,秋季则集中在下部。液水含量、液滴有效半径、液滴数浓度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分布高度的中下部。

(4)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主要分布高度在在5.04~18.71 km,分布范围主要在-35.11~-16.78 dBZ。四季的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最大值在-19.89~-16.78 dBZ,分布高度在中下部,7.19~10.55 km处。

猜你喜欢
海拔高度冰水液滴
基于改进TAB模型的液滴变形破碎动力学研究
改良过湿冰水堆积土路基填料压缩特性试验分析
不同海拔高度对柳杉生长及材质的影响
长期喝冰水会怎么样?
建筑环境中微生物对液滴蒸发影响的实验研究
故障状态下纯电动汽车环境压力及海拔高度估算方法
普京泡冰水浴
一种基于微芯片快速生成双层乳化液滴的方法
高能表面上双组分液滴的运动
果汁多还是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