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思维的网络视频课讲授语言样态研究

2020-12-05 02:35殷磊夫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样态学习者用户

殷磊夫 张 静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近年来,“慕课”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网络视频课是“慕课”的一项核心学习资源,其制作水准也是决定“慕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1]。对于很多网络视频课的制作团队来说,常常面临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出镜教师的专业水平卓越、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现场拍摄和后期制作也颇具匠心,然而,当殚精竭虑制作完成的网络视频课在“慕课”平台上发布之后,制作团队却沮丧地发现,它们的点击率和完成率远不如预期。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发现,最为突出的一个原因竟然是出镜教师在录制网络视频课时使用语言不够得体。所以,为了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出现,不妨尝试运用产品思维,重新认识网络视频课的性质和出镜教师的角色,帮助出镜教师调整在录制网络视频课时的语言样态,以期做到使用语言恰如其分,进而改善网络视频课的呈现效果。

一、厘清网络视频课中出镜教师的角色定位

为了使网络视频课中出镜教师的语言更加得体,出镜教师就应当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以什么身份在说话,也就是要对自身角色进行精准的定位。

(一)网络视频课的本质

所谓的“网络视频课”是指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上用于教学的视频软件,它不是课程(course),而是课件(courseware)。课程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单个网络视频课的内容和时长远不足以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而且在学习者观看时并没有发生直接的人际交互,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出现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但就其本身而言,并不是课程,而是一种教育产品(educational product)。

(二)出镜教师的工作角色

网络视频课的出镜教师往往具有教师身份,而且在网络视频课里通常也是以教师形象出现,这个职业身份和屏幕形象很容易让出镜教师误以为在制作网络视频课时,自己的工作角色理所当然也是教师。但是,网络视频课是教育产品,所以网络视频课出镜教师的工作角色不是教师,而是教育产品的生产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工作是通过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育学生;生产者的工作对象是产品,生产者的工作是通过制作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工作角色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语言样态的选择,如果出镜教师在录制网络视频课时错把用户当学生,照搬传统教学场景中的语言样态,就必然会因为角色错位,影响网络视频课的学习体验。

二、出镜教师在录制网络视频课件时的语域分析

所谓语域(register)就是指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的总称,主要有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三个变量。 “语场”是指交谈的话题以及场地等情景因素;“语旨”表示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而“语式”则是指语言活动采用的渠道或方式[2]。出镜教师在录制网络视频课件时的语域与传统教师讲课时的语域看似一样,然而从上述三个变量的角度来仔细衡量,其实大相径庭。

(一)语场

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会把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叫作“上课”,而把录制网络视频课件叫作“上视频课”。这种相近的叫法很容易把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混为一谈。事实上,如前所述,所谓“上视频课”并不是狭义的教学活动,而是在制作网络教育产品,它是以教育为主题的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简称PGC),这一生产过程发生于正式的网络教学活动实施之前,是在为之做准备。也就是说,只有使用者在“慕课”平台上观看已经制作完成的网络视频课时,网络教学活动才正式进行。所以,出镜教师使用语言的语场并不是在传统的实体课堂,而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

(二)语旨

远程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师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这意味着双方缺乏进行直接信息交流的机会。过去,人们利用广播、电视、书籍、报刊、邮件等媒体作为中介,努力克服师生进行直接信息交流的时空障碍;而现在,互联网的普及为参与远程教育的师生进行间接信息交流创设了虚拟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在这种模式下,视频课件的出镜教师和远程教育学习者之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他们是网络教育产品的生产者和用户的关系。在录制网络视频课时,出镜教师的现实角色是一个“表演者”,要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扮演一个“私人教师”的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和用户扮演的“私人学生”进行互动,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师生关系,以达成满足用户学习需求的最终目标。尽管在现实中,生产者和用户的人际关系相较于师生关系是相对疏离的,但是,在网络空间中,他们的关系反而是极其私人化的,地位更趋于完全平等。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模拟出来的师生关系完全颠覆了现实世界中的师生关系,远程学习者以用户身份居于信息交流的绝对主导地位,而身为生产者的出镜教师并不能对此施加任何实际的影响。

(三)语式

网络视频课凭着客观真实的影像和形象生动的画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视听传播语式。网络视听语言作为网络视频课传播的载体,既要科学严谨,这是网络视频课作为教育产品的属性决定的,又要平易近人,这是网络空间中颠覆性的师生关系决定的。所以,出镜教师使用的语言看起来是口语,其实和日常生活中的口语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有着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形式上非正式,本质上正式。

三、录制网络视频课件时语言样态的选用

出镜教师录制网络视频课的目的是以最小的认知成本向用户交付知识价值。在这一特定的语域中,要求网络视频课的制作者选择合适的语言样态,实现产品功能。

(一)语言都要有强烈的“对象感”

所谓“对象感”,其实是一个传播学的概念,它是指广播、电视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3]。事实上,对象感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谈时的自然逻辑,是一种即使出镜教师佩戴微型话筒、面对摄像机镜头也能看到对面有人的想象力,是在虚拟空间中“私人教师”跟“私人学生”之间的一对一交流的逻辑。在现实场景中,一对一的非正式交谈的语言样态,应该是出镜教师在录制视频课时努力呈现的。相反,如果找不到对象的感觉,出镜教师的感觉不会好,网络视频课的呈现效果也会很糟糕。掌握语言表达对象感是十分必要的。网络视频课的出镜教师应当像广播、电视的播音员或主持人一样,做到“眼前有人”,彻底放弃自说自话的逻辑[4]。因为出镜教师工作的本质就是通过传播知识信息去提升用户的认知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出镜教师是否能感觉到用户的存在、发自内心地想通过网络视频课的声音和图像信息去引导用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户得到最大的学习需求的满足,用户能不能感觉到出镜教师的话是在对自己讲,这对网络视频课的使用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方法与示例:

1.要用“你”来称呼用户,不要用“您”“各位观众”“大家”“你们”等等。不端架子,平等交流。

2.对于需要表达的内容,要娓娓道来地“聊”,不要正襟危坐地“讲”,“聊”的时候可以使用“你看”“你想想”“你可能会问”“你可能听说过”“是吧?”“对不对?”等强化对象感的插入语。

(二)构建双层结构完成信息的平行推进

出镜教师的语言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知识本体,一层是通报性语言。出镜教师不能像迎宾员,站在“知识景点”原地等候,而应该像导游一样带着用户看到完整的“知识地图”,不停告诉他现在所处的位置。有没有使用恰当的通报性语言,本质上决定了交付教育产品中知识信息的水准。同时,语言的合理运用必须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起点是用户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架构,终点是对用户完成新的认知体系的建构。传统的书面语言可以随时回看,实现信息分布式的有效提取,它的优势在于准确和完备,可以激发出丰富的思考和联想,而出镜教师使用的语言是线性的,优势在于实现人和人之间直接的信息共振。信息的线性传播追求单层和平行逻辑的推进方式。

方法与示例:

1.恰当地使用通报性语言,实时提醒用户目前身处“知识地图”的确切位置。

例1:

不够好的说法比较好的说法 决定一幅画的名气的因素,除了画家的绘画技术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四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第二个因素是……第三个因素是……第四个因素是…… 一幅画的名气大不大,除了作者的画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主要有四个。第一个因素是……刚才跟你说的是第一个因素,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因素……你看,前两个因素都是客观因素,这第三个因素就要主观得多……第四个因素,也是最后一个因素是……

2.最初要开宗明义,结尾最好做一个总结。如: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双因素理论,用它可以有效激励所谓的“佛系”员工。又如:最后,总结一下,咱们一共说了5W2H分析法的三个应用场景。

3. 不要用“一、二、三”下面再分“1、2、3”这样的多层逻辑,尽量使用“比如、又比如、再比如”等平行推进方式。

(三)采用口语形式的书面语言

出镜教师的工作是塑造虚拟空间中的“私人教师”的形象,这意味着在通常情况下,尽管使用的语言有极为显著的口语形式,但本质上是事先写就的台词,是一种特殊的书面语言,这也是为用户提供优质教育产品的必然要求。出镜教师的语言必须精确、严谨、规范,口语的相对随意性很难符合这一要求,所以在录制网络视频课的准备阶段,制作团队要撰写脚本,而这时使用的特殊书面语言应当具有口语化的形式特征。[5]

方法与示例:

1.在细枝末节上不追求绝对精确完整的表述,以提高语言信息传播效率。如:“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麦凯瑟琳·斯诺说”,就可根据需要表述为“哈佛大学一位著名教授说”,甚至“一位著名的美国教授说”。

2.专业术语要在不损害其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加以解释。

3.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式。如:“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可以这样表述:“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也就是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本账,对每笔账都可以进行记账并备份,因为采用了密码学方式,所以数据不可篡改、无法伪造,一定数量的这种数据划为一个‘区块’,‘区块’和‘区块’按时间顺序线性相连,组合成了一种链式数据结构,也就是区块链” 。

(四)尽力降低语言的理解难度

对于需要用户了解的专业术语、陌生概念或多音字,要多借用大家熟悉的概念来解释,永远要让用户一听就懂,而不是产生困惑,影响用户观看网络视频课的流畅性。抽象数字要转化成有画面感的生动语言进行表述,让用户能凭直觉处理。必须要说的关键数字,说慢点,强化出来。[6]

方法与示例:

1.语言要有画面感,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碧根果”说是“硬壳坚果,长5厘米,宽2厘米,皮厚2毫米”就不如用“就像两头尖的小号核桃”来解释。

2.用户可能一下听不懂的词或多音字,应该解释一下。如:要约是一个合同法的概念,要是要求的要(yāo),约是约定的约。

3.把抽象概念具象化。

4.可以用常见概念类比陌生概念,快速给出一个基本上符合事实的描述。

例2:

不够好的说法比较好的说法 这是一个和复利有关的例子:如果把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对折42次,其厚度将是439804.65千米。 复利的威力有多大呢?假设一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把这张纸对折42次,厚度将近44万公里,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只有38万公里。听起来不可思议吧,这就是复利厉害的地方。

例3:

不够好的说法比较好的说法 常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艺术上坚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生前一直默默无闻,去世以后,却被西方艺术界公认为是世界级的艺术家。 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常玉是一位公认的世界级艺术家,被西方艺术界誉为“中国版的梵高”,不仅因为他在艺术上坚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还因为他和梵高一样,生前一直默默无闻,死后才大放异彩。

(五)让语言充满情感温度

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内涵,用充满情感温度的语言让用户感受到善意、尊重和信任,会对出镜教师参与制作的网络教育产品产生好感,进而喜欢,甚至钟爱。语言如果缺少了必要的情感温度,仅仅是传播信息,可能会有意无意地透露出生产者对用户的傲慢和冷漠;用户很有可能因此失去了观看网络视频课的兴趣。出镜教师在录制网络视频课的时候,要保持亲切的态度,尽量使用鼓励用户、肯定用户、认可用户的句子,避免使用具有负面意义的表达形式。

方法与示例:

1.不要轻易地否定用户,如果要表达类似的意思,尽量委婉。如:“如果你抱持这样的观点就错了”可以表述为“这种观点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是从专业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其实并不准确” 。

2.只建议用户可以做什么,而尽量少说严禁做什么、绝对不能做什么。

3.只说已经做到的事情,而尽量少说没有做到的事情。

4.尽可能给予用户更多的优越感,多用“你可能早就知道了”“相信你和我一样”这样的句子。

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是思维成果的载体,思维方式决定了语言样态。如何在讲授网络视频课时选择合适的语言样态,原则和方法不一而足,但核心的逻辑非常简单:作为教育产品的生产者,网络视频课的制作团队应当具备产品思维。产品之所以被生产出来,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网络视频课的用户是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学习当然还是他们的首要需求,但这种学习需求却完全不同以往。相比传统课堂里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在虚拟空间里的学习者会希望获得更加私人化、定制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所以,出镜教师要“聊”不要“讲”,因为“聊”是私下场景,而“讲”是公开情形。前面的例子还提到要用“你”来称呼用户,用“您”这样的敬语会带来身份意识造成的压力,而用“各位”“大家”“你们”来称呼用户既与场景不符,也背离了用户的学习需求。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学习需求并不是用户唯一的需求,他们的需求是多维度的。比如,在生理上有追求健康舒适的需求,在心理上有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被肯定的需求,这些需求和学习需求一样,都是网络视频课的制作者应当设法满足的。落实到语言样态的选择,就意味着要努力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方便用户获得新知。比如,在不损害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语言要尽量生动形象,要尽量简化逻辑,要尽量用口语形式,有时甚至还可以适当使用修辞手法。满足用户多维度的需求还意味着要有“共情”能力,会站在用户的立场,感其所感。用户希望被尊重,那么出镜教师具有口语形式的语言就需要规范化,并不能像真正的口语那样随意;用户希望被理解,那么出镜教师的语言表达就不能是上帝视角,而是以同为学习者的姿态讲述;用户希望被关注,那么出镜教师就不能自说自话,要有“眼前有人”的对象感;用户希望被肯定,那么出镜教师的语言就应当积极正面,尽量避免负面表达。当网络视频课的制作者具备了产品思维,就会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语言样态,从而提高网络视频课的品质。

四、结语

面对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越来越多有志于此的教师走到镜头前,尝试制作网络视频课学习资源。对于出镜教师而言,精准定位自己在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中的不同角色,选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样态,是制作高质量网络视频课的首要前提。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出镜教师熟悉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语言表达上形成了相应的舒适区,要有勇气走出来,认清在虚拟的网络学习空间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当网络视频课的出镜教师身处全新的语域中,语言应当是明白晓畅的,要降低学习者的认知成本;语言还应当是科学严谨的,要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收益;语言更应当是有“对象感”的,有情感温度的,真正体现网络视频课的教育产品本质,优化远程学习者的用户体验。

猜你喜欢
样态学习者用户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以校园足球打造育人新样态
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
构建指向“五要素”的乡村初中教学样态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