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策略

2020-12-05 04:51:28
北方音乐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古筝曲古筝高校教师

张 曼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一、当前高校古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我国大多数高校主要是为了响应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号召才开设的古筝课程,因此,更多地重视技术层面的教学,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体验到古筝文化的深厚历史内涵,只能以生硬的方式模仿古筝演奏技巧,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开展古筝课程的学习,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厌恶心理。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于民族传统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教师应当在学生自身鉴赏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鉴赏古筝文化。长此以往,学生的艺术素养就能够达到新的高度,此时教师向学生传授古筝演奏技巧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从目前的高校古筝教学过程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以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古筝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古筝演奏技巧,即便是学生学会古筝的演奏技巧,也无法展现自身的特色,而是重复教师的演奏风格。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古筝,还会阻碍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开展高校古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古筝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现有的古筝文化,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古筝文化,丰富古筝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三)忽视文化底蕴教学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是将古筝课程作为选修课,因此一些学生和教师并不重视古筝课程,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传授古筝演奏技巧,而用极少的时间讲解古筝曲目所涵盖的文化,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古筝曲目背后的文化底蕴,因此学习兴致并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古筝演奏技巧固然重要,但古筝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更值得人们重视,只有深入了解了古筝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传承古筝艺术和创新古筝艺术。不同的古筝曲目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如果教师只是片面地传授古筝演奏技巧,那么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演奏古筝,导致学生学习任一古筝曲目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无法领悟不同古筝曲目之间的相通之处,更无法理解不同古筝曲目背后的文化底蕴。

(四)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目标单一

在很多高等院校之中,古筝教学已经被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其作为国内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表示高校开始对传统民俗乐器教学提升重视。但是,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教学方法上比较落后,依然存在单一教学目标的问题。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一些高等院校古筝教学的思想比较传统,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其教学方法比较常规。对比传统课程教学来讲,古筝自身有一定的差别,再加上老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特别是教学的时候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高等院校培养的古筝人才质量不佳。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很多高等院校在开展古筝教学的时候设定的目标为培养专业的古筝人才,事实上,对专业的人才来讲实现这一目标非常正常。但是,在实际情况下,高等院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在不断发生改变,趋向于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古筝教学中这一简单的教学模式和高校教育的整体性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尤其是在培养目标的驱动下,很多高等院校对专业培训比较重视,对古筝演奏技巧比较重视,但没有重视综合性的内容,比如艺术鉴赏能力、人文关怀等,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院校古筝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

(五)忽视实践教学

事实上,古筝教学对实践演奏课程更为重视,只有依托专业、大量的实践,学生才能充分熟练地掌握古筝演奏技巧,对古筝演奏的情感有更好的体会,真正实现自身演奏水平和艺术欣赏水平的双提升。然而,一些高等院校在进行古筝教学的时候,对实践教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比较重视,在古筝实践教学的安排上不科学、不合理。因此,学生实践机会不足,难以通过实际的表演实现古筝演奏能力的提升,违背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二、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传授古筝演奏技巧,并根据学生的古筝演奏技巧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成绩,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自觉地将学习古筝演奏技巧作为古筝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忽视了古筝的文化内涵。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对古筝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再加上学习古筝演奏技巧的过程过于枯燥,学生对于古筝的兴趣将逐渐下降,这无疑违背了高校开设古筝课程的初衷。

因此,高校教师应当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古筝教学,将学生的素质培养放在首位,并通过讲述古筝曲目背后的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古筝,充分激发学生对古筝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古筝演奏技巧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我们开展古筝教学的主要目的,高校教师应当通过开展古筝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古筝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古筝曲目的内涵、古筝曲名的意义、作曲者当时的情感等,在学生明确古筝背后的文化内涵后再进行古筝演奏技巧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将更加显著。因为在学生了解古筝曲目背后的故事之后,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曲者的情感,从而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古筝演奏过程之中。

(二)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过去,国内一些高校主要以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开展古筝课程教学活动,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因此,大部分学生被动地接受古筝教学,教学成效并不明显。在新的情境下,高校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古筝教学实践活动。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声乐基础设置课程内容,将古筝教学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内容、进阶内容、精英内容,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渐丰富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传授古筝文化知识,使学生在课上和课后都能够接受古筝文化的熏陶。由于一些学生是初学者,怯于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传古筝作品至网络平台,以便于教师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一般而言,用学生最喜爱的方式开展古筝课程教学,其教学效果最为显著,因此,高校教师应当积极学习网络知识,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并针对学生的不足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学生对古筝演奏技巧不熟练,那么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传授古筝演奏技巧,使学生明确古筝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学生对于古筝文化不熟悉,那么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普及古筝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古筝文化的同时增加对古筝的兴趣。

(三)创设新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往往以自身为中心开展古筝教学实践活动,却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主角的事实,因此,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古筝课程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阶段,高校教师应当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古筝课程教学,探究古筝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新的教学情境下,高校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古筝课程,加强教师和学生互动,从而明确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古筝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开放自由的古筝课程能够极大地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创新古筝演奏技巧,使传统曲目以新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大多数国内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主要是通过高校古筝课程来学习古筝,平时接触古筝的时间较少,因此,对古筝演奏技巧的练习也较少,这就意味着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对古筝演奏技巧的学习仍停留在基础水平,无法真正运用到正式的古筝演奏表演之中。即便是学生能够参与正式的古筝演奏表演,也无法完整地演奏古筝作品。长此以往,学生将难以真正熟练地掌握古筝演奏技巧,甚至会对古筝演奏表演产生恐惧感。因此,高校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学习机会,从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古筝兴趣社的方式开展古筝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练习古筝演奏技巧。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古筝演奏技巧时,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古筝比赛,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提高教师综合修养

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演”,其综合能力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在高等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学活动对老师的技巧、专业知识等比较重视。但是,在不断创新古筝教学的背景下,教学活动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对教师队伍建设加以重视,全面提升老师的综合素养,从而有效地创新古筝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老师也应该对自己加以积极提升,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技巧等,借此实现教学质量、效率的不断提升。比如,我们在对某首古筝曲子进行教授的时候,老师应该对曲子的创作背景加以了解,向学生介绍音乐结构,从而让学生对曲目有更好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讲解和示范曲子的相关技巧和知识,还应该对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

猜你喜欢
古筝曲古筝高校教师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第一次弹古筝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8
民族器乐教学中文化内涵探究的途径分析——以古筝曲《行云流水》的分析为例
古筝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5
浅谈古筝曲《晓雾》的演奏特点及创作风格
艺术研究(2016年2期)2017-02-15 22:43:31
浅谈古筝曲《晓雾》的演奏特点及创作风格
艺术研究(2016年2期)2017-02-15 19:13:51
刍议传统古筝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黄河之声(2017年20期)2017-01-29 05:38:03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我的古筝之旅
学生天地(2016年26期)2016-06-15 20:29:39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