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亦君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古典音乐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严格来讲,其具有一定深度或是给人以启发,流行音乐则使人易于理解。两者属于不同的音乐类型,表现形式也不同,但节奏和律动以及情感表达却有着相似之处。就目前的音乐发展状况来看,两者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音乐发展的步伐,不但可以丰富音乐类型,还能将古典音乐加以运用,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典音乐历史悠久,流行音乐则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两者有着不同的概念。古典音乐其历史不同也被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广义的古典音乐是从欧洲直到现在;而狭义上的古典音乐则主要是莫扎特、贝多芬等为代表的作品。流行音乐则属于通俗易懂,大众容易理解的歌曲,注重抒发感情,能够与听众产生共鸣,受喜爱度较高,主要代表人物有迈克尔·杰克逊等。严格来讲,两种音乐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仍具有相似之处,例如音高、节奏、和声等,同时,都能表达出抒发的情感。尤其是目前的音乐状况,音乐表现方式丰富,越来越多的音乐艺术家将古典乐与流行乐进行融合,使得音乐表现更具魅力,同时,还可以为古典音乐增添活力,也能使得流行音乐更具有内涵,是音乐表现中的必然趋势。那么,高校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场地,就要紧跟时代发展,在音乐教学中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融合起来,寻找出科学有效的融合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与流行音乐结合不仅可以丰富音乐的创新形式,使得古典音乐得到传承,赋予流行音乐新的内涵,同时还能促进高校音乐的改革,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下对高校音乐教育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必要性进行论述。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起来,使得教学内容变得不再单一。具体来说,两种教学体系不同,作品风格、内涵等都不同,且有着不同的价值和风格。因此,将两者融合起来,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音乐体系,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构造和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另外,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具有不同内涵,通过两者的全面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价值和与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历史等,提高学生的内涵和价值观念。此外,流行音乐风格较为丰富,虽多为积极向上的思想,但其中也有一些低俗内容,对大学生这个年龄的阶段来说,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会影响其价值观念的形成。而古典音乐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理念,是经久流传的经典,将两者有效结合,可以避免流行音乐中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古典音乐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形成的艺术,具有人文、思想、民族、哲学、艺术等内涵,且经过历史的沉淀,其中蕴涵的独特价值意蕴深厚。流行音乐从19世纪开始,与人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有着很大的联系,且通俗易懂,但流行就像一个风向标,始终会落下。那么,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将两者相互融合,可以填补流行音乐中的空洞,使其具有内涵。此外,通过两者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学习古典音乐中蕴涵的价值,例如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等,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价值观念和品德。
古典音乐相对来说较难理解,且节奏音律更为舒缓,情感表达没有流行音乐那么直接,整体节奏较慢,这就带给人们一种偏见,加之“古典”两字的理解,让多数人认为古典音乐是一种高雅、保守、乏味的音律,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而流行音乐更能深入人们的心理,节奏明快,情感表达明确,歌词浅显易懂,所以深受大学生和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喜爱。但这对古典音乐的发展来说是一种阻碍,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不仅不利于古典音乐的发展,同时无法学习其中蕴涵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学习。通过两者的有效融合,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古典音乐,了解古典音乐中具有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学习作用,从而使学生真愿意主动学习。
古典音乐是历史留下的瑰宝,是以往历史中人们的价值体现,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能够让学生了解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同时还能了解那一特定时期的历史社会状态,又能传承发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效融合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学习,也是必然趋势。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对融合路径进行探讨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作用,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音乐人才。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虽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保证两者的融合教学,需要教学老师熟悉掌握两者的音乐特点,找出能够融合的因素,从中获取创作灵感。例如,钢琴王子理查德·布莱曼、詹姆斯·拉斯特乐队等,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就融入了流行音乐元素。那么,教学老师可以以此为例开展教学,带领学生分析这首曲子融入流行音乐的理念和想法以及效果和意义,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在“女子十二乐坊”这一乐队中,是古典与流行融合的典型代表,以流行音乐的方式演绎中国音乐,不仅可以体现古典音乐,又更具有时代内涵。教学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此为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欣赏,了解两者结合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其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老师要优化教学内容。从以往的教学内容来看,多数是围绕课本内容开展的,但课本内容往往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也就无法让学生全面地学习古典音乐。基于此,教学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就需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融合的趋势出发,明确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结合原有课本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同的部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两者的相同之处,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音乐体系,有助于学生的音乐学习。
在高校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教学中,教学质量难以达到最高,主要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具体来说,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即使教学老师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学中仍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效率。对此,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教学老师可以根据课程情况,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同之处进行结合,并在课堂上由学生各唱一段相同知识点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从而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各种音乐会或是文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实践,让学生得到实际的训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教学设备进入到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教学也可以借助电子教学设备。例如,教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经典歌曲进行鉴赏,让学生聆听音乐中蕴涵的情感和内涵,然后在其中添加一些流行音乐,让学生自行理解两者的不同之处。除此之外,教学老师还可以借助智能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电脑、平板等开展教学,在课堂上以分享的方式与学生共同鉴赏。此外,教学老师还可以借助电子信息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定期分享学习音频,让学生实时进行学习。此外,还可以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赏析录制成视频,并在视频中讲解知识点等内容,再上传到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学习,还可以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实时的巩固。
音乐教学老师作为教授学生的引导者,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结果。因此,高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教学老师在教学中,除了将教学活动作为工作任务外,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多种类型的音乐。与此同时,要注重教学反馈,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效果,从而及时地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学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在开展教学研究时,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顾此失彼,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两者的融合教学夯实基础。
上述对高校音乐教学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上述得知,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是现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加之两者的融合有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音乐体系,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中应重视这一现实因素,及时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教学,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音乐教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