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湖北 武汉 430030)
在泌尿外科尿道保留方式中膀胱造瘘管使用率较高,因置管会改变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生活质量降低、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术后护理工作十分重要[1]。延续护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无局限性的护理服务,将护理工作延伸至医院外,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
抽取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抽取在我院就诊的永久性膀胱造瘘管患者5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8例。实验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5~78岁,中位年龄(61.35±5.48)岁;参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44~78岁,中位年龄(61.23±5.34)岁;本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性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出院前予以健康指导,主要包含观察尿液、皮肤、用药指导、合理饮水、造口和导管护理、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进行演示,告知患者定时到门诊进行复查,进行尿培养、尿常规等,及时更换造瘘管。
对实验组行多样化延续护理模式,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院内评估、院外延伸护理和随访工作。在出院前,依照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护理需求,建立延续护理方案,出院时向患者发放健康指导,留好联系方式,将随访时间告知患者。出院前每1~2周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以后转变为每个月1次,每个月对患者实施1次家庭随访,以后转变为3~6个月1次。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询问,帮助患者纠正用药、饮水、运动等,观察和预防并发症,对尿色尿量进行观察,并明确冲管方法,将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并对其存在的疑问予以耐心解答,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评估,制定电话随访、家庭随访制度,对回访和随访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作为后续护理的依据。经微信、短信、QQ等平台,对患者定期推送健康教育知识,帮助患者解答疑问,组织患者进行俱乐部,定时开展病友交流、讲座、联谊等,对患者予以鼓励,让其获得支持和鼓励,有利于快速康复。
检验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情况。
应用SPSS 22.0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率(%)的形式存在,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存在;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2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检验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1 检验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组别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实验组(n=28) 21.4±2.8 22.8±1.6 19.4±2.1 22.5±2.1参照组(n=28) 15.6±4.3 28.3±1.8 14.1±1.6 18.1±2.9 t 5.9811 12.0844 10.6227 6.5026 P<0.05 <0.05 <0.05 <0.05
将参照组数据作为参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情况较优,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检验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情况[n(%)]
永久性膀胱造瘘术主要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行造瘘术,进而采取永久性尿流改道手术技术,改善尿潴留情况。膀胱造瘘术后可出现造瘘管堵塞、感染、造瘘口周围皮肤炎等情况[2-4]。永久性膀胱造瘘会使患者行动不便,不能完全投入工作中,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膀胱造瘘管会使患者的身体形象予以改变,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保证患者在不同场所多的连续性和协作性护理服务,主要将医院的护理延续至家庭中,主要包含患者出院指导、回归家庭等[5]。延续性护理使患者的自护能力提升,使患者积极参与护理服务。延续性护理主要通过电话随访、家庭随访、互联网方式,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使患者长期保持高水平的自我护理能力,使膀胱造瘘获得准确性、规范性护理,将并发症减少[6]。延续护理十分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随访工作,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指导,让患者尽早适应新角色和社会环境。
对永久性膀胱造瘘管患者予以多样化延续护理模式,提升生活质量,有利于护患和谐关系形成,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