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莲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26)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时,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是重要指标。术中压疮又叫体位性压疮,发生时间在术后几小时到6天内。根据手术需要,患者术中被迫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侧卧位常因拉、拽患者形成剪切力导致床单及其体位用具表面不平整,俯卧位常使用弓形体架和马蹄形头架导致皮肤破损,加上患者面部朝下,难以准确观察其病情变化,同时受手术时间、手术应激等因素的影响,术中出现急性压疮的概率不断增加。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我院进行侧俯卧位手术体位的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9~74岁,平均(55.3±6.2)岁。手术体位:侧卧位25例,俯卧位2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8~75岁,平均(56.5±6.3)岁。手术体位:侧卧位26例,俯卧位24例。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体位为侧卧位和仰卧位;②手术受压部位未出现瘢痕组织及皮肤损伤情况;③年龄为18~75岁;④手术时间>2 h;⑤知情同意后,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局部麻醉;②左右侧同时进行手术者。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采用普通棉垫保护受压支撑部位,术后观察皮肤情况,并填写手术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调查表和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
1.2.2 观察组
给予集束化干预措施:(1)在手术室中建立专业化的手术科压疮防护小组,制定出完善的护理理论及技能培训内容,并对手术室专科压疮防护小组中的成员进行专业的培训。(2)术前评估:术前1 d进行压疮高危因素调查,对手术压疮风险有效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3)术中护理:术中应做好防潮湿及保暖工作,对压疮处皮肤颜色的变化、弹性张力、皮肤温度、体位垫位置及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观察。应定期对体位垫清洗,以防止交叉感染情况的产生。(4)术后护理:当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对手术时间、术中患者的压力指标及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皮肤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 h急性压疮发生率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颈肩痛、上下肢酸痛、情绪紧张发生率进行对比。
用SPSS 22.0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 h急性压疮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 h急性压疮发生率[n(%)]
观察组颈肩痛、上下肢酸痛、情绪紧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颈肩痛、上下肢酸痛、情绪紧张发生情况对比[n(%)]
集束化护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压疮护理中,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集束化干预措施,临床压疮发生率下降度为50%[3]。出于手术需要,一些患者需要保持侧卧位或俯卧位姿势,由于侧卧位,对患者进行拽和拉会形成剪切力[4],导致床单的表面不平整,俯卧位由于使用马蹄形头架或弓形体架,导致患者的皮肤出现严重的破损,又加之患者的面部朝下,无法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5]。另外,受手术应激及手术时间等因素影响,术中患者会出现急性压疮,一旦出现压疮,患者的身体将会出现极大的不适感,延长住院时间,护理风险大大增加,并且还会加重家庭的负担,引发严重的医疗纠纷[6]。因此,加强对急性压疮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护理具有必要性[8]。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 h急性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颈肩痛、上下肢酸痛、情绪紧张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00%。说明在预防手术室强迫侧俯卧位术中急性压疮中应用集束化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完成了对患者压迫部位的有效保护,促使压疮发生率大大降低,缓解了患者的不适感,手术护理质量明显提升[10]。
在预防手术室强迫侧俯卧位术中急性压疮中应用集束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对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