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腾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贫困学生成长成才事关教育公平,事关脱贫攻坚、共享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普通高校学生[1]。2004 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这表明对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而言,在经济和心理两方面都要加强重视。近年来,政府实行“奖贷助、勤补免”等资助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贫困生经济负担,但对其出现的“心理贫困”缺乏足够的重视。
自卑,从心理学上讲属于性格缺陷,它主要来自主观思维方式的归因不当[3]。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们自尊心更敏感,他们期望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来维护自己强烈的自尊心。但在学习上,由于掌握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或不适应大学生活等原因,往往事与愿违,拿不到预想到的各种助学金、奖学金等,就会产生更强烈的自卑感。例如,在贫困生群体中,有些同学进入大学后发现和其他同学相比英语口语很差,但其往往并不从学习方法、刻苦程度等方面去找原因,而把根源都归咎于自己在求学时代没有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或者主观认为自己英语天赋比别人低,他们悲观地认为不可克服,产生自卑心理。部分贫困生对自我缺乏准确认知,担心会被同学瞧不起,失去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陷入自卑和封闭的心理困境。
物质和经济先天匮乏的弱势,促使贫困生心理负担过重,也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贫困生的焦虑心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家庭焦虑。家庭的压力促使他们为家里的经济收入等所焦虑,迫切想为家里分担经济压力。二是为学业焦虑。父母含辛茹苦栽培和培养了贫困学生,同时也可能使家庭背负着一定的债务等,往往使得贫困学生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三是为就业焦虑。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贫困生对就业前景比较迷茫,对就业担忧的焦虑心理空前,迫切想通过就业来改变家庭贫困的命运,但又无力改变就业难的现状,让他们产生焦虑。
部分贫困生的心理较为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面临生活和学业上的一点挫折,就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而且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缺乏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部分贫困生由于原生家庭为单亲家庭,从小就没有得到过完整的爱和关怀,给他们心灵带来较大的打击,从而在心理上长期处于失衡的状态,心理产生障碍,缺乏能够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抗打击能力差。
贫困生“心理贫困”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家庭、教育、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大学校园也无法隔绝冲击,一些新出现的消费热点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和激情,当看着身边同学拿着贫困生无力购买的东西,这无形中就会促使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
多数贫困家庭父母过多关注学生成绩,迫切期望其通过学习跳出“农门”。贫困家庭的父母想方设法地满足学生经济上的需求,而忽视对学生健全心理和人格的培养,造成学生缺乏足够的关爱,产生敏感、多疑、抑郁、焦虑等心理。另一些无法在经济上提供满足的家庭,精力过多放在物质需求上,学生也会更加关注自己经济的缺失,造成敏感、多疑等自卑心理。贫困学生在心理上有阴影,再加上经济的贫困,更易形成封闭、自锁的心理特点。[4]
一方面,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农村教育不注重综合素质培养,贫困生缺乏特长,极易产生“心理贫困”。另一方面,学生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和家乡,有很多不适应,需要心理疏导。虽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但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缺乏重视。有些学校缺乏必要的心理咨询机构,也没有专业性的心理咨询师,对贫困生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和咨询。在高校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以及实验配备等方面的良莠不齐,导致贫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有效解决。
个体因素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因。多数贫困生出生在偏远地区,视野狭窄,面对大学校园及大城市的节奏,存在适应上的偏差。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弱势,面对问题时,不能从正确、客观、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认识偏低,消极应对挫折和挑战。此外,部分贫困生自我要求过高、自我期待过高,导致不能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频繁受挫,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导致意志消沉、行为失常。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深入挖掘资助育人要素,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坚守“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政治要求,凸显资助工作“助困”“育人”教育功能,帮助贫困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实现贫困生“心理脱贫”。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针对贫困学生,国家资助政策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此外,贫困学生还可以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学校设置“绿色通道”,保证贫困生直接报道注册。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把握和摸排好班级的贫困生,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贫困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为他们讲解相关的资助政策和申请条件,缓解他们在心理上的压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级网络体系,是指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的以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主导,以院系心理辅导老师为骨干,以班级心理委员为基础,以宿舍心理信息员为主体,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危机预警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以此加强健康教育夯实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促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治疗,把贫困生群体纳入心理教育的一个分支,使得贫困生教育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构建校园的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素质拓展为依托,促进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以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来影响贫困生积极心理的产生。例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心理知识教育,指导贫困生进行自我调适。积极组织“受助者助人”征文及“爱心传递”等活动,组织贫困学生到福利院、敬老院等去做一些公益活动,让贫困生在帮助别人种体现自己的价值,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感恩意识。
引导和倡导贫困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由自我搭建平台,展示所长,积极参加心理活动获得自信,同时积极学习相关的心理书籍,加强对自己心理的调适。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树立其主体意识和主体观念,强化学生自我调控、自我激励意识,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被不断提高,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加强与贫困生之间思想、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促进贫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对贫困生加强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努力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认知自我的能力,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评价、接纳自我,帮助贫困生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用自己所学知识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综上,高校要扎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帮助的同时,注重凸显“助困”“育人”教育功能,要实现由“经济资助”向“育人成才”转变,坚持物质资助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实现贫困生“心理脱贫”,助力贫困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写好新时代学生助困工作“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