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贵珍
“儿童是游戏的主人,被尊重并拥有游戏自主权”这一理念,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幼教专家反复呼吁,并为教育主管部门所提倡。但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依然难以摆脱既有观念、原有习惯的影响,在游戏指导过程中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幼儿教师应该加以警觉并积极改进。
自主游戏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活动,一到游戏时间,孩子们如放飞的小鸟,自由地挑选材料、安排场地、选择伙伴,然而这些号称“我的游戏我做主”的规则,其制定和执行过程看似尊重儿童,实际上却暴露出教师在游戏指导中极强的制度化管理意识,其中潜藏教师对儿童的假尊重。
首先教师对儿童游戏行为缺乏真理解,竭尽全力将儿童游戏纳入预设,导致游戏主题假自主。教学中,孩子们看似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其实选择权早就被一筐筐材料、一个个标签限制在了预设的范围内,自主选择成了定项选择。
其次教师对幼儿游戏需求并非真支持,丰富的材料往往源于教师预想而非幼儿需要。当我们将“真自主”还给孩子,我们会看到游戏中诱发精彩情节的并非指向鲜明、功能明确的游戏材料,而是看似随意准备的半成品,甚至是没有任何固定功能的废旧材料或自然物,无限制性的材料促使孩子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材料的功能转换、物品替代、现场制作等想方设法为开展游戏创设条件。
再者教师对幼儿游戏不敢真放手。在开放的游戏场地上,幼儿本来可以根据意愿,在任何一个区域因地制宜地开展主题,虽然有时孩子可能出现抢地盘或者区域闲置的现象,但我们相信几次过后孩子们一定能慢慢学会合理安排空间。然而我们许多教师并不敢放手,习惯性地帮孩子们规划好,用一筐筐定点投放的材料暗示幼儿在什么地方玩什么游戏,自主选择成了定位选择。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游戏背后暗藏的是师生关系的假平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教师如裁判一般地存在,权威凌驾于幼儿之上,不对等的身份是“假平等”的主要成因。游戏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然而教师习惯于用裁判的标准评判幼儿的游戏行为,试图用经验拔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其潜意识认为儿童存在不足、儿童不如自己,这种意识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真平等。
2.分享话题出于教师的捕捉和预设,聚焦教师意志而非儿童兴趣是假平等的重要成因。游戏是以幼儿快乐为前提的,当游戏结束时,共享游戏带来的喜悦应该是孩子们最愿意做的事情,应是聚焦热点、激发思考的最佳时机,然而教师对此并不敏感,出于对价值的考量总是急于把话题引向预设,引导孩子们交流得更多的是“你觉得玩得好不好?”“还可以怎么玩?”“你有什么好建议?”等一个个干瘪的话题,让幼儿的分享热情慢慢冷却。因此教师只有真正隐去权威形象,忘记教师身份,从知识拥有者的高台上走下来,欣赏幼儿,接纳幼儿,聚焦幼儿,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一)推动游戏活动多元化
幼儿园应当开展多元化的游戏活动,开发孩子智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可以结合园区特点、办学理念、可操作性等多种元素,进行游戏教学。例如,通过游戏扮演,让小朋友们扮演动画片或者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比如孩子们喜欢的小猪佩奇、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二)强化游戏过程中的教师指导环节
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并不是说教师们就可以放任孩子们自由行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们更要细致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既要促进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要综合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干预与指导,以保证孩子们的游戏活动质量。比如,在迷宫活动中引导孩子自主走出迷宫,在孩子迷茫无措时疏导孩子,引导孩子找到正确路线走出迷宫。在“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些仪器可以用生活中其他类似形状的物品代替,会使孩子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有趣的东西。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会因为孩子们的成长而更美好。在高度重视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的今天,大力发展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不仅为幼儿提供坚实的教育基础,更能创新幼儿思维模式。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会为孩子们健康人格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进而为幼儿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资本。教师要明确自身责任,任重道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地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