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靖萍,乔世举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支气管哮喘在中医上有独立的名称——“哮证”,是由朱丹溪首创的,并阐明“专注于痰”则是其病理因素,并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中医所讲的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性疾病,发时主要以胸闷,喉间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古代医家对哮证的病因研究主要认为是与饮食不当,外邪侵袭,体虚病后有关,诱因以气候变化为主,病位在肺脾肾,以肺肾为主,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内伏之痰,遇感引动,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结气道,肺气宣降失常,气道挛急狭窄,通畅不利,从而导致的哮鸣如吼,咳痰喘促的现象。根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确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并将其归纳如下。
关于支气管哮喘的一般治疗,中医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即发作期与缓解期,在发作期按照辩证的原则又分为5个证型:(1)热哮证,主要以喉中痰鸣如同吼叫,喘而气息粗涌,咳呛振作,胸高胁胀,咳痰色黄或白,黏着稠厚,咳吐不利,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宣肺,化痰定喘,用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治疗;(2)冷哮证,主要以胸膈满闷如塞,喉中哮鸣如水鸡声,痰少咳吐不爽,色白而有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畏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为主,治以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用射干麻黄汤治疗为佳;(3)风痰哮证,喉中痰浊壅盛,声如拽锯,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咳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起病多急,发病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胸脘痞闷,舌苔厚浊,脉滑实,治以祛风涤痰,降气平喘,用三子养亲汤治疗;(4)寒包热哮证,是外有寒而内有热,主要以胸膈烦闷,喉中哮鸣有声,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粘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舌尖边红,舌苔白腻或黄,脉浮数,治以解表散寒,清化痰热,用小青龙汤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治疗;(5)虚哮证,以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哮喘,口唇爪甲青紫,咳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粘起沫,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治以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用平喘固本汤治疗。因为哮喘的病位主要在归结于肺脾肾,所以缓解期的分型也主要以肺脾肾为主:(1)肺脾气虚型,主要以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音,痰多色白质稀,自汗,怕风,常易感冒,食少便溏,倦怠无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为主,治以健脾益气,补土生金,用六君子汤治疗;(2)肺肾气虚型,主要以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脑转耳鸣,腰酸腿软,不耐劳累,或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以补肺益肾,方用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治疗。以上皆为哮喘的一般辨证治疗,对指导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与方药之外,还有诸多国医大师,著名医家、学者等有自己的经验之方与经验之法,尤其在缓解期的治疗研究上。卓超林[3]等人在使用变通小青龙汤治疗哮喘缓解期的临床观察中,将82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观察组使用变通小青龙汤,疗程各为1周,评价其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变通小青龙汤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并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当。张奇莉[4]学者用自拟的固本解痉汤治疗肺脾气虚型的支气管哮喘,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信必可都保,也就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信必可都保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的固本解痉汤,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例如咳嗽、咳痰、喘息、纳呆、哮鸣等症状的变化,总IgE、肺功能(FEV1、PEF)指标的变化,研究显示,自拟固本解痉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更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等指标,而且治疗之后可以减少复发,延缓病情发展。吴琼[5]报道在温阳止哮汤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虚哮)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EOS的影响的研究中,将门诊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阳止哮汤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ACT评分、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研究发现,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ACT的评分治疗组升高相对较对照组明显,血清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均有所下降,可见温阳止哮汤的使用安全有效。魏东[6]报道的在蛤芪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性临床观察的试验中,将哮喘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性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蛤芪定喘汤,方药组成:女贞子、蛤蚧、淫羊藿、黄芪、山药、厚朴、法半夏、川芎、干地龙、炙甘草,治疗前后,通过评定两组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观察组FEV1、PEF指标,治疗显效率远远优于对照组,可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宋巧燕[7]学者用冬病夏治的中医思维配合针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缓解期,将门诊住院的72例哮喘的患者,剔除脱落病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其中对照组使用西药舒利迭进行常规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组使用针刺配合隔姜灸,并选择在夏至时候治疗,穴位选择有大椎、膏肓、膈俞、定喘等,隔姜灸随中医辨证进行选择,疗程依旧为3个月,通过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肺功能以及AQLQ评分,研究结果显示,肺功能治疗前后并无差异,但是在疗效方面,治疗组经针灸治疗无效4例,临床控制6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对照组经舒利迭无效8例,临床控制4例,显效6例,有效16例,由此可见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方面比对照组更为好些,从改善症状方面,胸闷气短、咳痰等症状方面治疗组好于对照组的症状,哮喘总积分与AQLQ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更具有优势,说明冬病夏治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可减轻并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无副作用。陶莉[8]报道艾灸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将7年中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药物组、20min温和灸与40min温和灸,药物组使用甘露聚糖肽片,1次2片,一日3次,疗程2个月,温和灸分为2个穴组,一为肾俞和肺俞;二为太渊和脾膏肓,肾气虚配太溪、肺气虚配气海,喘甚配定喘、天突,单日灸肺俞、肾俞,双日灸脾膏肓、太渊,通过比较各小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研究表明,治疗后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经过1个月随访发现,20min温和灸、40min温和灸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由此可见,在远期疗效上,艾灸治疗是可以在临床得以应用与推广的。冉景平[9]等人报道研究中医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分析,纯粹使用了中药的贴敷方法,将其医院的110例确诊的患者,其中男103例,女7例,全部使用其医院自制的贴敷药膏贴敷,药膏的配方主要有桂枝、丁香、玄胡各30 g、生白芥子50 g、细辛15 g,甘遂50 g,并研极细末以备用,选取的穴位主要有膈俞、肺俞、心俞穴,贴敷时间为2~6 h,采用其医院的评分标准,观察患者的哮喘症状、对患者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发展的持续时间,前后进行记录和对比,并加以分析,结果显示,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其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喘息和哮鸣情况减轻,较治疗前显著好转,其缓解期明显比之前要延长,同时发作的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由此见得,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治疗明显。还有学者[10]研究穴位贴敷与情志疗法的结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有着积极地作用。同样,其他的外治法也有奇效,何蕊、程玉峰[11]等人的核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将门诊及住院的60例患者按照奇偶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平喘、解痉等基本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核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核酪注射液是一种免疫增强抑制剂,每次1mL,2次/周,连续4周后,改为一周1次,连续治疗8周,共16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肺功能,包括FEV1,PFE日变异率、FEV1/FVC,圣乔治调查评分(SGRQ),以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血清免疫球蛋白E(lgE)的水平、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研究表明,治疗后,肺功能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FE日变异率低于对照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SGRQ评分、lgE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可见,核酪注射液作为免疫增强抑制剂,能明显的改善免疫功能,通过控制病情,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他学者[12]有采取自血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慢性持续缓解期,效果也非常显著。陈蕙恬,晏凤莲[13]等人报道运用出自《黄帝内经》的子午流注理论指导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期48例观察,主要方法是将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数字随机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多索茶碱0.3 g静脉给药,1天1次,头孢他啶2 g静脉1天2次给药,布地奈德2 mg,氧化雾化吸入,1天2次,5天~7天为1疗程,治疗1个~2个观察。治疗组根据症状辨证分型分为两种,主要为寒哮型、热哮型,并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辨证指导予以穴位埋线治疗,寒哮者以化痰平喘、宣肺散寒为主,于寅时,也就是凌晨3时整~5时整进行序贯开穴,穴位有:肺俞、大椎,而后风门、脾俞,热哮者以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为主,在卯时5时整~7时整进行序贯开穴,穴位有肺俞、定喘,而后大杼、大肠俞,然后根据不同兼证,采取不同的穴位,以咳为主加孔最,痰多者加丰隆、足三里,以喘为主加鱼际,肾虚者加肾俞,脾虚者加脾俞,主穴加配穴共取6个~8个穴位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比较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的81.2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的寒哮型总有效率92.00%,热哮型总有效率95.65%,说明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作为一种特色外治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并且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效果明显有所提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还有学者特意将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的临床病案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突出穴位埋线疗法的特色和优势。
袁维蔚[14]等人报道的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将一年内收治的62例证候属肺脾气虚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方,方药组成:黄芪30 g,防风、党参、白术、茯苓各15g、仙鹤草、仙茅、麦冬各15 g,甘草6 g,五味子5 g,毛冬青20 g,每日1剂,分早、晚饭后2次温服,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通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内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的情况,简明健康状况量表 (SF-36),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的情况,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经过研究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其中观察组减少幅度大,对照组减少幅度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ACT评分与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告诉我们,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肺脾气虚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可明显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且在改善ACT评分、SF-36评分、肺功能指标三个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可在后期的治疗中加以尝试运用。同样,张敏珍[15]做了相似的研究,探讨了玉屏风口服液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疗效,主要人群是小儿,具体研究方法与袁维蔚学者一致,其中方药组成有所改变,方药主要有人参9g、炙甘草6g、麦芽15g、五味子10g、麦冬15g、茯苓15g、枸杞15g、神曲15g,探讨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有很大的改善,并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内服法的联合运用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以加以推广和研究使用。
宋洪娟[16]等人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分析的研究中指出,定喘汤联合针灸治疗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学者将选取120例门诊内科治疗疾病的患者,待患者经过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后,分组指导患者分别接受两组不同的治疗,其中一组是对照组的常规西药治疗,包括二丙酸倍氯米松、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红霉素、氨茶碱、舒喘灵片、沙丁胺醇等药物,给药方式主要为雾化吸入、口服、注射。另一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方剂联合针灸治疗,指导患者每天服用1剂定喘汤,其中含有浙贝母15 g、地龙24 g,紫苏子18 g、桑白皮18 g、杏仁12 g、黄岑15 g、半夏12 g、款冬花12 g、蝉蜕12 g、甘草9 g、炙麻黄9 g、白果12 g等药物,若患者经中医诊断出有长期咳嗽等症状,也可在方剂中添加五味子和乌梅,若有鼻塞、鼻痒可加入一定剂量辛夷及苍耳子;若有痰液粘稠可添加鱼腥草,取水文火煎煮,在每天早晚内服,同时该组患者还需要接受针灸疗法的治疗,主要有曲池穴、定喘穴、鱼际穴、大椎穴、肺俞穴、及内关穴、风门穴等主配穴位,之后记录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数据,分析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说明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舒莉莉[17]对中药配合艾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做了临床观察,将院内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中药结合艾灸疗法,中药服用附子理中丸,每日2-3次,一次1丸,金匮肾气丸一次20-25粒,每日2次,同时采用艾灸疗法,选取的穴位主要有大椎、风门、肺俞、丰隆,每日1次,对照组采取西药吸入疗法,使用50/250的沙美特罗或舒利迭,1次1吸,1天2次,两组均治疗4个月,通过观察2组患者4个月后的1s用力呼气量(FEV1)和中医证状积分进而观测2组患者的控制率以及好评率,结论显示,试验组的哮喘控制率为93.33%,对照组的控制率73.33%,试验组的哮喘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好评率86.67%,对照组的好评率76.67%,试验组的好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FEV1所占预计值都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试验组治疗后的FEV1所占预计值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的中医证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证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此研究告诉我们中药配合艾灸对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周素贞[18]报道的自拟温肺健脾化痰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的研究,通过选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患者,共15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单独使用,每天2次,每次1吸,观察组在沙美特罗替卡松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温肺健脾化痰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自拟的温肺健脾化痰方,组方有干姜8g,法半夏10g、茯苓20g、瓜蒌20g、厚朴15g、莱菔子15g、淫羊藿15g、五味子10g、地龙15g、细辛10g、白芥子10g、葶苈子10g、甘草10g、早晚分服,穴位埋线选穴主要有肺俞、定喘、膻中、丰隆、足三里,15天1次,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治疗3个月,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哮喘控制率,治疗前后肺部通气功能指标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哮喘控制率较好,而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1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最大呼气流量及呼气流速峰值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在炎性细胞影响因子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及白细胞介素-13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进一步说明内治法配合外治法的效果甚好,并值得我们去不断地探索和借鉴。胡爽杨[19]等人在中医药合外治综合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中研究了中医药联合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将门诊治疗的支气管哮喘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对症治疗,按需使用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轻度的患者按需使用万托林气雾剂,中度的患者按需使用万托林气雾剂与吸入糖皮质激素必可酮或普米克都保,综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药合外治综合疗法治疗,其中中医药治疗,主要从“肺、肾”辩证论治,注重温肾补阳、辨证化裁,给予膏方贴敷,方子组成有山茱萸100 g,首乌、仙灵脾150g、法半夏150g、胡颓叶150g、巴戟天150g与蒲公英150 g,熟地200g、黄精300 g、党参200 g,黄荆子300 g、黄芪300 g、麦冬300 g、野荞麦根300 g,久病顽固者加全蝎、蜈蚣、丹参、赤芍和川芎等,口干者加南沙参、北沙参和玉竹等,易感者加白术、防风等,鼻塞、流涕和喷嚏者加辛夷、白芷和桂枝,喘甚者加射干、麻黄、桑白皮、白果、杏仁和厚朴等调理,开水冲服,每次25 g,早晚各1次,连用60天,并配合外治疗法,给予穴位敷贴外治治疗,将白芥子、延胡索各30 g,甘遂、细辛各15g,用黄酒调为敷药膏,涂于膏肓、肺俞、大椎等穴,并在夏月三伏天敷贴,每周2次,治疗时间为连续敷贴60天,再比较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组治疗后FVC、FEV1和FEV1/FVC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综合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综合组控制有效率较高,常规组明显不如综合组,所以在这个研究中,进一步表明中医药合外治综合疗法能够有效提高哮喘的防治控制效果,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许春秀[20]等人在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中,明确了三伏贴联合督脉灸的疗效成果。其将门诊收治冬病夏治的18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吸入舒利迭治疗,每次1吸,药物主要是50μg沙美特罗和100μg丙酸氟替卡松,每天2次,治疗时间为1年,三伏贴组在对照组吸入舒利迭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三伏贴治疗,同样在冬病夏治的中医思维的指导下,采用熟附块、细辛、白芥子、丁香、巴戟天、补骨脂、麻黄等药物,分别研为细末,给予鲜姜汁调成糊状,做成直径为2cm的圆形药饼,选用的穴位有大椎、天突、膏肓(双),肺俞(双)、贴敷4小时后取下,联合治疗组在三伏贴组治疗基础上行督脉灸治疗,施灸部位取背部督脉正中线上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每次艾灸时间为20min,隔天艾灸1次,整个治疗次数为12次,以观察临床疗效。观察表明,治疗后每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照组总有效率61.7%,无效23例,临床控制3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三伏贴组总有效率78.3%,无效13例,临床控制5例,显效19例,有效23例;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无效5例,临床控制5例,显效25例,有效25例,三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伏贴组和联合治疗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有所改善、主症评分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三伏贴组和联合治疗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此研究明显地告诉我们,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明确,并充分的体现和贯彻应用了“治未病”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理念。
综上所述,诸多医家学者都对支气管哮喘做了深入研究并根据中医思维采取了不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并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实践,结论都得到了满意的效果。因为支气管哮喘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一种疾病,病因尚很复杂,机制也并不清楚,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并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疗并治愈,西医的治疗也主要是以激素为主来缓解症状,但是激素的副作用也是很多,对于不耐受的患者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随着中医药在国际全球不断的得到认可,并逐渐走向全世界,所以要将中医药的作用发挥到治疗上来,运用中医药独特的内外治法治疗疾病,是值得推荐和应用的好方法。但是根据总结近3年最新的文献研究的来看,对于支气管的治疗还尚存在不足之处:(1)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大实验数据的深入研究;(2)对于中药中中药的成分的药理作用需要加强研究,以便可以找出对支气管哮喘有特效控制作用的药物;(3)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的辨证分型需要进一步精细化,采取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法,以更快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4)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需要加大探索力度,比如外治法的联合运用,这样可以给那些不愿吃中药,但又讲求治病求本的患者带来方便,同时更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多种的途径,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治愈率,控制病情,尤其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中医药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并有安全廉价的优势,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将是很值得推广和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