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图书馆参与模式研究*
——基于苏州大学图书馆“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0-12-04 07:18许鹤平孟良荣储开稳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一站式通识导师

●许鹤平 孟良荣 储开稳 (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215006)

互联网的出现,使学生获得知识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因此,美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网络课程。那么,为什么大学生还要继续在学校学习、生活呢?美国尤西纽斯文理学院院长给出的答案是:他们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是 90% beyond the classroom,but inside the college(大学之内,课堂之外)[1]。

我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旨在加快振兴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与此同时,在高校开展了多年的通识教育也进入了转型时期。高校图书馆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大学之内,课堂之外”的图书馆纳入到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中来[2],充分发挥其在高校文化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1 “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的建立

“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建设项目是苏州大学图书馆配合学校立德树人、培养“全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通识教育水平,依托图书馆自身优势创建的服务创新项目之一。在确定建设“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之初,专门成立了通识教育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馆领导牵头,读者工作部具体负责落实,同时设置了专门的图书馆导师团队,负责通识教育推广活动。

在“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建设过程中,图书馆注重与学校二级学院特别是与当下学校教育改革热点的学院,试行教改的书院制学院——敬文书院紧密合作,借鉴经验。学校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相关院系的大力支持,都有效保障了通识教育平台的顺利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2 “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结构功能和运行

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探索,苏州大学图书馆围绕着“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形成了“六位一体”的通识能力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模式

2.1 构建通识教育平台空间(基地)

“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空间(基地)由通识教育培训区、经典阅读推广区、数字资源查阅区和读者阅读交流区四部分组成,初步形成了“四区一空间”的运行机制:通识教育培训区:用于开展各种具有图书馆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培训、讲座、活动项目等;经典阅读推广区:设立通识教育特藏和经典文库供学生使用,并对经典传承的书目进行分类推荐和导读;数字资源查阅区:配备数字设备和互联网服务,供学生线上查阅、学习;读者阅读交流区:供专题讲座如通识大讲坛、读书会等读书宣传活动专用,是通识教育推广、交流的平台。也是学校读书节期间图书馆开展活动的主场所之一。

2.2 建设通识教育经典文库

根据通识教育的内容框架,结合本馆馆藏特点,构建了通识教育经典文库。该经典文库逐步系统收集包括人文类、社会类、自然类、艺术类、创新创业类以及地方特色类等经典文献[3],另外通过学院荐购补充通识教育书目。同时,平台还建有通识教育特色数字资源库,丰富通识教育经典文库馆藏,力求以O2O方式让读者获得一种立体的体验式阅读。

2.3 建立通识导师服务制度

“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借签书院制教育的模式,建立图书馆导师服务制度。

(1)成立图书馆导师团队:在平台空间内设立导师服务工作室,负责图书馆导师的选择、聘请与管理,同时进行平台服务内容规划、工作安排。图书馆导师来自图书馆及学校其他院部,主要是在某些领域中有一定研究,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家。

(2)配备图书馆导师:为培养班学生配备图书馆专家馆员做导师,提供图书馆利用指导和通识素养培训。目前一个研修小组配备一名导师。

(3)建立图书馆导师网上服务平台:在“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网页上开辟图书馆导师服务专栏,介绍导师制服务理念、培训内容和模式,记录每一期培养班服务开展情况[4]。

2.4 完善通识培训课程体系

图书馆将具有本馆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服务项目嵌入到通识教育培训课程中,建设完善的通识培训课程体系。虽然,现行体制下图书馆自身的培训课程体系不能与高校的教学课程相提并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称之为“图书馆通识教育培养模式”[5]。平台开展一系列具有图书馆特色的、学生需要的讲座和培训。

其次,以学生为主,开办读书会。读书会活动包含“经典阅读指引”“同读一本书”和“通识学生讲坛-阅读分享”三个环节。通过读书会活动,引导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阅读鉴赏水平。

另外,将学生团队以小组的形式,分配到图书馆各部门,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学生既可以学习图书馆相关业务知识,又能学习与读者相处之道,锻炼和提高工作能力。

2.5 科学合理组织通识活动

平台紧紧围绕通识教育学科特色,挖掘和创新通识教育推广活动形式。利用周三下午、晚间或者是双休日,安排吴文化讲座和参观,如苏州人文风雅系列、苏州状元系列、苏州藏书系列、园林系列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另外,不定期邀请学科专家举办真人图书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图书馆读书节期间的各种竞赛活动,在竞赛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索、创新,锻炼、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6 优化管理全面综合考评

图书馆“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每年举办一期通识能力培养班,将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汇聚在通识教育平台空间进行集中培训。

(1)宣传招生聘任。每年9月份,启动通识教育能力培养班招生聘任工作。由图书馆导师工作室制定相关的招生、聘任方案,确定招生人数。通识能力培养班招生主要面向新生,遵循“择优录取、宽进严出”的原则,优化学员队伍。

(2)学习培训活动。对每届学员都要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包括讲座培训、实地参观、组织研讨、参加活动等多种形式。

(3)严格管理考核。每期通识能力培养班,都需记录培养工作日志,主要内容包括:姓名、班级、日期、培养内容、参加次数时间。主要是为了督促每位学员在各项培养任务中努力尽责,同时以时长、作品数量为导向,量化管理。

(4)表彰激励机制。每期培养结束,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颁发合格证书,评选出的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并在每年的图书馆读书节开幕式上进行表彰,颁发奖状和奖品[6]。

3 “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服务效果实证分析

3.1 总体情况

根据“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9月,平台共举办各类通识教育推广推广活动53次,参加学生2 000多人次,接待读者10万余人次;特别是“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培养了大学生的独立、担当、沟通、协作能力(学生自述)。通识能力培养班已成功举办三届,共招收学员312人,平均合格率为80.46%,平均优秀率为14.77%。据调研统计,培养班80%以上的学员在校内各项表现优异。由苏州大学图书馆通识教育推广委员会颁发的合格证书和优秀证书受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认可。平台建成以来,获省、市级优秀服务案例奖二项,省级科研成果奖三项,获省级优秀个人奖二项。

3.2 培养班学员情况

图2为近3年培养班学生情况(人数、性别、合格和优秀等),可以看出,女生的参与度要高于男生。随着男生参与度的提升,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同时,随着办班水平和规范管理的提升,培养班的合格率逐年提高。

图2 “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培养班学员人数统计

3.3 培养班学生的专业

图3为培养班学生的专业情况,参与度排名前六的专业为:外语、财经、能源、数学、物理(纺织并列)。“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暂时设立在苏州大学本部图书馆,故参与的学生以本部院系为主。随着活动的逐步推广,其他校区也会建立类似平台,到时,专业之间的差距将不会很明显。

图3 “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培养班学员专业统计

3.4 培训内容受关注情况

为了解学员对平台开展课程的反响,对各类型课程受关注度(关注度=参加人数/学员总人数*100%)进行了统计。图4显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培训内容前六位为:行走的阅读、读者入馆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经典阅读推广、文献检索培训、论文写作规范。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比较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图4 培训内容受关注情况

3.5 培养班综合考核标准

对培养班学员通过志愿者义务管理、公益劳动(占30%,总共30分);培训、听讲座、参加活动(占40%,总共40分);读名著,写读后感以及制作读后感的PPT(占30%,总共30分);创新奖励分(附加分)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3.6 导师队伍状况

“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目前共有导师22人(本馆馆员14人,外聘专家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0人。4名正高级职称导师中,本馆馆员2名;10名副高职称导师中,本馆馆员9名。

4 图书馆助力通识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策略

4.1 完善通识教育机制建设

争取学校、学院和其它有关部门的支持、认可,整合多方资源,积极争取通识教育专项经费,保障“一站式”通识教育机制的日趋完善。

4.2 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培训体系

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让通识教育理念真正渗透到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之中,围绕开发大学生创新性思维来设计培训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多元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大力提升导师队伍通识教育水平

鼓励图书馆馆员参与通识教育平台的实践培训,聘请馆内外优秀人才担任兼职导师,紧密结合专业创新通识教育资源,开发基于“互联网+”通识教育课程。

4.4 引入积分制考核奖励评价指标

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通识教育,无法完全与学校的教学单位相一致,不能全部通过课程的形式来进行。因此,要根据图书馆自身特点、职能,按照第二课堂的定位来开展系列活动。可引入积分制考核奖励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考评,正向激励[7]。

4.5 加强平台与学院社团的融合

通识教育平台建设,是支撑学院社团发展的有力保障。探索研究平台与学院社团融合的先进运行模式,对于高校图书馆通识教育平台高水平发展意义重大。

本研究提出的“一站式”通识教育平台服务系统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增强了读者的参与度,提高了图书馆馆员的参与能力,通识教育推广成效显著。未来还需要基于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发展形势及不断演变的读者需求,完善丰富平台系统,进行体制化管理,强化个性化服务,以期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8],服务学校本科教学。

猜你喜欢
一站式通识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