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 奕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拥有沉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文化历史中,儒家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学派,先后涌现出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都可以成为指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明代王阳明在充分继承和发扬前辈儒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的心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两会”期间以及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等的讲话中多次提到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身之主宰便是心”“‘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正是对王阳明心学的肯定,这对于指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提供了思路。
王阳明(1742-1528),字伯安,生于明朝儒学世家,浙江绍兴余姚县人。明朝中期,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一度达到世界领先,令世界瞩目。然而落后的封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制约了社会发展,矛盾丛生。基于缓解社会冲突的目的,并使儒家思想顺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王阳明心学应运而生,远承孟子,近接陆九渊。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本体论,继承了陆九渊“宇宙即吾心”的思想。首先,他把心与物的关系描述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进而,他解释了“心即理”“理即礼”的逻辑关系:“理也者,心之条理也。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万化,至于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再者,他探讨了心与意的关系、心与理的关系和意与物的关系。王阳明的本体论凸显了人性本身的存在,使人们意识到只要发现自我、只要“物、事、理”在我心中,万事万物就具有价值和意义。
相对于朱熹的“在物之理”“即物穷理”,王阳明对“致知格物”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王明阳把外化的天理内化为人内在的良知,再扩展到外在事事物物之理,重点在人内心的“致良知”,即“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因此,“致良知”的源头在于人对“物”“理”“事”的认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致良知的过程就是将良知进行自我发育、自我展开、自我扩充的过程,循序渐进,“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另外,良知也是评判善恶是非标准的来源[1],“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换句话说,之所以要致良知,是为了培养一颗辨别善恶是非之心和好恶之情的能力,从而指导和解决“事事物物”。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念是研究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概念和路径。知即行,行即知,知行合一,互为表里,相辅相成[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己自有知在”,因此要以知指导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来实践知,“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先知食味之美恶者”。离开认识的实践是无意义的,是从众性跟风,久而久之会失去自觉自律性,迷失方向;离开了实践的认识是空洞的,是纸上谈兵的空想,也无法进一步提升认识水平。正如王阳明所说:“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
我们之所以研究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将其中优秀的文化思想继承和发扬,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路和启发[3];另一方面,古代儒学思想毕竟是以封建专制统治为背景构建的,不可避免地拥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从中选出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部分,加以运用和指导。
道德修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与王阳明心学“致良知”不谋而合。王阳明提倡人要向内追求自我良知,只有将道德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发起道德行为,并不为外物所影响,即,“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现代社会,思想道德思潮多元化,社会环境复杂,人们在思想道德上的选择越来越多。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在校大学生,他们有很强的自我独立意识,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以教师权威性灌输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法,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发展需要,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和无视。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注意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向内延展[4],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的方式,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同时,相比于理论式灌输,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有益于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5]。
“知行合一”思想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内化于心的“知”外化和指导于“行”,正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王阳明认为:“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此正《中庸》‘戒慎恐惧’、《大学》‘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之外,无别功矣。”其意思是:一方面人的恶念一旦形成,若不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将最终演变为恶行;另一方面人心本分善恶两面,只有将善心落实成善行并造福社会,才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与教育引导大学生要知善为善,不应口是心非、心口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思想相统一。现代社会的压力和诱惑无不影响着大学生们,为了达成目的而把善行外化的情况不少,然而这种表面功夫并不能可持续性发展。只有发自内心地将善念信念和行为统一,追求高尚品质和一定的自我约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才能真正可持续地形成善行,改善社会关系,保持心理健康。
王阳明继承和发扬陆九渊“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思想,认为“自家痛痒,自家须会知得,自家须会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痒,自家须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谓之方便法门,须是自家调停斟酌,他人总难与力,亦更无别法可设也”。王阳明不主张压抑学生个性,反对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强制要求学生学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只有将课堂讲授、课外宣传、社会实践、文化熏陶等外化行为,内化为大学生的信仰,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应该借鉴王阳明自我觉醒和自我反省的观点,注重将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优秀思想品质发自内心地付诸行动,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远大志向和追求,自觉反省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并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名有理想、有信念、有信仰的实践者。
时至今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日趋完善,但在调动和引导受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仍然重视度不够。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不甚了解国家和社会对其的要求和目标,不甚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和意义,不能将其内化于心,在实践中也不能外化于行,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另一方面,没有激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不能源自于心,学习动力不足。据笔者调查显示,15%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可有可无,25%的学生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满意,只有12%的学生表示对思想政治教育感兴趣。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数流于表面而轻内心,仅仅把它当作一门大学必修课,以拿到高分为主要目的,达到表面上的要求,对于内心的共鸣和之后大学四年的反馈涉及很少,不能真正将其贯彻到学习生活中。
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采用单向灌输式教育,不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接受程度,千人一面。尤其在进入大学前的高中阶段,一方面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极力想把学生培养成理想中的样子,反而易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排斥性和压迫感;另一方面,在高考的应试压力之下,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学习的状态,把三者分割独立,这也是部分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高深莫测”的原因之一。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来源于生活,它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一代代地不断努力,抽象提炼成理论,再用于指导实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出发,注重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在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和行为规范时,也要因材施教,努力构建三者相结合的模式[6]。
实践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行合一和巩固理论学习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高校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多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很少利用教学时间进行实践,使得知识和能力脱节,思想政治理论和思想政治实践不平衡。大部分高校虽然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实践环节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处境较为尴尬。另外,目前经费不足也是实践无法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适当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费投入势在必行。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灌输式为主,将大量思想政治理论传授给学生,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创新性[7]。从现实状况来看,这样的教育方式至少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消极效果:一方面,使得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对所学理论知识出现知而不信和信而不行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甚微;另一方面,有部分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和社会利益,把自我满足放在首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环节,绝大多数大学生把丰厚的薪资收入、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就职职位的高低作为评价成功就业的标准,而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迫切需要考虑甚少。
针对以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结合王阳明心学理论,下面从“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如前所述,注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自觉,对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王阳明主张“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也鼓励学生自己探求。教师起到的应是点化作用,“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学生的大学时光只有四年,毕业后走入社会才是真正的开始,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发展迅速、充满诱惑的时代,大学生惟有依靠自身的自觉,才能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利益所控。这是每位大学生的必经考验。然而,如果要让大学生经得起考验,就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思想自信和政治高度,给予学生抵御外界复杂环境的能力和信心。
(1)注重引导学生追求理想信念。邓小平曾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8]现代大学生普遍对理想信念的概念模糊,缺乏较高的理想信念追求,看到的大多是眼前利益和目标。因此,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们除了讲解透彻理论知识之外,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馈的问题。一是要鼓励大学生采用调研的方式了解思想政治产生的背景,真正正面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当前的理想信念进行选择性分析、评价和实践,激励良好的道德行为。
(2)激发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信心。王阳明认为,“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即人人都有能力和潜质成为圣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相信学生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建立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自信,才能真正发挥潜能和激发主观能动性,成为思想道德高尚独立的人。同时,要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机制,给予学生充分认识并提升自身素养的积极主动性,在平等沟通中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和自信地处理问题。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的思想人人都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向内探求,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间互动。
(1)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和自我教育能力提升。首先,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自我认识,把自己的言行摆在相对客观的位置,并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自我认识发现不足,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取长补短。其次,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平等和宽松的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拥有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最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判断、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使之能够调节心理健康、激发内置潜能,不断改善心理和思想品质。
(2)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互促。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大学生对手机网络的关注和使用,使得大量信息和价值观在高校内快速传播。每天庞大复杂的信息量,再加上社会压力和诱惑,使得大学生没有时间和意识审视内心,面对复杂的问题无法理性正确地辨别和处理,容易受到社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甚至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浑浑噩噩。这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对大学生进行言传身教。首先,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两者的人格平等,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真诚交流,感受到平等、真诚和信任。在学生形成心理定势后,无疑对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有促进作用。其次,提高教师人格魅力。当学生充分认同和崇拜老师的时候,才能真正接受老师输出的价值观。最后,多种渠道构建交流平台。除传统的师生对话交流外,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建立QQ 群或微信讨论组等形式,加强互动,及时反馈和跟踪,并进行实时思想政治教育。
(1)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实践。除了利用暑假参与社会实践,比如“三下乡”活动、志愿活动和支教活动等,还可以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提前获取对于社会的认知。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今后爱岗敬业的品质,也能将平时所学在实践中印证,通过社会服务提升幸福感。同时,注重日常的思想道德实践,正如王阳明所说,“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总之,要引导学生从日常小事、生活点滴做起,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
(2)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习惯。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过程。为了改善大学生在习惯养成过程中易变性和短暂性的特点,可以适当采用竞争激励机制,并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和风气,帮助大学生实现习惯养成的可持续性。所谓习惯成自然,一旦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就可以依着本心去做事,顺其自然,不再是为了某个目的或某件事而强迫自己,成为一名思想道德优秀的大学生。
王阳明心学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之一,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一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形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为目的,重视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理论指导实践,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力争在校园里形成的良好风尚内化为学生的习惯;三是要处处体现人本主义关怀,以学生为主体,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表面的、刻意的转变为深刻的、自然的。大学生带着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行为规范步入社会,就会给社会带来正向的影响。同时,由于有着大学生这样规模庞大的受众,王阳明心学理论的精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会被不断地发掘、阐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品质也会被不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