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琴 (江苏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实验学校)
梁启超早在1902 年所写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就强调:“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人格,欲新人心,必新小说”。当然,他所说的不仅是小说的创作要新,在小说的解读上更要新,这对小说教学课堂而言仍任重道远。教师应将小说与新的时代结合,与新的生活结合,与新的自我结合,在主题升华中确定小说解读新的方向。
威·詹姆斯说:“时代的哲学气候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这其中也包含一些作家,他们的小说作品在进行人物塑造、情节虚构的过程中会紧紧围绕所处的时代。但优秀的小说家绝不是仅仅为同时代的人们工作的。他们会神奇地找到人类的共同命运点,并将其深深镌刻在自己的笔下,作为全人类的生命符号。所以在小说课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解读小说的时代背景,还要结合新的时代进行升华解读,感受小说思想情感的超越性。
以《范进中举》为例,它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小说,虽然是写清代的中举之事,但能够让读者联想到如今所生活的时代。科举换成了中考和高考,以及其他各类考试,这些大大小小的考试同样承载着悲与欢。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新的时代进行升华解读,以此来树立学生正确的考试观。例如有学生说:“中举肯定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换了现在的中考也是如此,但是应该将其看成一件平常的事情,这样就能够坦然面对,不会像范进一样喜极而疯,也不会过于看重周围人们的想法。”这是从范进这个人物为出发点进行的讨论,为了更具体全面地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邻里岳丈的角度进行与新时代的结合解读。在这里,有学生别出心裁,写了一篇《给邻里岳丈的信》,以此来谈自己的看法。
生活成就文学作品,不仅仅在主题上,更在人物形态、作品的情境安排上。所以,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便不能不将其与生活进行对照,情感的共鸣恰恰产生于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自己这种感受,并将这种与新生活结合的解读方式作为一种阅读方法,丰富小说教学课堂,丰富学生解读文学作品的视角。
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例,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很生动而且真实,她的诙谐有趣不仅仅逗得大观园中的人们笑容满满,更是令读者忍俊不禁。学生通过对什么都觉得新鲜、充满好奇的人物形象的解读,会找到这一人物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人物的相像之处。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一次与新生活结合的解读。例如有学生说起常常待在乡下的祖父到城里走人行道的一些趣事。当学生笑得前仰后合的时候,教师再进行提问:“你们想过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吗?”然后再转入对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层解析。
有时候,小说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使读者看到自己并反思自我,实现一次精神的警醒和洗涤。当然,小说价值的实现要建立在小说阅读与自我结合的基础上。但多数情况下,作为读者的学生都将自己与小说中的人物分开,这样很难实现与自我结合地解读。因此,教师要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将目光从作品人物身上转移到对自己的反观上。
以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为例,小说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描写来表现爱国情感。但是,单纯地沉浸在课本中而不能将作品与读者自身结合,解读就仍是一场“不深刻的情感旅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去体悟。例如有学生想到自己应该将每堂课都当作最后一堂课好好珍惜。还有学生描绘出假如自己是小弗朗士的心理感受。学生的做法都是在试图将小说解读与自我结合,这更能使学生体会到该小说中的主题,以及在那样的环境中,作者对每个人物塑造的意义。
小说是时代风气的记录簿,作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存在现实生活的基因,每一件事都是对现实所发生事件的艺术变形。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与时代、与生活、与自我结合的解读,实现小说阅读对人格培养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