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幼儿园 彭聪妹
伴随着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进程提速,终身学习问题也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既应积极响应《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号召,“关注孩子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又需形成园本特色,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这便需要教师作为游戏活动中的引导者、观察者,促进孩子积极参与游戏,使其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能力与意识得到协同发展,同时突出幼儿的活动主体地位,促进他们的个性化成长。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应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并且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与学习兴趣。”随着教育现代化步入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学前教育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很多家长都开始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加大对启蒙教育的投入力度,这其中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有助于幼师了解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对其进行个性化引导,保障游戏活动的有序推进,更好地化解幼儿矛盾,让孩子们感受游戏趣味。
为发挥幼儿的游戏活动主体地位,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与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游戏活动开展要求。而教师若只是充当游戏活动的秩序维护者、调停者,忽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分析,则有可能使孩子只是处于“傻玩”的状态。只有优化游戏活动的引导方式,基于构建主义理论促进幼儿综合素养发展,进行行为观察与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提升游戏活动开展效率。并且,形成孩子与幼师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幼儿更加信赖、喜爱教师。
鉴于以往的幼儿游戏活动带有一定的单一性、局限性,为实现对游戏活动的良好观察、有效记录,教师可积极创新游戏活动开展方式。例如:在区域游戏中,为了了解中班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教师可构建游戏情境,促进幼儿自主在沙水区、科学区、搭建区及表演区等区域开展游戏,与其进行游戏沟通,并对孩子的行为、互助情况等加以记录。
户外混龄游戏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开放性,教师为对学生的游戏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可组织该类型的游戏,让不同年龄层次、班级的孩子一同完成游戏任务。例如:可将幼儿分组,并注意组内不同年龄孩子的构成,对民间传统游戏加以改良,促进幼儿形成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进而使其进行组间比拼。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孩子们面对陌生的伙伴时的情绪反应、游戏参与热情等,并对观察内容进行如实记录与有效分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游戏活动的开展不应片面地追求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能力的发展,需促进游戏与学习及各领域能力间的渗透与融合。”为此,教师应能够及时地介入游戏活动,以伙伴或成员的身份对游戏问题加以化解,并更好地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例如:在“我们的跳蚤市场开业啦!”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作为“顾客”或“小老板”,对幼儿拿来“交易”的物品进行检查,避免有的孩子为了“出风头”“博眼球”将家中较为贵重的物品便宜“出售”,对游戏活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幼儿虽然认识思维、学习能力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他们更是天生的能力者。3—6 岁孩子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强烈的探索欲,他们古灵精怪、天性率真。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应避免以大人的视角看问题、分析事物,而是注意换位思考,以孩子的视角想问题,体现“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此,教师不仅应关注幼儿、尊重幼儿,更应赋予孩子更多的话语权,关心孩子眼中的世界与规则,使其在游戏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突出游戏的教育意义。例如:中班幼儿活动参与能力显著提升,他们喜欢同伴交往类型的游戏,热衷探索。在“跳房子”的教学中,教师便基于数形意识发展,构建“拯救大象”的活动情境,促进幼儿协作意识、助人意识的发展。在根据数字提示、避免踩到“房子”边缘的基础上,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调动孩子参与热情,使其遵守游戏规则。
在游戏活动中,对孩子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也是衡量教师施教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专业素养较高的成熟型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观察分析能力,他们关注孩子的感受,具有良好的同理心;经验型教师具有观察与分析孩子游戏行为的意识,但在游戏引导方面有待提升;还有部分教师缺乏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意识,对游戏活动的评估尚不全面。因此,应重视增强幼师的这一专业素养,使其不仅了解不同发展阶段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更能够以幼儿的视角分析问题,对其在游戏中的行为意识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与启发。
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了解、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在游戏活动中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时,还应推进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逐渐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本班的真实学情,以便对不同性格特点、游戏爱好的孩子施以针对性引导。例如:在构建游戏中,可依据幼儿的兴趣点推进活动,使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愿动手实践,并邀请同伴的帮忙,促进幼儿间的游戏互动。教师也可作为“同伴”参与主题游戏,使孩子富有“创作”灵感。当遇到困难或有选择性问题时,征求幼儿的意见,使其感受被重视、被需要,避免教师成为游戏中的发号施令者,也让孩子更加信赖教师。
这样将使孩子在游戏中变得更加全情投入,他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呵护,更加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可促使孩子进行换位思考,让他们在游戏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认知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教师可依据对孩子的了解,将他们进行动态分层,以便使游戏观察与分析逐层深入,形成具有参照意义的活动教学数据,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鉴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性格特点、表现能力、思维发展等具有较大的不同。在游戏活动中对孩子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教师还应重视促进幼儿形成美好的品格,使他们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落实因材施教。并且,这也将有助于家园共育,促进幼师与家长的联系,使幼儿教育更具一致性、科学性与协同性。
例如:在户外游戏中,幼儿参与热情度多有不同,很多富有冒险精神、外向开朗的孩子喜欢探索游戏、科学实践游戏,对艺术类游戏也表现出极高的兴趣;那些相对内向、较为害羞的孩子,在游戏初始阶段会显得手足无措,多会观看同伴游戏行为,自己却迟迟不愿尝试。这时,教师可促进游戏分层推进,设置相应的热身环节,依据科学的分组原则,将不同性格特点、行为特点的孩子结为一组,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其具有相互学习意识,懂得照顾同伴,促进不同性格特点幼儿的相互带动。从而,通过合理地进行游戏活动设计,促进孩子间的互帮互助,使其结识新的好朋友,具有勇敢乐观的心态、不畏惧困难的品格。并且,面对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游戏评价也应分层推进,使幼儿在得到认可与肯定的同时,能够得到有效的启发。
此外,教师应对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加以客观评价,并对自我教学、游戏活动组织等进行反思,以便记录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点滴成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教师还需具有沟通艺术,积极地向家长了解孩子,结合其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综合分析幼儿的行为习惯,制订科学的活动引导计划,帮助每位孩子都能逐渐迈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表达能力,使他们具有稳定的情绪,能够较为清晰准确地表达自我诉求。
综上所述,为构建生动的游戏活动氛围,促进幼儿的热情参与,使其综合素养得到协同、全面发展,幼师应具有活动反思与总结意识。一方面,幼师应了解3—6 岁不同年龄孩子的认知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兴趣偏好等,科学地进行游戏活动设置,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使其能够自主参与;另一方面,应清晰地认识到幼儿才是游戏活动的中心,幼师应扮演好辅助者、活动推进者角色,适时对孩子进行引导、鼓励与肯定,使其在多样游戏中快乐成长,培养幼儿阳光积极的心态、正确的认知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学会协作、沟通,具有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