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富红
做为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茶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远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茶树的栽培技术。其药用价值和养生保健功能,也早已为世人所公认。《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还具有抗癌防癌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清代曹雪芹,在其不朽之作《红楼梦》中写到茶时,信手拈来、任意挥洒,丝毫也不吝笔墨。全书共用茶字四百多个,涉及茶事二百处,提到茶品七八种。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梦》中五彩缤纷的茶世界,身临其境,从养生保健之角度,细细欣赏品味一番。
《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准备吃茶,却意外发现被调了包,便问茜雪“早起沏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沏了这个茶来?”才知那茶是李嬷嬷给吃了,于是,怒摔茶杯、怪罪丫鬟,这便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枫露茶事件”。第七十八回,宝玉为祭祀晴雯而做的文章里,也提到了该茶:“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从这两件事当中,足以看出宝玉对枫露茶是何等的偏爱与珍重。
现实中,关于枫露茶的记载是少之又少,唯一能扯上关系的,便是枫露点茶。但其色香味却又与小说中的描写相距甚远。于是,针对这飘飘渺渺、虚虚实实的枫露茶,便有了不同版本的主张和观点,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红楼梦》第八回有诗云:“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道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其中提到的凤髓,既通称所有的茶品,又特指名贵的凤髓茶。明代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中说:“青凤髓出建安。”从中我们得知,此茶产于古代建州建安县,即今福建省建瓯市。苏轼在《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中也有提及:“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早在唐宋时期,凤髓已经是一种非常著名的茶品了。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当凤姐送暹罗茶给宝玉、黛玉、宝钗时,三人反应各异。宝钗一语带过:“味道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而黛玉则赞不绝口,“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怎样?”而宝玉又随即示好,要把自己那份也送给黛玉。暹罗是中国对泰国的古称。由此可知,此茶并非出自本土,而是源于异域。其实,早在元代,我国就与暹罗有了经贸往来,到了明清时期,则变得更为频繁和紧密。每年都有大量商船,满载货物往来于两国之间。当时的暹罗,也是产茶国。很早的时候,其土著就将茶树青叶煎沸作药。而暹罗茶,则是仿照中国制茶法制作而成。但这种茶在当地并不流行,盛行的却是其特有的“暹罗茗”。将嫩芽摘下蒸后发酵,一月后即可饮用,由于也能咀嚼,所以又称口香茶。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贾母来到栊翠庵,想要杯茶喝。于是,妙玉亲自捧了一个雕漆填金云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小盖盅,捧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这里提到的六安茶,便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其产于安徽省六安市而得名,又称六安瓜片、六安片茶。唐代以“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又奉“六安瓜片”为极品。到了满清,又被尊为朝廷贡茶,足以体现其地位之特殊。
六安茶中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和脂质,这些都是人体健康必需的物质。因此,让六安茶具有了得天独厚的药用和保健功效。明代《考槃余事》说其“品亦精,入药最妙,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味苦”。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才成了贾母不买其账的缘故吧。
同样是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说自己不吃六安茶后,妙玉忙解释说这是老君眉,又说是用旧年雨水所泡。贾母尝后赞不绝口,并把余下的递于刘姥姥,刘姥姥一饮而尽,连声叫好:“好是好些,就是淡些。”一语引得众人捧腹大笑。从中不难看出,贾母对老君眉情有独钟,在贾府里,可谓人人皆知。
在清代,也确有“老君眉”之茶名。郭柏苍《闽产录异》一书,就曾有如下评说:“叶长味郁,然多伪。”关于其产地,历来颇有争议,一种认为是湖南洞庭湖君山银针茶,另一种又主张是福建武夷名丛。但据小说中对该茶的描述,在特征上,似乎与深色鲜亮、香馥味浓,能消食解腻的武夷名丛更为相似。此茶系精选嫩芽制成,香气高爽,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因查夜到怡红院,宝玉说:“今儿因吃面怕停了食,所以多顽一会子。”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道:“该沏些普洱茶吃。”清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宋李石在《续博物志》一书中也讲:“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以此推断,银生城(今云南楚雄附近)所产之茶,正是普洱茶的始祖。
如今,普洱茶主要产区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在饮用实践中,普洱茶非常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既可清饮,也可混饮。不仅经久耐泡,色香味俱佳,而且又有广泛的医用保健功效。《本草纲目拾遗》曾称:“普洱茶膏,醒酒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所以,林之孝家的才建议袭人给宝玉沏些普洱茶吃。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建议丫鬟们给宝玉喝普洱茶,以助其消食。袭人、晴雯忙笑应说:“沏了一盏女儿茶。”由此似乎不难发现,女儿茶该是从属于普洱茶下的一个分支。清阮福有言:“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
除此之外,说起女儿茶,还有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相传,古代历朝帝王,每年都有到泰山封禅祭天的惯例。为了讨好皇上,当地官员便选派少女,采摘泰山深处的早春新茶,并将泉水用体温焐热,然后泡制成茶,献给帝王品尝,遂名之曰“女儿茶”。以此来看,其又成了山东泰安的一大特产。但不管是哪一种,却都证明这女儿茶确是古已有之的事实。
《红楼梦》第八十三回,宝玉来到潇湘馆看黛玉,黛玉便吩咐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这里提到的龙井,正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中国最负盛名的绿茶之一,因其产于杭州西湖龙井而得名。龙井茶始于宋代,盛在明清,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素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之谓。
传统龙井色翠香浓,甘醇爽口,曾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誉。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茶色清洌,尤以一芽一叶,即俗称的“一旗一枪”者为极品。龙井中所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丰富。从而以其特有的生津解渴、消暑提神、消食利尿、消炎排毒等功效,成为人们日常必备的养生保健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