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涵
(福建省仙游县坝下中心小学,福建仙游 351256)
当前,小学语文正面临着从教育时代转向学习时代、从知识时代转向素养时代,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提炼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从认知输入、认知加工到认知输出,进行更完整的认知教学。读思达教学法是面向所有学科、学段的教学方法,也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着重研究的一个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各个模块与读思达教学法相对应,针对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存在的理解能力较差、感悟能力不足、分析能力不高等问题,教师可以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有效解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思达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记忆能力和应用能力。
读思达,即阅读、思考和表达,是面向所有学科、学段的通用式教学方法,读思达有通用的表达公式,即学科学习(教学)=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学科表达。阅读、思考和表达是三个基础的环节和流程,经过这三个环节,并完成学习后,知识才能够转化为素养。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角色立场,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确定学习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
1.阅读
读思达的基础是阅读,学生具备阅读能力才能够学习知识和技能。所以,实施读思达教学法,教师要从指导学生阅读开始,为学生提供思路,让学生尽可能地进行有效率的阅读。
2.思考
阅读之后即为思考,学生需要对读取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总结出阅读内容材料中可摘取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为自己的表达奠定一定的思维基础。
3.表达
表达是将阅读和思考的内容及观点进行逻辑清晰、语言优美的表述,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过程[1]。但是,读思达中的表达不是单纯地讲述,而是经过语言和逻辑加工的阐述,教师需要侧重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将阅读和思考后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
基于学生立场,运用读思达教学法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思考的方式。当前小学生尤其是中年段的小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相对较低,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读思达教学法的指导下,学生需要在阅读材料后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全方位地考虑阅读内容的核心思想和传达意义,这有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思考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小学语文教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少关注学生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应用读思达教学法开展阅读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提高阅读效率,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使阅读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需要通过“表达”表现出来,应用读思达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他们会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2]。
1.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学问题
识字教学也称字词教学,字词的书面含义是阅读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每讲授一篇课文,教师都会进行识字教学,但是学生读课文时常常会出现读不准字音的情况,教师不得不进行纠正,不仅耽误了时间,还会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效果,甚至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先阅读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但是对于材料中的生字、生词,学生不一定能够读懂,与学生实际情况并不符合[3]。
2.读思达教学法解决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的问题
什么是读思达教学法基于学生立场的识字教学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应用读思达教学法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识字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篇课文中不认识或者读不准确的字词,才是需要重点学习的字词。但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字词不等于教材中规定的字词,两者不会完全相同。那么,教师怎么了解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哪些字词呢?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和读不准的字词,并逐一写到黑板上或者提出来。那教材规定的字词怎么办?教师可以适时提出来。例如,《鹿角和鹿腿》一课,教材规定教的字词是“匀称、不禁、皱眉、抱怨、逼近、撒开、挣脱”,而有的学生不知道“着急”“倒映”和“倒影”怎么读。因此,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和读不准的字,同桌互相教认,同桌都不认识的字词写到黑板上。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写组织字词教学,并通过大屏幕展示教材规定认识的字词,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视情况而教。这样的识字教学既是教学生需要学习的字词,又是教材规定教的字词,这就是站在学生立场的识字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堂学习气氛轻松,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4]。
1.初读感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读即第一次阅读,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通常会让学生先通读课文,使他们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解故事的梗概。初读之后,教师会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给各个分段内容拟一个小标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错将个别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当成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全班学生中只有一部分或者个别优秀学生完成了这个学习任务,整体课文内容的感知并没有落实到位,这是由教师教学立场错误导致的。
2.读思达教学法基于学生立场的初读感知实践
教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故事,尽量用课文中的词完成下面的填空(提示,读课文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共同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鹿原来十分( )自己美丽的角,而( )四条腿长得难看。后来当狮子向他扑来时,两只美丽的角却让他( ),而难看的腿帮他( )。
运用读思达教学法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自由初读课文,这实际上是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而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是“引”,引导能使学生自己完成阅读。读思达教学法采用问答题的形式让学生从低级认知目标(记忆、理解为主的传统教学)转为高级认知目标(运用、分析、评价、创造),让学生先阅读知识点,思考问题后寻找答案,并互相讨论和表述,有效训练了学生阅读、思考、表达能力[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读思达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多读、多思、多感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从阅读材料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展开教学,除了让学生有兴趣读、愿意读外,还要求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并抓住阅读材料中人物或者主题的特点[6]。
阅读理解: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小鹿的话,试着读一读,你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吗?小组内讨论,小鹿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从中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在课文的最后写出你明白的道理。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
读思达教学法主张关注学生的需要,不断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仅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因此,教师要巧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学习能力[7]。
综上所述,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来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符合阅读教学各个模块的教学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继续探讨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情况,使其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