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勇 甘齐宁
治军先治校,强军必强校。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鲜明提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发出人才强军战略号令。教员队伍是军队院校教育的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载着“知战、教战、研战、练战”的使命和责任,面对建设一流军队、培养一流人才的时代要求,加快提升教员队伍整体建设水平现实而紧迫。
当前,随着军队院校改革重构重塑,职能使命任务拓展变化,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面临诸多矛盾问题。概括讲,主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选才”渠道不畅。长期以来,军队院校教员队伍补充优秀军官难、教员队伍进出流动不畅、整体活力不足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从军队院校实际情况看,教员队伍选才面窄、选才渠道单一、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高、高层次人才选拔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从部队一线选拔优秀军官,还存在“选不准、选不进”的现象。部队一线优秀军官苗子与院校对优秀军官人才需求之间,还没有完全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对接。
二是“育才”短板明显。突出表现为:有的军队院校专业学科的教员队伍建设缺少长远梯次培养意识,在教员成长成才上缺乏清晰培养路径规划;有的教员自我加压不够,专业学科理论积淀不深,知识结构“窄、旧、薄”问题突出,核心能力素质与教战研战要求还有差距;有的教员缺少作战部队任职经历,有的脱离部队一线多年,对当前部队建设现实问题和矛盾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理论研究紧贴实战紧跟部队不紧,教学科研对接未来战场、部队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留才”比例难控。受编制比例影响,军队院校现役军官教员编制员额大幅压减,文职教员编制员额大量扩充,军文编制员额比例持续调整。大量高中职军官教员或转改文职,或选择退役,使得军队院校教学、科研一线骨干大量流失,给军队院校部分学科专业的教员队伍传帮带造成较大冲击,教员队伍接续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是“引才”模式单一。长久以来,受办学思维理念、军事保密要求等影响,军队院校办学自成体系,在学科设置、办学模式等方面与地方高校存在诸多差异。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重军内体系、轻社会体系,重自给自足、轻借才引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与地方高校联合办学、盘活社会教学资源、选聘地方名师大家、与外军开展学术交流方面,探索和创新还不够。
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院校,必须以习主席关于备战打仗和军队院校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抓好《军队院校教育条例(试行)》贯彻落实,把打造军队院校晓战名师作为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加强和提升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
进一步畅通“选才”渠道。以今年修订发布的《军队院校教育条例(试行)》为准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军队院校教员队伍选人用人制度,着力畅通“战将型”“专家型”人才选拔渠道。以“备战打仗所急、部队建设所需、院校教学所缺”为指向,面向部队精准选才,切实把经过重大演训任务锤炼、部队战训实践经验丰富、具备教员潜质的部队优秀军官选入院校,充实进教员队伍,不断优化和改善教员队伍结构,激发教员队伍潜能和活力。进一步完善教官制度建设,加速推开教官选聘,切实把那些组织指挥能力强、理论思维层次高、科学文化基础好、部队实践经验多、发展潜力后劲大的干部选派到军队院校担任教官,实现教员队伍与教官队伍优势互补,推动“教战、研战、练战”工作同向发力。
进一步完善“育才”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员培养机制,以优化能力素质为着力点,加大军队院校领军拔尖人才、中青年骨干教员培养力度。以重大任务活动、重大课题研究任务为牵引,鼓励青年教员“挑大梁”“唱主角”,以压力倒逼能力素质快速提升。每年有计划安排部分教员到部队、机关任职代职,组织教员参加部队军事实践活动,帮助教员队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熟悉部队战训情况。充分发挥教官“酵母”作用,组织教员与教官队伍围绕部队战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攻关,实现课堂与战场快速对接、教学和研究精准衔接,最大限度激发教员队伍活力。
进一步鲜明“成才”导向。大力铲除教学科研中的和平积弊和顽瘴痼疾,大兴“教战、研战、学战、练战”之风,以良好的教风、学风、研风推动军队院校教学科研工作深走实落。要匡正选人用人导向,为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教员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坚持表彰奖励向教学科研倾斜,及时褒扬教学科研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教员典型,并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大力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积极关心广大教员身心健康,努力改善教员工作生活条件,主动为教员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出策出力,真正帮助教员消除后顾之忧,使其安心本职工作,真正做到一心一意抓教学、心无旁骛搞科研。
进一步创新“引才”模式。结合军队院校办学实际,积极构建和完善校外智力引进机制,加强与驻地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协作,将地方优质教育资源盘活、用好。选聘地方名师大家担任军队院校客座教授,邀请其承担相关教学任务,参与院校一些重大课题研究,逐步探索尝试联合办学新路子。加强与军队兄弟院校教学力量互通共享,加大军队院校间师资力量协调对接,不断拓展和深化教学科研领域合作项目,真正实现师资力量的叠加和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