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婷婷
【摘要】“移山大法”的启示: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我们先改变自己,然后再尝试着改变家长和孩子。只有与家长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才能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教育结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家校沟通;教育问题;和谐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2-250-01
从教22年,作为一名“年岁不小”的教师和班主任,自认为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多少有些经验的,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反思了好久。
我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只放月假,每个月两天半。有一次放完月假回校,我发现我们班男生205寝室的有些孩子,上课老是睡觉,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周考成绩直线下滑。同一个宿舍好几个孩子出现同样的情况,我觉得很有必要进行调查、找出原因!经过几天的明查暗访,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手机!有几个同学带了手机到学校,却没有与其他同学一样按规定交给我,而是偷偷藏在宿舍充作“公物”,大家一起玩,甚至排了一个晚上玩手机的时间表!掌握情况后我马上把几名孩子的最近表现以及查到手机的情况公布在家长群里。并再次着重强调了手机的危害,拜请家长们严格控制。我也说了如果再有下次的话,一经查实,手机当场销毁。家长义愤填膺,都赞同我的这个决定。
又一个月假回来,连续一周这个寝室的男生精神状态又出问题了。我想肯定是又带手机来玩了,果不其然,有同学提供信息给我,说他们的手机一般放在负责我们这栋教学楼卫生的保洁阿姨的房间里充电,因为那个房间离我们教室近,门锁坏了,保洁阿姨一般不住这里。;;;;;;;;;
有一天,第三节课上课铃刚响,我看到班里几个男生从保洁阿姨的房间匆匆跑回教室,我不做声。等他们都进教室以后,我就到这个房间里面去查,果然发现有两个手机在里面充电,我就把那两个手机拿回了办公室里。我不知道手机具体是谁的,因为快期末考试了,我想等考完再說。于是我问了班长,他也说不知道。我让他暂且保密,先考试。结果第二天到办公室发现手机竟然被偷走了!这个时候我气的不行,马上到班上(刚好自习课)去,很快就查出了这两个手机的主人。而且他们已经提前把手机转移到了其他班,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他们下了最后通谍:五分钟之内拿回手机!到办公室来找我。我当时火气正旺,孩子们一把手机交到我手里,我顺手就把手机丢进了我们办公室里用来盛废水的桶子里。孩子们看到我如此生气,马上认错,态度都非常好,其中有一个孩子还哭着跟我说:“老师对不起,我辜负了您对我的信任,三番五次老是违犯校纪校规.......”。
把孩子处理好后,我就打电话告诉他们的家长。其中一个家长很感激我管教他们的孩子,另一个家长非常愤怒:“我们家孩子玩手机你告诉我让我处理呀,你这么泡了我们的手机,你想过我们做家长的感受吗?”我一时无语:“之前玩手机就跟你说了呀,还在家长群里说了。我之前也没想把孩子的手机泡了,是因为他们行为恶劣........”没等我说完,她又啪啪一大堆:“谁让你把手机放办公室,你不是故意让他去偷吗?”她说那手机是七千多买的,让我赔手机。好在那天那桶里没水,当我告诉她手机没事时,她马上跟我道歉,说自己一时心急说了很多错话......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一开始我心里很不平衡,质疑家长。冷静下来后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剖析,发现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确实存在的问题:
1.心态存在问题
我过于自以为是。尤其因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其内心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判断标准;认为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发展,把每个孩子都当自己的孩子来要求。行得端,坐得正,家长就必须感激理解。
2.在家校沟通目的上存在误区
我的认识仍存在这样的偏差:我潜意识中仍然认为家校沟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我们的学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沟通变得不再是双向交流, 而变成单向告知,即家长只要记住学校或老师的要求并照此操作就可。我应该在手机第一次在我们班泛滥时询问家长意见和解决方法。
怎样做到与家长和谐互动进行有效进行沟通呢?
《古兰经》里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有人听说有位大师会“移山大法”.一天,他找到这位大师,央求他当众表演一下。于是大师来到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 众人大惑不解。大师笑道: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现实世界中确实有太多的事情就像 “大山”一样,是我们永远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家长不是教育家,我们不应该指望他们能用教育家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用教育家的方式来对待孩子。那怎样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与家长们做到和谐互动、有效沟通呢?“移山大法”的启示: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我们先改变自己,然后再尝试着改变家长和孩子。只有与家长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才能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教育结果的最优化。
古语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这便是交流的魔力。交流能产生理解和信任,只有家校之间密切交流、有效沟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才能凝聚教育合力,共促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迷茫。把这件事情分享出来,我希望能给我的同行们丁点帮助。在未来的家校沟通中,让我们大胆工作,细心处理问题,让家校沟通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2020年立项课题《农村中学家校沟通策略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X20B346)】
作者单位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湖南;衡东;4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