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风情与陕北民歌1

2020-12-03 05:55贺建娜
现代艺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腰鼓风情陕北

贺建娜

从商代到周代这近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陕北黄土高原一直处在动荡之中,陕北族民们在战争的一次次冲击下,不断解体,又不断组合;不断减少成员,又不断增加新的成员。如此经过多次大的反复,终于以较为固定的形式存在了下来。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政治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经济上以农业、游牧、游猎三业并举的方式出现;社会流动性强却又趋于封闭;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宗教信仰习惯及民情风俗;民间文艺具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这是一种多元体文化结构,是牧、猎文化与农耕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后所产生的合成文化。在这个融合中,经济形式的多样化起着决定这种文化性质的作用,而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又源于多部族的融合。这种合成文化,既区别于华夏的农耕文化,又区別于其他游牧游猎部族的牧猎文化,因而它有着自己多方面的特点。这种文化形态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完全成熟,逐渐稳定下来,一直延续至现在。

一、陕北黄士风情文化

(一)陕北黄土风情文化的形成

陕北黄土风情文化与山东文化、江南文化被称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三极。陕北是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中心,是华夏民族发展壮大的要冲,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艺术殿堂一黄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陕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古代曾有几次大的民族迁徙,中原甚至是江南的数百万众迁徙到陕北戍边或参加屯垦,带来了中原和江南的文化,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同陕北的“古道西风瘦马”进行了大融汇、大拼接,形成了陕北既细腻靡柔又粗旷豪放的独特文化。几千年来,獵狁、鬼方、匈奴、鲜卑、回纥、突厥、羌、党项、蒙、汉各族大拉锯、大交流、大融合。多个北方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错居杂处,在温情脉脉的联姻与惊心动魄的撕杀喋血中,逐渐同化为今天的陕北人。中原、江南和西域乃至印度、阿拉伯的文化在此会聚交融,形成了与山东文化相对应的形式不同却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陕北文化。

(二)陕北黄土风情文化的表现形式

陕北黄土风情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陕北民歌以及在陕北创作或反映塞外的诗词总量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比拟的。热情奔放的陕北秧歌、高雅别致的榆林小曲、唱腔委婉的陕北道情以及唢呐、腰鼓,皮影、佳县白云山道教音乐、府谷二人台、靖边跑驴等;玲珑剔透的陕北剪纸、洛川麻绣、富县薰画、延川布堆画、延长石版画等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充实了中华文化艺术宝库。

1.窑洞文化: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独特的民居形式,是陕北农民的象征,具有十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2.腰鼓:说到陕北的人文风情,就不得不先提到著名的陕北腰鼓。陕北腰鼓是陕西省古老的传统民俗娱乐舞蹈。每到节日或庆祝喜事的时候,陕北地区的劳动人民就会用他们这种特有的方式来欢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很多人都欣赏过“陕北安塞腰鼓”,在那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用激情和矫健的身躯舞动着系着红色飘带的鼓棒,用陕北人特有的嗓音吼出那一个个燃烧的生命!

相传,在古时,戍边守塞的士卒,在战斗时用腰鼓来助威,鼓舞士气,战斗胜利后,用它来欢庆。在安塞这片土地上,这种战前战后的活动被进一步强化。随着岁月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腰鼓渐渐成为一种纯粹娱乐的工具,特别是每年春节,陕北地区的劳动人民用打腰鼓的形式来欢庆丰收,增添节日欢乐气氛。这就是安塞腰鼓的由来。现今,每到节日或庆祝喜事的时候,陕北人民就会用他们这种特有的方式来欢庆。

3.剪纸:陕北民间剪纸作为陕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享誉千家万户。在陕北地区,剪纸从以前出现在农民家庭已经走向都市生活之中,尤其是遇到逢年过节和喜事,都要将剪纸作为重要的一个项目列如其中,祈求生活幸福,来年日子红红火火。陕北各市县的文化馆都储存了当地优秀的民间艺术,其中民间剪纸占较大比例。民间剪纸也已经成为陕北文化的核心内容和表现形式之一。

4.秧歌: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与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秧歌就是在不断吸收农歌、菱歌和民间武术、民间杂技及曲艺等各种形式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由于各地地理位置不同,季节、气候和农时就不同,相应的文化、民风也就不同,所以各地的秧歌也别具特色。

陕北秧歌以人数众多、气势宏大、节奏明快、红火热闹而闻名遐迩。陕北人民性格淳朴、豪放,扭秧歌时,头、颈、肩、腰、胯、臂、腿包括眼睛和指头尖在内,都会饱含激情地扭动、甩动、抖动。其动作洒脱大方、简单易学,既强身健体,又热闹欢快,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冬季寒冷而漫长,每到逢年过节,扭秧歌便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

5.陕北饮食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饮食习惯长期以来受当地生产的粮食品种所影响,陕北是吃小米和杂粮为主的地区,正如陕北民歌所唱“煮了些钱钱下了些米,大路上搂柴瞧一回你。”陕北的特色小吃非常多,陕北人还会利用山野菜做出美味来,如下雨天捡来地软,与面粉一起做成地软包子;夏季到山上挖山野苦菜,拔苜蓿嫩芽炸熟吃等,而且这些菜食,都是稀有之物,营养价值很好。还有一些合成食物,如豌豆和麦子磨合做成的抿节等。还有红白喜事上的八碗等美食,堪称陕北一绝。

陕北美食不提则已,一提一箩筐,日日餐桌上见的,书里写的,口口相传的,远有深藏不显的。说不完,道不尽,吃不遍。俗话说,“十里乡俗不一般”。在吃食上,陕北各县区也都有各自的名优特色美食。較有名气的是吴起山羊肉、甘泉豆腐干、子长煎饼、延安油糕、延安擀面皮、府谷碗托、子洲果线、绥德抿节、宜川花馍、神木粉浆、横山油馍馍、靖边大烩菜……少说也有百八十种,都是远近闻名的美食。好些外来游客都是慕着陕北美食的名而来,想亲口尝尝它们是不是名副其实。

二、陕北民歌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歌的一种,广泛的流传在陕北,是用陕北方言唱出的一种地方歌曲,是陕北汉族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一般是用来唱出自己在黄土高原上的心声。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點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等。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它是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陕北民歌有它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得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陕北人平时最爱唱的民歌是情歌。在8000首陕北民歌中,反映爱情生活、婚姻问题,或与这个内容有关的作品,占全部民歌的80%。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几乎全是这个内容。因此,信天游又被说成是“爱的海洋”。旧社会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不能自主,他们只好用歌声来表达对封建婚姻的不满和对爱情的追求。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从前陕北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艰苦,男人成群结伙到外省给,人揽工,即“走西口”。丈夫临走之前,妻子多方叮咛,娓娓动听,情意绵绵,抒情色彩极浓。

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现在所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东方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都是很有价值的。例如陕北家喻户晓的一首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描述的就是革命红军抵达陕北时看到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迷人景象,它的创作与“革命”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是革命促进了陕北民歌的发展与广泛传播;与此同时,正因为陕北民歌的激励,才使得群众自愿的投身到革命的战斗中去。这首歌歌颂了毛主席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红军的英勇善战,把一个火红的苏区变成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第一乐段中“一道道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表现了革命红军征途中遭遇的各种艰难,但是他们最终凭着无畏的精神抵达了陕北。第二段整体论述了陕北人民对红军的热情款待,贴切地体会到了“千家万户把门开”的热闹情景,写出了陕北人民与革命红军“一家亲”的场面。第三乐段的歌词中“毛主席来了晴了天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革命红军的深切爱戴。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东方红》,这首歌的含义和其作者贫农李有源是十分相称的,虽然当时已接近二十世纪中叶,但农民还是过着靠天吃饭,望天打卦的生活。所以说《东方红》不是偶然的产物,只有在陕北的环境和李有源这个农民的思想和才能中,“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在1943年从陕北葭县唱起来的,是由农民首先唱起来,秧歌队唱出去的,极受大家的欢迎,很快便流传到全县。《东方红》这首歌是由农民李有源开了头,由农民完成了它;人民群众用真挚情感唱出了他们朴实的心声。《东方红》的曲调,是陕北民歌的白马调。虽然我们考究它的起源,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经过无数民间歌手的演唱而发展成为最经典的乐句,调子虽然简单,但却百唱不厌,可以说它是人民长期集体创作的结晶。高尔基说:“民歌——人民的口头创作,是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上概括的反映。”他也说:“从太古以来,民歌总是亲切的伴随着人民的历史,它们有自己的意见,不了解人民的口头创作是不会了解它们的历史的。”伟大的音乐作品,都是从民间音乐里滋养出来的。传承陕北民歌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陕北民歌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是解读陕北历史发展的活化石,研究陕北民歌有利于人们了解陕北的人文风情、历史发展、艺术特征等方面的信息。陕北民歌已经成为陕北的一张“文化名片”,让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能够认识与感受到陕北独特的人文风情。

总之,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保护和弘扬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保护使得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黄土风情与陕北民歌是民族的,也同样是世界的。作为延安精神的宣讲工作者,我们应肩负起传承黄土风情与传统陕北民歌的责任,在创新的同时,还要保持陕北民歌演唱技法的精髓,大力支持黄土风情与陕北民歌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一辈辈人的努力下黄土风情与陕北民歌的发展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腰鼓风情陕北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你好,腰鼓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夏威夷风情
激发兴趣,简化腰鼓教学
神秘撩人的东方风情
沙滩风情
利物浦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