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辉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以及阅读速度,都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有着重要联系性,然而当前小学生的阅读量普遍存在严重不足的学习现状。基于这一问题,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也成为一线语文教师研究的焦点话题。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在有限时间中阅读更多的内容,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群文阅读不仅扩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空间,加强了学生博闻强记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故此本文将基于小学群文阅读的必要性与策略性两方面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从业者带来理论性参考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研究
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将一系列在内容、形式、主题、写作特点等方面有关联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安排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综合阅读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则是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以此保证学生阅读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具有一般性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感悟积累,是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方式的主要对象,那么本文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感悟基础上,谈论自己对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保证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必要性
群文阅读作为一项针对性较强的阅读方式,不仅对学生阅读量具有显著性提高,也对学生阅读能力起到促进性发展作用。尤其按照语文大纲规定上,高年级的小学生不能低于每分钟五百字符的于都速度,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因此群文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具有实施的迫切性与必要性。最后,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群文阅读,能够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同时在教师组合多篇文章上都是有不同形式的联系性,学生阅读过程中能够感悟不同写作形式或者不同写作内容上获得不一样的阅读感受,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自然得到显著性提高。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策略研究
(一)激发群文阅读意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学会思考。一方面要提示学生抓住群文阅读过程中文章之间的关联,结合这些关联内容分析文章之间的异同,以此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白鹭》一课上,我结合了教育家季羡林老先生的《五色梅》,两篇都是通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而《白鹭》这篇课文的主要难点也在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的抒发感情的方法。为此,在进行群文阅读上,在引导学生了解《白鹭》全文大意,并且促使学生重点阅读关于文中描述《白鹭》觅食、栖息、低飞以及全部生活場景,然后在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五色梅》,这样学生会发现两组文章描写客观事物上都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抒发了自己感情,然后再引导学生他们之间分别注入了作者什么情感思想。这样在教师的有的放矢引导下将逐步形成群文阅读的意识,也渐进性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归纳分析的能力。
(二)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在小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学上,要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才能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且群文阅读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浓厚的阅读兴趣作为支撑,这些阅读素养小学生普遍是不具备的。那么为了降低学生的阅读避免,引发学生阅读的负面情绪,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增强小组内之间的阅读交流,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小组之间的阅读PK激发不同小组的阅读积极性。如,举办“书香校园——群文阅读研习对抗赛”,比赛的形式更加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心理。其次,保证课外活动的顺利,教师要有效分组,以“一优二中一后进生”的人员配置,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划分一个小组,这样不仅实现学生之间具有相互能力和相互学习的带动性,也将保证对抗赛的公平与激励性,进而激发出各小组的好胜心。最后,以各小组为单位进行群文阅读,根据小组阅读喜好上选择书本读物,然后通过学生之间交流阅读体会、分享看法心得上,归纳总结自己小组阅读的总结与观点,最后教师在评选出“优秀阅读小组”“进步阅读小组”“优秀个人”,并且设置荣誉榜,一星期一更新,这样自然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量,也提升了学生阅读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在群文阅读上获取属于自己的最大化知识受益。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教师必然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以围绕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学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有效避免实践教学探索的弯路,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有效阅读,保证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J].小学语文教学,2014(10):78 .
[2]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5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