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结合体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分析

2020-12-03 13:36肖辉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规管侧卧位体位

肖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连云港222000

BPPV即临床称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眩晕情况,指的是患者处于特定头位后产生眩晕感,该病发作时间较短但复发率较高。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讲,一旦病发极容易出现摔倒等意外事件,加之频繁地眩晕感会反向影响神经功能,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情况最为多见,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3]。目前临床多采取药物、手法复位等方式治疗,效果一般,部分患者治疗后仍表示存在晕眩感。最近几年有学者提出将体位治疗与手法复位相结合,效果明显,备受认可及好评。该文以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80例HCBPPV患者为例,简述手法复位与体位治疗结合的方法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将该院接受治疗罹患HC-BPPV病症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共计患者40例,包括男患23例,女患17例;年龄最小者为24岁,最大者为71岁,平均年龄(49.5±1.4)岁;病程时间短则2 d,长则3年,平均病程(1.6±0.5)年。观察组共计患者40例,包括男患24例,女患16例;年龄最小者为25岁,最大者为72岁,平均年龄(49.6±1.3)岁;病程时间短则3 d,长则3年,平均病程(1.7±0.4)年。该次研究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HC-BPPV,符合相应诊断要求;②所有患者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颈椎病、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的患者;②排斥参与研究的患者。比对所示,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研究需求。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的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前选择视频眼震图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手法结合体位治疗方式。

1.2.1 药物治疗方法 为患者提供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130)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12 mg/次,待症状有所缓解后可适当减少至6 mg/次。以温水送服的方式给药,3次/d,分别在早、中、晚餐后服用。

1.2.2 手法复位治疗方法 以患者眼震图检查后具体规律,采取相应的手法复位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表现为水平向地性特征的患者,需采用翻滚疗法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坐在病床边,复位开始时快速平卧,但需将头部抬高约30°,然后在身体和头部同步的情况下翻滚1周,共分4次进行,90°/次,在每次旋转后均需保持该体位一定时间,以患者眩晕感基本消失为准,如眩晕感未消失前不得更换下一个体位。如患者眩晕感强烈,不能适应反复翻滚的状态,或无法长期维持在非平卧体位下,则需采取Gufoni手法复位[4]。患者先坐在病床边,治疗开始后快速变为健侧卧位,指导患者诱发向地性眼震并维持该体位,直至眩晕感消失。然后将头部快速向地面方向旋转约45°,维持至眩晕感完全消失后恢复坐位体位。

针对表现为水平背地性的患者则选择Appiani法进行治疗,同样以坐位方式坐在病床边缘,治疗开始后迅速改变体位为患侧卧位,待确认诱发背地性眼震后保持体位进行缓解,待眩晕感完全消失后,头部快速向背地方向旋转45°,维持该姿态直至眩晕感完全消失。待背地性眼震改变为向地性眼震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翻滚法、Gufoni法等开展治疗[5-6]。如经Appiani法调节后患者眼震的情况无法改变,则需选择李氏复位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采取患侧卧位,待眩晕感完全消失后,医生站于患者背部,用自己的右手拉住患者的右手,帮助其快速旋转后调整至健侧卧位,并保持该姿态待眩晕感消失,再调整至坐位进行适应[7]。

需要注意的是在体位治疗过程中,医生需从旁进行辅助,利用手掌、腿部等保护患者的头部、脖颈、腰部等位置,帮助其长期保持侧卧位或体位快速转变等。在此过程中需患者感觉肌肉酸痛,可使用按摩手法进行适当缓解[8]。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比对,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优:晕眩感或眼震感彻底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良:晕眩感或眼震感明显减轻,病发时间缩短;差:晕眩感或眼震感仍明显存在。总临床疗效=优占比+良占比。利用DHI量表、UCLA-DQ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晕眩情况,总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晕眩程度越严重,反之越轻。利用SF-36量表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包括生理质量、心理质量、社会功能、独立性。各分项以25分计,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估比对

该次观察组患者通过手法复位、体位治疗结合法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比对[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比对[(x±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points]

2.2 治疗前后晕眩症状改善情况比对

两组患者入院时晕眩评分结果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晕眩症状改善情况比对[(x±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vertigo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points]

2.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比对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相应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HC-BPPV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自限性、周期发作性前庭功能障碍性病变,导致该病症的原因在于水平半规管内嵴帽结构、半规管内等位置出现结石症,其中半规管内结石的发病率最高,但相对于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发病患者所占比例较小。当HC-BPPV患者处于仰卧位时并不会诱发眩晕症状,而一旦头部偏向身体一侧就会出现症状,当处于坐位时相应症状的发生程度较轻,直立状态改变为行走状态后也会引起眩晕症状,但症状较轻。HC-BPPV的患者并未原发性疾病,而是由于耳石中颗粒体积较小者从椭圆囊中滑落,从而进入到水平半规管当中引起的。在侧卧位时这些耳石就会集中在水平半规管的嵴帽部位,进而刺激该处的毛细胞,引起水平性眼震,使人体产生眩晕感。手法复位结合体位的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便,患者自主操作可能性较高,且可根据视频眼震图结果调整具体的治疗技巧,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该次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与邹团明等[9]发表的文章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疗效93.50%高于对照组83.90%(P<0.05)相一致。

综上所述,HC-BPPV患者通过手法复位与体位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眩晕表现,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施用且推广。

猜你喜欢
规管侧卧位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3类人要避开的危险睡姿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小鼠半规管造模的实验技术优势及其应用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嵴帽结石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
Dix-Hallpike 诱发试验双侧阳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动物也会晕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