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杜建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质量管理不仅要依照患者的需求进行调节,还要根据护理服务的提供者——护士的受教育程度、人生价值观、性格特点、能力差异等进行科学的培养体系设计。既要满足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也要科学地引导护理人员建立职业荣誉感、信念感以及工作责任感,依据护理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原则,对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统筹安排。
护理质量管理既包含对患者护理的管理,也包含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因而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感受,分析患者的身体情况,响应患者的需求,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建设一种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思维方式。在现代护理的过程当中,只有遵循这种科学的护理体系,主动地去关心患者,理解患者,采取创造性的护理方法,适应患者的实际需求,才能够不断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护理管理者应该基于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方法,使患者的相关需求都能够及时的得到响应,围绕着患者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文件资料记录、护理人员培训、护理方法更新以及护理管理组织,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科学水平。
护理质量管理应该具备前瞻性的水平,始终以预防为主,避免出现严重的护患纠纷,从根本上抓起,解决患者最关心的核心问题,避免矛盾加深,未雨绸缪。首先,在护理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始终围绕着质量这个核心,建设全面的护理质量基础,把好质量输入关。对于应用在患者身上的药品、操作方式、护理方法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护理人员不符合规定进行护理,影响了患者的实际感受。其次,在护理的过程当中,要招聘符合规章制度要求的护理人员,使用合格的护理器械。应用合乎标准、合法、合规、合量的药品器材,从正规的途径进行医药方面的合作。最后,在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还要对护理人员开展定期的、系统性的培训,帮助其建立工作责任意识,提高其对于工作的分析能力,防患于未然,始终从预防的角度入手,分析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工作。
在护理质量管理当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围绕着患者的实际感受,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一方面要注重医院的实际情况,避免超过这个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些不符合情况的工作标准,使护理人员无法完成这个要求,反而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始终从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出发,围绕着工作绩效、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循序渐进而不要急于求成。开展持续质量提升式的管理,而不是一刀切的高标准管理。另一方面,在质量改进的过程当中,要从当前做起,而不要持续地等待观望,分析目前的环境和基础,适合开展哪些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响应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形式。不断地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与水平,面向未来,面向发展,真抓实干才能够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稳步提升。
遵循系统性原则,首先从工作组织人员、组织部门、组织和岗位安排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依据这些漏洞来进行整体性的修补。统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响应护理质量需求,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标准。其次,要建设完善的系统化方法,根据科学的理论指导来开展具体的实践操作,按照系统性的原则,组织所有的护理人员定期学习,不断精进自己的护理水平。
护理质量管理应秉持标准化的原则,对于所有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标准化的管理,而标准化建设实际上也是护理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不断地完善制度和法规,要求所有的护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提高自己的护理精细化水平,才能够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现在医院的管理要遵照各项规章制度,对岗位职责、部门职责、操作规范进行量化管理,才能够进行持续质量提升。
护理质量管理应秉持数据化的原则,尤其是响应时代的背景,推进移动数字化的建设,保障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可以应用自己手中的数据化的设备进行患者一般资料的记录上传、分析、汇总和归类整理。并通过这些数据来反馈前一阶段护理质量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讲科学讲方法,而不是完全依照经验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应用数据汇总的方法更加可靠、更加清晰地反馈出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应按照质量统计分析的原则进行,通过内在规律的检查,形成逻辑和原理,反复地抽样和判断,通过样本来反馈出整体的数据。同时依照大数据的自动筛查、自动上传、自动可视化的建设,进行患者一般资料的定性、定量分析。现代护理质量管理应按照循证护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进行综合性评分,了解其中的问题并不断地改进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应按照动态化的原则,了解每一个护理人员的个性差异、操作方法差异、能力差异,动态的调整护理方案,护理人员本身也要按照患者的一般资料变化情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患者的接受度、用药过敏史以及对药物的接受反应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方案建设,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