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 张炳祥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语文学科,普遍缺乏写作经验、写作灵感以及写作素材等。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重视培育小学生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推动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统编版教材在习作教学的编排上更加成体系、有梯度,教学目标上更为明确,教学内容上更加鲜活,贴近儿童生活,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习作教学目标和内容研制合适的教法、学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谈谈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的策略。
统编版教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整合有力,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将整个单元作为个体,对教材进行内容编排,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写作方法,将其应用在日常写作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统编版教材为教师提供了部分习作教学的案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范文引导学生对其展开写作分析,学习其中的表达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能。
新课标关于习作教学明确提出,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还需要从教材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统编教材中的习作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以及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所以,教师需要明确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为习作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此外,教材的写作话题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猜猜他是谁”“我有一个想法”“我来编写童话故事”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当学生对习作教学感兴趣时,教师对其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培育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其次,统编版写作重视培育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不受写作形式的限制,将自己的感受、想法真实地表述清楚。教师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写作环境,让学生能够敢想、敢写,逐渐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另外,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明确教材写作要求,按照写作类型进行规范性写作教学。比如,教师指导学生记实写作时,可以将习作的话题内容从自己发展到他人,逐渐扩大写作范围,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资源。而应用文则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从而规范学生的写作活动。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各单元内容都提出了相关的写作要求或者习作要素,教师需要围绕这一内容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习作教学随机安置在教学课堂后的练习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表达形式,从而展开习作仿写。例如,三年级上册中《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练习环节中引导学生仿写一段话,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掌握。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中,一共安排了8次写作练习,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以及写作兴趣。教师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指导学生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学生通过细心观察生活能够发现更多的不同,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有所感悟。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样,每天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为学生提供诸多的写作资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接触社会活动开阔自身的眼界,产生思维上的跳跃,从而写出更加生动、富有情感的文章。
学生在写作时没有素材、无法创作,是常见的教学问题之一。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使学生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习作。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师在讲解文章后,指导学生抓住事物变化的规律,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其他事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从身边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再到日常的所见所闻,都能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观察事物不够细心,导致写出的文章缺乏一定的真情实感,此时需要教师培育学生的细心,并通过多种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师想要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摒弃传统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典型文章,并将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生互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优点。学生通过沟通交流能够发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并积累相关经验,保护学生写作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将习作教学和实际情况进行融合,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大胆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改进措施完善写作教学,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写作能力能够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并不断进行习作教学的探索和创新,保证学生能够发展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