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镇 洁
汉字,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源远流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书写汉字,不仅能培养识字能力,也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语文教师在传承中国汉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字教学明确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小学低段是学生规范地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的启蒙阶段,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语文课中的写字教学。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弱、注意力不易集中,而将字写好需要长时间专注。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我在教学中使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小口诀帮助学生巧妙地掌握书写的方法。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关键是要教会学生观察。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接着,我带领学生用小口诀进行强化,帮助学生写好汉字,如教学心字底的小口诀:“头抬高,身躺平,勾朝里,一点点在竖中线,一点点在勾外面。”学生在口中默念口诀时,也就相应地记住了写这个字时的注意点。最后,我将写好的汉字放在投影下进行展示,让学生根据小口诀发言,观察自己的生字有没有根据小口诀的要求写好。反馈时,我们共同发现有学生将心字底的最后一点写得过于偏下,于是,我们在口诀的最后加上一句“两点要在一条线”,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凡是遇到“心字底”的生字,学生会反复地巩固口诀,起到复习强化的效果,如二年级时学到“思”、“念”、“想”……
再者,教师教学反犬旁时,弯勾是难点。这时,我请上一名同学,让他的头低下去,后背不动,伸出两只手,这样,一个形象的反犬旁就出现在了眼前;然后教给学生口诀:“头低后背挺,两手要平行。”小口诀在生字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重要的观点,真正实现了高效率的课堂。
茅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长时间借助口诀教学,已经让学生在课堂发言时不自觉地说话押韵,自创口诀。比如学习《盲婆婆的蝈蝈》这课时,生字“绿”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字形,然后让学生发言。生答:点提不靠,撇捺靠。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快速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为学生开始有这样的发言意识感到惊叹。
要想写好汉字,掌握结构是关键。在教学结构时,我会借助“魔法棒”“魔法框”和“甜甜圈”帮忙。对左右结构的生字,我给他们画上魔法框,让学生比天地,比宽窄,看穿插。如生字“观”,左窄右宽,撇画穿插到点的下面,比比天右边高,比比地右边长。像这样借助形象的工具,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字,创造了高效率的课堂。
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观察生字的方法,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生字教学。于是,我将生字教学融入课文,让生字与课文相得益彰,每一个生字因为课文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下面将以《闪光的金子》为例介绍我的具体做法。
《闪光的金子》主要描写了徐虎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第一课时我将重点着眼于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小组讨论徐虎——一名普通的修理工,做了什么不普通的事情?感悟文中的关键字词。
学生品读“不同的地段”“三只特约服务箱”,从中体会徐虎工作的辛苦,服务面很广。就像这个“服务箱”中的“务”字一样,本义指:努力从事某项工作,“夂”表示双脚,双脚有力气,表示做事情跑得快。徐虎就是这样的人,当居民遇到水电问题的时候,他会第一时间帮忙修理。接着,我带领学生书写,边写边说口诀:“折文撇捺要舒展,撇捺落地一条线,力字头儿短,上下中心正。”
徐虎是上海市一名普通的修理工,我组织学生讨论“水电修理工”是干什么的?人们在什么时候需要他?观察“修”的字形,“攸”表示认真慢慢地做事,“彡”表示细心从容地上色。单人旁就像徐虎,短竖就是他手中的工具,他呀!正低头认真细心地修理着管道呢!接着,我带领学生书写“修”,边写边说:“单人旁向左靠,短竖千万不能掉,折文撇捺要舒展,三撇空白写匀称。”
“凡”是象形字,文中指一切、所有的。我让学生将意思带入文中,感受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边写边说:“竖撇尽量向左伸,弯钩里面抱小球,两脚落地一条线。”
随文识字不但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还使学生从音形义三方面了解汉字,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体会造字的魅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口诀”这样的教学形式教会了学生写好汉字,更让学生掌握了观察生字的方法,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写字兴趣。教师从扶到放的过程,为中高年级的写字教学打下基础,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