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普通教育教研室 韩元媛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更加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方针。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机械化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突破了这一限制,学生与教师进行平等对话。情境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生字、生词的学习难度较大。汉字较多,学生在小学期间大约需要掌握1000个汉字,这些汉字在声、形、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混淆。情境教学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环境,降低小学生对识字的抵触情绪,引导其将新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降低学习难度。
传统的被动接受式教学中,学生的收获永远小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汉字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采用汉字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层层闯关,不断增加汉字的难度,学生答对的题目越多则奖励越丰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学习的乐趣与汉字的魅力。
学习一个新汉字时,教师可以先给出汉字的结构,引导其结合所学知识猜测该字的读音,或者通过联想组词、造句,教师及时纠正与点评,师生共同探索,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但其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开展识字教学。教师应当注意其创设的情境要与教材内容有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颜色亮丽的动物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小动物的尾巴,并与同学分享观察的结果。这一过程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结合图片知识与课文内容记忆汉字,例如尾巴、公鸡、松鼠等。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下开展识字比赛,并予以学生奖励,如此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内容,还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汉字的结构与由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
以汉字“笔”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给学生展示一支毛笔,引导学生观察毛笔的结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毛笔由哪些部分组成,即笔杆与毛。教师及时引入:在古代,人们用毛笔写字,笔杆用竹子做成,笔头则是用动物的毛发做的,因此“笔”字的结构为上面一个竹字头,下面一个“毛”字。虽然“笔”的笔画较多,但是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很容易记忆。
此外,我国的汉字中还有很多相同偏旁的字,这些汉字之间往往有着较强的联系。以“氵”为例,带有这一偏旁的字大部分都和水有关,例如江、河、湖、海。但是有同学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沙”没有和水有关系却带着“氵”呢?此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解释,虽然沙子当中并不存在水,但是其却和水有关联。沙子是在河水中的石头,由于长年累月被河水冲刷,最后越来越小,由碎石逐渐变成了沙子。学生听到这一故事,会感到新奇又有趣。
寓教于乐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玩乐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知识,而这一知识的记忆一般会比较稳固。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识字的兴趣。猜字游戏自古有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字谜,也可以请学生准备字谜,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个转盘,在转盘的中间位置贴上某一个偏旁或部首,转盘的周围则是其他的汉字,要求学生试着组成一个新的字,并组词。游戏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识字教学的效果。
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习汉字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应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不但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还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还可以融入游戏的元素进行识字教学,促进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