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恩师舒琛珍先生

2020-12-03 22:35王玉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副教授教研室音乐学院

王玉澄

我们这一代人常常感慨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在青少年时期遇到了一批这么优秀的老师”——他们博学、功底深厚,敬业、负责,爱生如子,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掌握了赖以生存的本领,还成为了我们终身仿效的榜样。舒琛珍先生就是我众多恩师中的杰出代表。

舒琛珍先生早年就读于国立音乐院作曲系。1947 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而遭国民党反动派迫害,与杨匡民先生一起被中国共产党送到香港,在中华音乐院任教视唱练耳课。解放后根据党的安排回到广州,在华南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并创立了基本乐科教研室;1953 年,华南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与中南文艺学院音乐系合并成立中南音专,后又改为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舒先生一直担任基本乐科教研室主任至1978 年退位。舒先生为我国的基本乐科教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创立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成效卓著。中国视唱练耳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熊克炎教授于1997年秋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术会议上专门提到:“舒琛珍先生对我国的基本乐科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她的学生在国内(基本乐科教师队伍中)占了半边天,尤其是京广沿线直至深圳,各地艺术院校的教学骨干几乎都是她的学生。”——这是熊会长唯一谈及的老先生——“享誉中华”对舒先生来说是实至名归。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我在母校(附中)就读时,受教于舒先生的高足李红梅、古荣芳两位老师,开始接受舒琛珍体系的教育,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对舒先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她是老师的老师”这一点上。1978 年,我调回母校基本乐科教研室工作,从此便开始正式接触舒先生并有幸成为她的入室弟子。当时基本乐科教研室是三代同堂:舒先生是老佛爷(这是我们对先生的尊称);韩备初、叶兆桐、李红梅,陈景悟等老师是舒先生的学生;谭惠玲、张莉源、涂法和我是第三代;到了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又加入了第四代的新鲜血液:范建明、周晋民和刘永平。时任教研室主任韩备初老师秉承舒先生的教学体系,并在舒先生指导下带领老一辈老师创立了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全室老师拧成一股绳,团结奋斗,成绩斐然,连年均评为学院先进集体。

我们“第三代”是在专业被荒废了十年后重新归口的,憋了一股“一定要把那十年夺回来”的劲头。教研室领导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首先由舒先生亲自给我们上小组课,帮助我们复习、提高;同时规定我们广泛听课(“第四代”亦然)。韩备初老师说:“听课是教学法进修的最好办法。”确实如此。我扎实地听了舒先生一个组的课,同时也听其他所有老师的课,坚持了一个学期,受益匪浅。

1978年秋,我开始正式教学。起初按大纲要求并参照韩备初老师的备课本写好教案后先送给每一位老师审阅,得到了以舒先生为首的老师们耐心的指导与教诲。看过三次后,舒先生对我说:“你就按这样做吧,不需要再让我们看了。”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就是这样被老佛爷和老师们牵着、拉着、扶着、推着,一步步踏上了基本乐科的教学轨道。

此后我依然常去听舒先生的课。除了备课、授课无懈可击之外,令我最感动的是:凡重点视唱,舒先生在讲授完毕后必定要在讲台前整装立正,划着节拍,用自己沙哑的嗓音给学生做示范。这个环节影响了我一生。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也逐步对舒先生的教学体系有了更深的认知和理解。舒先生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严谨,一丝不苟,狠抓基本功训练。据我所知,这一点在国内无人能及。以音程构唱这一重要教学内容为例:

1.自然音程构唱

任意构唱与系统构唱双管齐下。其中的“系统构唱”指以7个基本音级、7个升音级、7个降音级分别作根音往上构唱或作冠音往下构唱小、大二度,小、大三度,纯、增四度,减、纯五度,小、大六度,小、大七度,纯八度(从三度起要按规格搭桥,增四度、减五度需解决到同名大、小调)。这是舒先生从苏联专家巴拉晓夫①巴拉晓夫(1909-1989),苏联指挥家、功勋艺术家,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长期任教于莫斯科音乐学院。1955-195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视唱练耳课、指挥课和打击乐课的教学。参见姜夔:《回忆苏联专家巴拉晓夫及其视唱练耳专家班》,《人民音乐》2012年第6期,第48-49页。培训班上带回来的(她是当时在专家班从头至尾学满全程的八个学员之一。)从专家班结业回到中南音专,舒先生用了半年时间把专家全程的授课内容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教研室的全体老师,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学科的教学。

2.调性基本练习与调内音组听辨

这是舒先生针对上述的构唱属无调性基本功训练的填补空白的创造,二者对调性训练起了极好的作用。

舒先生教初学的学生听写音程,严把循序渐进的关。根据我的听课记录,在弹了a1之后,第一次就从a1开始,此后逐次在给了a1后,分别从g1、c2、e1、d2、d1、e2、b1、f1开始弹音程。如此细致,如此用心,不得不佩服!

在母校工作了八年,还有一件事印象甚深的——编教材。1983 年春,为了迎接当年秋季在武音召开的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视唱练耳教学经验交流会”(由谢功成先生提议并主持)教研室决定着手重新编一套视唱教程。舒先生在教研室会议上首先阐明宗旨:“严谨的科学性与高度的艺术性相结合;严把循序渐进的关;以老带新,人人参与,靠集体的智慧编好教材。”然后率领大家把原有的教材摊开,逐条筛选,好的保留,不够好的或一般的剔除,进而商议补充些什么?再参考兄弟院校的视唱教材,取人之长。商定后分工,一个老教师带一个年轻教师编一册;初稿出来后,各自手抄谱,贴在过期的《红旗》杂志的左页上,右页贴一张白纸——干嘛用呢?——舒先生要求每个老师都要逐篇审阅,并把意见写在白纸上。传阅完毕再归总讨论至定稿、付印。1983 年版的这套视唱教程之所以能成为精品教材,就是因为它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1983 年的交流会上,湖艺的基本乐科教学效果与教材建设以及四代同堂的阵容深得各校代表的赞扬,舒先生功不可没!

1997年,我们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拟了一套《六年制1-10 级(全学程)标准试题》,我托人带了一份给舒先生,请她审阅。当时舒先生因糖尿病併发青光眼。我在信上请她让女儿给她读、弹,并把她的意见记下来反遣给我。没想到老先生硬是戴着眼镜逐条自弹后,亲手写了封信把意见告诉我,当时看着先生写的歪歪斜斜的“小学生体”文字,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好想喊一声“老师妈妈!”……

舒先生胸怀若谷,低调谦卑,从不张扬。2003 年我回汉去看望她老人家时对她说出了我的一个心愿:“舒老师,您老的教学体系那么棒,有那么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什么不写本书让大家都学学呢?您说,我记录,好吗?”舒先生平静淡然地回答:“写书?我还从来都冇想过咧。”转而鼓励我:“你教了五个六年制全过程,应该好好总结一下自己的东西了。”老师的嘱托,我会铭记于心,在有生之年努力完成《舒琛珍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的总结,以告慰恩师在天之灵。

没有舒琛珍先生和她创立的教学体系,就没有我的今天。

恩师:我永远怀念您!

附录:舒琛珍先生部分学生名单

褚丽怡 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视唱练耳教授,前教研室主任

韩备初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基本乐科教研室前主任

李红梅 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授

古荣芳 武汉音乐学院基本乐科资深教师

叶兆桐 武汉音乐学院基本乐科资深教师

陈景悟 武汉音乐学院基本乐科资深教师

张梅玉 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教研室前主任

凃 法 武汉音乐学院基本乐科副教授,教研室前主任

谭惠玲 深圳艺术学校视唱练耳副教授,教研组前组长

王玉澄 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副教授,教研组前组长

张莉源 湖北省戏曲艺术学校基本乐科资深教师,教研组前组长

周晋民 民族音乐学博士,师从著名音乐学家曼特尔·胡德教授

范建明 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授,作曲系前副主任兼教研室前主任,中国视唱练耳、乐理学会会长

郭萌藜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授、校长、理论作曲教研组前组长

芦小漫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副教授

刘永平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前副院长

李金华 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副教授,教研室前主任

梁 红 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授

韩燕玲 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副教授

王方明 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资深教师

张 燕 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授,教研室前主任

陈玉香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视唱练耳副教授

猜你喜欢
副教授教研室音乐学院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恋幽兰
萌鸟呱呱表情包设计
你不是“生”而为父母,而是“学”而为父母。
《走进大山里》
小米
——最易得的助眠剂
行在科研 育在四方——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教授黄善仿
趣闻
Astor piazzolla and his new T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