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宇(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
中国的青花瓷最早烧制于唐宋时期。唐、宋青花用的是国产青花钴料。唐代的青花据考是来自于唐三彩中的蓝彩釉,釉下钴蓝烧成温度低于1300℃。之后的宋青花并没有在唐青花的基础上发展,反而愈加式微。宋青花的青花料发色为蓝灰色或蓝黑色,有些呈黑色,青花的呈色黯淡。至元代早期沿用的还是国产青花钴料,到了元代中后期随着国土疆域的拓展,带来了开放的贸易和通畅的商路,青花瓷在元代后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元代的景德镇形成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格局。景德镇的窑工来自全国各地,拥有了多元创新的条件。比如把画料中的褐料创新为钴料,胎土中瓷石的一元配方也创新改进为增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在南北窑工技术融合和创新中,青花瓷的青料也由此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苏麻离青对于“苏麻离青”最早的书面记载见于万历十七年之前王世懋的《窥天外乘》:“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我朝则以专设于浮梁县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笞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1]苏麻离青是来自于波斯的一种青料,含有多种元素的天然玻璃质类的晶体矿物。主要的特点是铁含量高,锰含量低。由于含锰量低,在窑火温度适当下,能够减少钴蓝中的紫色和红色,呈现出深邃的宝石蓝的色泽,而又由于铁元素的作用,在笔墨浓重处会有银黑色的结晶斑。如果结晶斑比较大,晶面平行于釉面,金属的光泽会比较明显。而由于青料的位置上,釉的吸浆力相对弱,釉比较薄的话就容易出现凹凸不平的锡斑,这种自然形成的斑和深蓝欲滴的青蓝色也成为元后期明早期青花瓷绘的重要标识。同时拥有玻璃质感的苏麻离青,在烧制的过程当中,青花料和釉在高温的作用下流动,会在青花纹饰的边缘呈现晕散的现象,如同墨汁在宣纸上作画的水墨晕染效果,使画面的纹饰显得非常的自然活泼。苏麻离青在景德镇青花瓷的历史上分为四个时期:1)元代晚期;2)明洪武;3)明永乐、宣德时期;4)明正统、景泰、天顺时期(历史上空白期)。由于每个时期烧制工艺、温度、还原气氛的原因不同的缘故,苏麻离青在每个时代的呈色还是有变化的。例如1958年中国科学院陶瓷研究所对宣德青花进行化学分析,主要发色成分含量:MnO为0.25%,CoO为24%,Fe2O3为2.17%。[2]
平等青平等青又称陂塘青,产自于景德镇乐平地区。与苏麻离青高铁低锰相反,平等青的主要成分特征是高锰低铁。主要在明成化、弘治、正德年间流行。由于青料中的铁成分含量少,平等青青料的发色柔和淡雅,几乎没有晕散的现象,与苏麻离青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成化期青花瓷绘的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色浓,渲染用色淡雅,因而其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成化期的青花瓷这种清淡典雅的风格一直延续至正德后期。
回青明代正德晚期,随着景德镇制瓷业继续发展,从西亚地区进口了一种新的青料,这种青料价格非常的昂贵,堪比当时的黄金。在明嘉靖期的回青基本上都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据嘉靖时江西布政司王宗木《江西大志·陶书》记载称:“陶用回青,本外国贡也。嘉靖中遇烧御器,奏发工部,行江西布政司库时给之,青花若用纯回青料,颜色幽菁深翠,色散不收。”故往往用国产石子青配合使用。这里讲的就是如果单纯只用回青容易出现晕散,而按照与石子青不同的配比可以调制出不同的青花发色。回青的化学特点是低锰、低铁、低铝,在烧成时会形成高温黏度比较低的玻璃相,容易晕散。国产石子青的化学特点正好相反高锰、中铁、高铝,两者混合使用正好能够取长补短。回青又分为上青和中青。上青颜色清亮用于混水,中青用以勾画轮廓。
石子青石子青出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又称“无名字”,为国产钴料。明清两代的民窑基本用此料。石子青在单独使用时,青花的发色灰暗,甚至发黑。官窑则配搭回青调和使用。
浙料及清三代浙料万历中期之后到崇祯年间,这个时期的陶瓷工艺进一步提高,对于青花料的精细提炼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改善了青料晕散的问题,加上回料的使用枯竭浙料开始成为青料的主要原料。浙料在国产青料中质量最好,它在笔墨浓重的地方发色浓艳,笔墨清淡处发色典雅。从明崇祯一直到清代光绪年间,几乎官窑青花瓷的生产都采用了浙料。
珠明料珠明料的使用可推到崇祯晚期。珠明料出产于云南、江西和福建。以云南出产的珠明料为上,官窑几乎都使用来自云南的珠明料,而民间青料则采用福建和江西两省的。珠明料的特点是含锰量高、色彩稳定而鲜艳。珠明料与石子青混合时,有更多的层次,可以达到墨分五色的效果,而与适量比例的浙料混合时,可以有蓝宝石的效果,称之为翠毛蓝。从明崇祯到清顺治,官窑几乎停产。到清康熙时,珠明料得到大量使用。《陶雅》中有记载康熙朝青花:“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3]康熙青花瓷所用的青料可分为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渲染出的浓淡色阶,突破了传统的平涂,使得康熙朝青花又有“康青五色”的美誉。
到了民国早期,出现了人工制造、价格低廉的现代青料。现代青花瓷大都采用这种主要工业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青料。这种青料从理论上讲与天然青料没有区别,只是天然青料经过化学提纯,清除了干扰发色的其他金属元素。工业氧化钴制成的青料呈现单一的纯蓝色,俗称‘洋蓝”。因为氧化钴的纯度很高而呈现一种单纯呆板的蓝色,与古代青花料所用的天然钴矿区别在于,古代青花料着色剂除了氧化钴外,还有氧化锰和氧化铁,由于两者的化学组成相差很大,所以着色效果完全不同。
青花瓷器最让人感受的美就是青料所带来的那一抹蓝色,这一抹蓝色如同中国的水墨画,分出各种深浅不同的层次,分出若干色阶。青花料的地位对于一件青花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青花纹饰的发色、画法、艺术效果,又影响陶瓷胎釉的平整度。由于青料的研炼精细,青花绘制也就自然流畅。青花绘制时掌握好青料的浓淡、深浅,线条的粗细、布局的疏密等技巧处理得当,虽然只是单一的色彩,却能够使人感到无限的变化和纯净之美。
青花瓷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的青料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装饰风格。元青花的青料产于波斯,元青花的生产灵感来自本民族又受益于西亚文化,它的风格是写实的而不是图案式的,大气豪迈、生动明艳。明代青花由于青花青料的技术进步,从初期延续元代的风格到成化、弘治期青花到恬静淡雅,成化期由于青料的质地纯正,发明了“青花淡描”的技法,也使得成化青花五彩和斗彩得以大放光彩。明嘉靖时期,回青的大量使用,使得嘉靖的青花表现为青中泛紫,幽静可爱的艺术特点。由于回青与石子青的配比使用,成化期的双勾填彩的笔法演变到嘉靖时期为更成熟的分水法,使用的绘笔也从小支笔变成了鸡头笔,这也使得嘉靖期的青花笔触更为规整、色彩更加均匀。明中期回青断供,开始使用浙料,浙料的优点是可以分出不同的色阶,使青花绘画呈现出浓淡不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万历末期的青料显色更加清淡一直延续至天启年间。崇祯时期的珠明料发色青翠明艳,有苏麻离青的浓艳,却没有晕散效果,也没有铁锈斑的瑕疵。与平等青相比,有成化平等青的雅致而没有其淡色,与嘉靖的回青相较,显得更加的轻快明朗。到清康熙朝珠明料的使用,青花的发色到了“墨分五色”的效果,青花的发色更是达到了顶峰。到大工业生产下盛行的人工青花料,虽然少了天然青料的韵味,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当代青花瓷的创造更是在之基础上拥有更多吸收与创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