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校 冯桂银
在高中教育教学工作阶段,高中数学学科的地位显而易见,学生通过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够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因此高中数学学科深受广大师生的重视。
当前,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基础上,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并不顺利,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不佳。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深化改革教学方式,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长此以往,容易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对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与逻辑思维能力也极为不利,还有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不能及时接纳和采用,导致教学工作无法高效进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无法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也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高中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学习方式与初中数学的方式一样,只要认真做题、多做习题就能提高分数,但事实并非如此。高中学生若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就无法正确理解解题思路和技巧,因此数学成绩普遍偏差。还有部分高中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并不注意积累知识,而是在临考前进行突击复习,这对高中数学学习来讲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必须要学习相应的解题技巧才能正确答题,再加上高中生学习任务重,一旦没有给数学学习分配好时间,就会导致数学学科的成绩难以提高。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高中数学教师过于看重成绩的教育观念难以及时转换,他们仍然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上。所以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意见,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还有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老是以“以我为尊”的姿态来开展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指令来进行,毫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发挥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更是从谈起。
除此以外,学生家长也认为学生的成绩是最为关键的,学生数学成绩越好,说明教师教学水平越高,这也间接导致了部分数学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数学成绩如何提升方面。
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是学好高中数学学科的关键之一,它对于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帮助非常大。
首先,兴趣能够激发求知欲,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第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思维;第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能够自主进行钻研和探索;第四,有了数学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产生长久的学习动力和注意力,让数学学科的思维更加活跃,能够加深数学学科的认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理解;第五,有了数学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感觉,帮助他们勇于克服数学难题和困难,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满足感。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来入手。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帮助,课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课下要与学生多接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从而对该门学科产生很大的好感,然后再引发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选择有创造性和吸引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知识的讲解,并利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层层递进,逐渐深入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知识的渊博,使教师形象深入人心,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得到提升,最终形成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教师的工作职责,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高效引导,避免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数学,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规定进行细化和理解,将培养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极动脑,锻炼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并利用所学知识和解题技巧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就是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自愿分组的形式展开互助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让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讨论中,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合作学习还可开展分组竞赛,组内学习是相互合作与交流,而组间学习就是各组之间的相互竞争,由于竞争比较激烈,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式,提升管理能力,从而调动课堂学习氛围,用合适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进步,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的目的。
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活动不应该受限于接受知识、形成记忆、模仿练习等目标,更应该提倡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加强实践、合作创新、自学理解等能力的培养,因为未来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
高中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创新意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如果说九年制义务教育时期是培养学生获得基础文化素养的阶段,大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科研能力的阶段,那么高中就是拓展学生基础文化素养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科技的本质就是一类数学技术,而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就说明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数学至关重要,数学思维也极其重要。“数学化”程度的高低对当前科技水平有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高中阶段形成良好的“数学化”意识对培养其创新意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说过:“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是探究。”学生从教师教学过程中学会探究是掌握数学学科的关键所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升学生对问题研究、问题探究、问题认识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探索式教学。
学习是从思考中得来,思考又是从疑惑中得来。产生疑惑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催化剂。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设计插入部分探究性题目和疑问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出正确的理解并掌握知识点,这就是所谓的数学探究性教学。
在求解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时候,从正面进行分析会发现其困难比较大,此时如果一味地从正面解决问题,不仅会增加计算量,也会增加问题求解的错误率,所以需要探索转换思维进行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一次演习中,红军对蓝军的飞机进行两次独立的射击,第一次设计的命中率为0.6,第二次设计的命中率为0.9,飞机击中一次而被击落的概率为0.7,若击中两次则飞机必然被击落,则射击两次而击落飞机的概率是多少?具体分析题目发现从正面解决该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从事件的对立面做问题的具体探究,问题处理效果会更好。以下是具体的解题过程。
解:记“第一次命中”为事件A,“第二次命中”为事件B.(可以看出A,B 为相互独立事件)射击两次不击落飞机的情况有三种。 1)两次未击中:P(A 的对立事件×B 的对立事件)= (1-0.6)(1-0.9)=0.04。2)第一次击中未 掉落,第二次未击中:概率=P(A×B 的对立事件)×(1-0.7)=0.6×0.1×0.3= 0.018。3)第一次未击中,第二次击中未掉落。概率=P(A 的对立事件×B) ×(1-0.7)=0.4×0.9×0.3=0.108。所以射击两次而击落飞机的概率P=1-0.04 -0.018-0.108=0.834。
从上述的例题分析来看,当在概率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如果发现正面思考存在着难度,而且计算等多有不便,可以探究从正面事件的对立面做思考,如果问题可以从反面做分析,那么整个问题解决可以换角度,这样题目处理的最终效果会更好。
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式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让学生在课堂上体现其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探索式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放松,体验学习乐趣,并牢记课堂知识点。探索式教学的学习方式也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综上所述,由于新课改的提出和深化,我国教育事业也要进行优化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式的选择和优化,及时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改善教学效果,改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助力我国高中数学教育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