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平县平川中心学校 钟 萍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的范围比以前更加广泛,文体和语体也更丰富,倡导学生在阅读中表达见解,并且六年级下册的阅读内容和要求明显体现出和初中语文的衔接迹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向七年级过渡,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阅读教学衔接指的是按照九年一贯思想,从整体教育目的出发,科学开展教学工作,建立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促进六年级到七年级的自然过渡。
从当前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衔接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足。一些六年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讲代读、以讲代练,没有想办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缺少互动,导致教和学脱节。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习惯串讲课文,学生很少有思考和互动的机会,只能被动接受老师讲的东西,收效甚微。另一个是阅读层次相对较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师上阅读课的速度较慢,通常以字词句段为主,重点片段一味强调死记硬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较浅。在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但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导致学生到了初中面对较为复杂的文章时无法品味语言,不能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面对这些情况,六年级教师应积极反思、总结、探索,有效衔接中小学阅读教学。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完成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所有教学任务和部分第四学段(七、八、九年级)的教学任务。那么六年级教师有必要参考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设计有利于阅读教学衔接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如新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的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通过语调、节奏、韵律等品味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第四学段的学生要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可以通过注释、工具书等理解基本内容。但在第三学段课文的文言文部分其实已经出现注释,因而六年级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运用注释阅读方法,完成第四学段教学目标。教师在《学弈》的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尝试分析、理解,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接下来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接下来讲解《两小儿辩日》时就可以适当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复习前面掌握的学习方法,充分运用注释,通过注释感知文章内容,解决相同体裁阅读学习的相关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章承载着对应的教学价值,编者在其中融入自己对文本价值的认知及对教学元素的筛选。由于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那么教师就应把握编者意图,确定文章的教学价值,据此明确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读时间,加强对六年级学生自学的引导,有效提高其自读能力。
如:针对文章《穷人》,其核心教学价值在于让学生理解文本,感受美好的真情,让爱在内心扎根。即学生要读懂课文,以体会其美好情感为基础,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等抒发美好情感的。与此同时,为明确精准的阅读教学内容,教师还要研读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部分,选择相关信息生成阅读教学内容。《穷人》的课后练习主要有: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找到文中描写环境与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部分,有感情地读,讲一讲从中看出桑娜、渔夫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内容想象并续写、交流。根据这些分析,教师可以先明确核心价值问题:为什么全文没有一个穷字却以穷人为题?接着确定本课教学内容,让学生自读。第一,掌握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并抄写描写环境的语句;第二,通读全文,知道课文描述了什么事;第三,默读课文,理解其内容,找到重点语句,体会桑娜、渔夫的高尚的品质;第四,把握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品质;第五,把握对话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第六,把握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第七,合理想象,续写。
阅读,实际上属于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六年级教师应指导学生仔细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绪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受到熏陶。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是最常见的阅读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和老师对话、和同学对话,在交流中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层次,满足初中语文阅读学习要求。针对生生对话,包括全班、小组之间和同桌之间等对话模式,产生激烈的辩论、新思想的碰撞,让层次不同的学生交流不同的见解,促成新的意义创造。那么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品读文章,在获得一定领悟和体验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激烈讨论,汇报阅读理解情况。如:在《詹天佑》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自己读到的詹天佑是什么样的。小组成员多角度思考,各抒己见,解读詹天佑的多种形象。当然,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优化学生小组组合,提供开放式指导,让他们有效对话,体现阅读课堂的开放性,促使学生发展探究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针对师生对话,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平等的师生对话中进行,所以六年级教师要以真诚平和的态度和学生沟通。有效的师生对话应做到三方面:第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即教师要包容学生的错误,善待想法奇特的学生,形成善言有功、言者无过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第二,设计开放话题,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主动分享彼此的见解,交流观点、情感。第三,善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向每一名学生投去信任的目光,将尊重送给每一名学生,体现评价的激励性,促进学生成长。如:在讲解《牛郎织女》这篇文章时,有一名学生就说到:牛郎没有被王母处死,每年还可以和织女见一次面,王母还蛮有人情味嘛!此时教师不要急于驳斥,可以让有类似看法的学生再次阅读前面王母带着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的部分,想一想谁会忍心破坏家人的幸福?通过细细地品味和思考,学生明白王母最后施恩也只是出于对牛郎织女深厚感情的无奈。教师还应对敢于表达不同见解的学生提出表扬,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
教学的问题只能在教学中得到解决,衔接又是双向性的概念,不仅要承上,也要启下。所以六年级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把握好启下的部分,在完成六年级阅读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好教学衔接,衔接好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作用,掌握自主阅读方法,锻炼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阅读层次,为更有效地学习七年级语文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