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治疗湿热型胃脘痛

2020-12-02 09:05朱名文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4期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

朱名文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医验方治疗湿热型胃脘痛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湿热型胃脘痛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三九胃泰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则采用中医验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87%(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71.87%(23/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验方治疗湿热型胃脘痛,不仅能够提升疗效,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验方;湿热型胃脘痛;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4-146-02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指自觉剑突下的上腹部位疼痛。在中医范畴中,其病因病机多因寒热侵袭、饮食失调、情志所伤、气滞血瘀、阴阳气血不足等使胃失和降所致[1]。胃脘痛在中医学中可以细分为多种不同的证型,而脾胃湿热型属于一种数量偏多的证型。对于湿热型胃脘痛患者来说,临床常用三九胃泰进行治疗,虽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2]。因此,有医者尝试用中医进行治疗。为探讨中医验方治疗湿热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本次研究选取于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湿热型胃脘痛患者64例进行探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湿热型胃脘痛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分布在24~75岁,平均年龄为(46.52±3.25)岁;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25~74岁,平均年龄为(46.36±3.17)岁。所有入选患者均为湿热型胃脘痛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口服三九胃泰进行治疗,生产厂家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705,服用方法为一日两次,一次一袋,用开水冲服,一袋的剂量为20g。观察组32例患者则采用中医验方进行治疗,具体药方如下:木香15g、白芍15g、茯苓15g、三七12g 、砂仁20g、薏仁30g、制大黃5g 、黄连15g 、枳壳15g、海螵蛸15g、蒲公英15g、 金银花15g、黄芩15g、白芨15g、白术20g、玄胡15g 、甘草10g;水煎温服,疗程一般7~14剂。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1)临床效果:完全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胃溃疡消失;显著疗效:临床症状改善,胃溃疡基本消失,伴少量炎症;一般疗效:临床症状改善,胃溃疡面积缩小超过50.0%;治疗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3]。总有效率=(完全治愈+显著疗效+一般疗效)/100%。

(2)不良反应: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头痛、恶心呕吐、便秘、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87%(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71.87%(23/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后,不良反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胃脘痛又被称作胃溃疡,是中医学中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具有高发率,患者一旦发病,不仅给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对生活质量也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病情发展严重之后,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胃穿孔、幽门梗阻、胃出血等症状。该病一旦发生治疗难度较大,疾病会反复发生,严重困扰患者。临床胃脘痛患者中,以湿热型最为普遍,这类患者的诱发因素也较多,如脾胃气滞、体内蕴湿等等,患者会出现腹痛、口干舌红、胃部灼烧等症状,因此若采用中医疗法,则以调节脾胃及清热祛湿为主要目标。

临床胃脘痛常用三九胃泰进行治疗,该药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之功效,对患者病情有很好的疗效,但是经临床验证,不良反应较多[4]。本次研究中采用中医验方治疗湿热型胃脘痛,该药方中蕴含多种中药,治疗效果更加突出。如木香与黄连合用,可通过阴阳调和、寒热相容,起到清热燥湿的功效,枳壳能增强胃肠平滑肌紧张,薏仁能健脾止泻、利水渗湿,白术对肠胃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抗胃溃疡,砂仁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蒲公英和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白芍能滋阴补血,茯苓健脾和胃等等,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消食、行燥湿健脾之效。对胃溃疡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通过本次研究也可以发现,采用中医验方治疗湿热型胃脘痛,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薛建华. 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7,9(33):35-36.

[2]易伦春.柴胡疏肝散加黄连温胆汤治疗肝郁湿热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J]. 心理月刊,2018(08):255.

[3]唐瑜之,李玖洪. 论湿热与胃脘痛[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01):80-82.

[4]胡晓燕,何琼霞,王玲玲.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30例[J]. 福建中医药,2016,47(01):23-24.

猜你喜欢
安全性有效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