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2020-12-02 07:46邵永庆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素养课文

邵永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予以重视。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甚至阻碍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其探索精神。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素材积累、仿写训练、续写训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落实读写结合教育。

一、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素材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长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后将文章中比较优美的词句记录下来,以便在之后的写作中应用。学生的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实际应用,锻炼其运用素材的能力。

例如,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教师讲解完课文,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记录下来,之后,教师每周用一节课时间对学生记录的词语进行抽查,保证学生能理解和运用。抽查时,学生不必将词语的意思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或者讲明大致意思即可。摘抄并积累词语,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更丰富的词汇可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渐渐养成了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光能积累好词好句,还能在积累过程中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受到作者精美语言的刺激,学生还会产生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愿望,写作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仿写

仿写训练作为写作教学中较为常用的训练方式之一,在帮助学生规范语言运用和提高表达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同时借助仿写让学生学会在文章中表达情感。仿写训练就是让学生在现有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改造,通过深入学习,学会表达情感。在不斷的仿写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例如,教学《草原》时,教师讲完课文,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关于草原景色的描写进行写作。仿写前,教师要先细致地讲解第一自然段的写作手法,让学生了解,并在后续的仿写过程中运用。在第一自然段,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仿写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描写顺序,将景色有条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对自己曾经看到过或者听说过的景物进行细致描述。有的学生描写的是曾看过的大海的景象,有的学生描写的则是想象中的梦幻森林的景象……对于学生的写作成果,教师要予以鼓励,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使写作和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续写

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写作素材,进行了充足的仿写训练后,教师就可以适当对其进行续写训练。续写是指根据内容和行文思路为文章添加合适的结尾。续写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理想的结尾。续写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要深入,写作之前要反复阅读文章,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以此为基础续写。

例如,学习《桥》这篇文章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表达的情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被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深深地震撼。教师可以让学生续写文章,为《桥》写一个好结尾。每个学生的阅读感悟是不同的,续写时的思路也会有差别。有的学生写小伙子在老党员去世后带领全村的百姓过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有的学生则写老党员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学生的写作思路虽然不同,但能看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很透彻。

在小学高年级的读写结合教学中,不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还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读写迁移,从读到写,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素养课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