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分析

2020-12-02 07:46谭兵姜国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0期
关键词:思密达新生儿临床效果

谭兵 姜国峰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上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中, 应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母乳喂养, 同时采用抚触治疗以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总胆红素、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住院时长以及治愈时长。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91.31±10.27)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39.42±31.15)μmol/L, 日均胆红素下降值(57.38±9.41)μmol/L大于对照组的(30.28±4.67)μmol/L, 住院时间(5.21±0.38)d及治愈时间(3.06±0.32)d均短于对照组的(9.43±1.05)、(6.03±1.47)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治疗中, 应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能有效促进患儿症状的恢复和胆红素水平下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茵栀黄颗粒;思密达;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0.064

母乳性黄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 通常出现在新生儿出生后的3~8 d左右, 发生该病症后通常会在1~3内进展至高峰, 通常来说黄疸能自行消退, 是由母乳喂养引发的。随着近年来新生儿数量的增多以及人们母乳喂养意识的逐渐加强,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增的趋势[1]。有数据显示,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在临床上约为1.00%~2.00%[2]。

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 这是由于新生儿吸取母乳时, 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而造成的, 这种物质具有较高的活性, 在被新生儿吸收入体内后, 会导致新生儿的小肠出现重复吸收胆红素的情况, 由此导致的黄疸持续不退的情况[3]。有研究发现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治疗中, 应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 能有效促进患儿黄疸症状的恢复。本研究就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中女19例, 男21例, 日龄3~11 d, 平均日龄(7.25±1.42)d;对照组中女18例, 男22例, 日龄3~10 d, 平均日龄(7.19±1.40)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收治的患儿均符合《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黄疸临床诊疗指南》中的母乳性黄疸相关诊断标准[4], 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②黄疸出现时间<24 h;③血清总胆红素>221 μmol/L;④于家属知情条件下参与,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结合其他功能障碍者;②相关药物或治疗过敏者。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 均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母乳喂养, 同时给予患儿抚触治疗以及蓝光照射治疗, 每隔2 d为患儿治疗1次。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30028, 规格:3 g×10袋, 剂型:颗粒剂)联合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690, 规格:3g×10袋, 草莓味, 剂型:散剂]进行治疗。茵栀黄颗粒, 采用温水送服的方式给药,

3次/d, 1 g/次。给予患儿1 g的思密达, 加入到15 ml, 浓度为10.0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混合, 混合均匀后采用口服的方式为患儿喂服药物, 口服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至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下降值<119.7 μmol/L后, 为患儿停止用药。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总胆红素、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住院时长以及治愈时长。临床疗效根据《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5]中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以患儿的皮肤黄疸消退, 经诊断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值<119.7 μmol/L为痊愈;以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值经治疗干预后降低至119.7~171.0 μmol/L, 且患儿的皮肤黄染情况消退较多为显效;以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值经治疗干预后降低至171~200 μmol/L, 患儿的皮肤黄染情况有所减轻为有效;以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值经治疗干预后依然>200 μmol/L, 皮肤黄染情况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驗;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住院时长以及治愈时长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91.31±10.27)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39.42±31.15)μmol/L, 日均胆红素下降值(57.38±9.41)μmol/L大于对照组的(30.28±4.67)μmol/L, 住院时间(5.21±0.38)d及治愈时间(3.06±0.32)d均短于对照组的(9.43±1.05)、(6.03±1.47)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但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导致母乳性黄疸发病的原因是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的, 是胆红素在肠肝循环中的增加而造成的[6]。有相关研究指出, 在母乳中含有一种物质, 为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当该物质的活性增强、含量上增时, 就会造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具有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键的作用, 从而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生成, 而新生儿的小肠又会吸收胆红素, 从而导致胆红素进入到肠肝循环中, 引起新生儿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含量明显上增, 最终导致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7]。临床上, 母乳性黄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黄疸发生后, 其症状较轻, 一般患有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通常病情都为轻度及中度, 很少有出现重度的母乳性黄疸的患儿, 该疾病的特征为间接胆红素含量的增加。②足月儿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时间为生理性黄疸期内, 但母乳性黄疸并不会随着患儿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8]。③通常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状态较好, 不会出现肝脏肿大等情况, 患儿的肝功能正常。④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预后情况都较好, 极少的患儿会由此出现胆红素脑病。茵栀黄颗粒中的主要成分有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以及金银花提取物。茵陈提取物中主要是含有B-蒎烯、叶酸、茵陈酮以及叶酸等物质, 不仅能使患儿的胆汁分泌增加, 具有利胆作用, 同时还具有拮抗溶血、促进丙氨酸转移酶的改善以及有效的退黄作用。在栀子提取物中, 主要包含了藏红花酸、栀子苷、之紫苏以及藏红花素等, 能利胆保肝、提升患儿抗病原体以及减少炎症的发生等作用[9]。黄芩苷的作用主要是利胆保肝、抗过敏、利尿、减轻炎症, 促进患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在金银花提取物中, 主要包含的物质有黄铜、异绿原酸及绿原酸类物质, 能起到抗炎抗病毒、抗菌、利胆保肝等作用。茵栀黄颗粒中的四种药物产生协同作用, 能有效促进患儿退黄。而思密达是一种由单八面体氧化铝、双四面体氧化硅组成的片层结构, 该结构使药物在应用后期表面积较大, 能有效地将患儿的消化道进行覆盖, 其吸附作用较好。思密达对于患儿消化道处的细菌、病毒以及其他毒素等有抑制作用及固定作用, 当其进入消化道覆盖黏膜后, 同时能与黏膜糖蛋白相互结合, 也能促进患儿消化道黏膜屏障防御攻击因子能力的加强, 也等同于在黏膜上覆盖了一层保护膜, 大部份胆红素被屏障所吸收, 从而使患儿胆红素重吸收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减少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从而有效实现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的下降[10]。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搭配常规治疗干预, 能有效促进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症状的减轻, 促进患儿的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 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大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进行治疗能有效促进患儿的症状改善, 加快患儿的

恢复。

综上所述, 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 能有效促进患儿胆红素水平的下降以及患儿症状的改善, 加快患儿的恢复, 预后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进芳, 霍开明.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和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 36(8):740-743.

[2] 萬静, 游勇, 陈晓燕, 等. 茵栀黄口服制剂联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Meta-分析. 药物评价研究, 2019, 42(8):

1628-1636.

[3] 孙振威, 仓宝成, 臧秋霞, 等. 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分布及茵枙黄颗粒治疗效果观察.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8, 224(2):43-45.

[4] 魏平. 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黄疸临床诊疗指南. 医药经济报, 2011-10-31(D04).

[5] 李秋平, 封志纯.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14):958-960.

[6] 沈向梅, 蔡宇红. 血清NSE在金双歧、茵栀黄及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伤前后的临床意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 31(4):456-458.

[7] 廖振宾, 朱溪, 殷茜. 茵栀黄颗粒、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1(14):47-49.

[8] 胡瑞, 孙建华, 须丽清, 等. 母乳微小RNA与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8, 33(3):170-174.

[9] 王晓燕, 倪黎明, 雷喜梅. 茵栀黄口服液致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溶血性黄疸.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9, 21(6):443-444.

[10] 王喜成, 张春燕, 于璐.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9(8):42-43.

[收稿日期:2020-04-30]

猜你喜欢
思密达新生儿临床效果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思密达的合理服用
服用思密达有窍门
思密达服用有讲究
治疗腹泻服用思密达有讲究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