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述评

2020-12-02 08:07陆一帆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旅游者目的地维度

陆一帆,曲 颖

(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旅游研究中的“目的地依恋”概念是从环境心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中的“地方依恋”发展而来的。由于依恋游客在重游率、收入、口碑宣传等方面能给旅游地经营者带来巨大益处,培育“依恋”成为当前以及未来阶段旅游地为获取持续吸引力所必须遵循的战略目标。国际上,首次以“恋地情结”来界定和探索人地感情的是美籍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而从游憩角度解读地方依恋的研究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居民的社区依恋[1]。黄向和保继刚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开山鼻祖,引入游憩视角下的场所依赖理论[2],就此掀起了国内地理学、环境心理学和旅游学界对地方依恋的研究热潮。国内研究涉及到的地方依恋情境非常广泛,如社区、城市、第二故乡、朝圣地、旅游地、博物馆、怀旧故居等。本文选取其中的一类主题——旅游目的地依恋,对目前国内的相关成果进行整理,在归纳其研究主题和审视不足的基础上,总结出反映目前该领域发展轨迹和所包含研究问题之间关联性的研究逻辑,指出未来亟待改进的突出方面,以供后续相关学者参考和交流。

一、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总体概况

检索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006年1月1日到2019年5月26日,选择CNKI和CSSCI的期刊论文为文献来源,以“旅游者”+“场所依赖”或“地方感”为主题或关键词进行搜索。笔者通过对检索出的文章进行详细的研读与比对,筛选出相关度最高的86篇文献进行评述。

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形成了在特定时期由特定代表性文献推进、引导的发展逻辑。早期,学者们多借助国外已有成果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是解构地方依恋的相关概念并构建研究框架,探讨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形成机制。唐文跃首次将人文地理学中活跃的“地方感”概念应用到对九寨沟自然观光旅游者的“人-地”关系探讨上,并提出了地方感研究的ODTG框架[3];周慧玲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形成机制进行阐释,并建议科学修订有关量表,更好地适应中国旅游现象[4]。中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来深入透析目的地依恋影响因素或其作用效果。钱树伟等采用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等定量方法,以苏州观前街为例,探讨历史街区型购物场所顾客地方依恋对顾客购物满意度的影响[5];王坤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文化旅游区游客涉入各个维度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效应[6];当前,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的情境不断拓宽,红色旅游[7]、体育旅游[8]、宗教山岳型旅游[9]、观鸟旅游地[10]等情境下的目的地依恋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陆相林和孙中伟以西柏坡红色旅游的游客为例,探讨了旅游涉入、满意度对地方依恋的作用机制[7];盘劲呈和李海首次从地方依恋视角分析体育旅游过程中的地方与体验之间的生成关系,对两个领域研究都形成了有益拓展[8]。这些代表性文献的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中的代表性文献

二、旅游目的地依恋的研究内容

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自兴起之初便深受国外文献影响,因此研究问题也一定程度上沿循了类似的发展轨迹。笔者整理归纳相关文献后发现,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文献在内容上主要是围绕目的地依恋的概念内涵、构成维度、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作用效果和应用六个主体方面展开的。

(一)目的地依恋的概念内涵

在涉及理论探讨类的文献中,尚未出现对旅游目的地依恋概念的明确界定,但部分学者在其文章中对目的地依恋内涵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其实质。贾衍菊认为,旅游目的地依恋可用于描述旅游者与特定目的地之间的情感联结,以表达旅游者倾向于留在该目的地的心理状态[11]。张中华等指出,当特定的地方属性和特质非常强烈时,游客通过与地方的重复互动生成强烈的地方依附感[12]。类似地,本文将旅游目的地依恋定义为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互动形成的对特定地方的“情感-密集”心理状态,其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旅游地的具体特质或属性。

(二)目的地依恋的构成维度

目前国际上对于旅游目的地依恋维度的研究多遵循经典的二维划分方法,即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但国内也有部分学者针对案例地的类型阐述了相应的结构化认识。黄向等以广州白云山为例,在纵向上将游客地方依恋分为精神性依恋和功能性依恋,在横向上将地方依恋分为环境景观维度、休闲维度、人际社交维度和设施服务四个维度[13];许振晓以西湖风景区为例,提炼出四维度的文化景观遗产地旅游者地方依恋构成模型,即地方认同、地方依赖、情感依恋、社会连结[14];李能斌等发现海岛旅游地(鼓浪屿)的旅游者地方依恋分为地方认同、地方融入和地方根系情结三个维度[15]。

目的地依恋内部各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在文化旅游区和红色旅游地情境下,研究结果显示地方认同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在自然观光旅游地、民族旅游地地方、世界遗产旅游地、观鸟旅游地、滨海旅游地情境下,研究结果均表明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有反向积极影响。

(三)目的地依恋形成机制

旅游目的地依恋这种特殊情感依赖于目的地,又内隐于旅游活动的过程。国内仅有部分学者对其形成机制进行过积极尝试。周慧玲首次从场所依恋形成的逻辑基础入手分析这一情感的形成机制问题[4],陈海波结合图示阐述了地方依恋的形成过程[16],骆则顺构建了内隐-外显模型探讨游客地方依恋的形成机制[17]。这一小研究分支的研究思路总体上是一致的,将整个形成过程阶段化,即分为游前和游后两个部分。旅游者在游前对目的地形象进行间接感知(概念场所);游后,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潜在意识便转化为直接感知(基模场所),若超出游前预期,则可能产生依恋情感。如果旅游者游后对旅游地产生消极情绪,游前产生的依恋随时可能消退。由此可以总结出,目的地依恋的形成过程是旅游者对旅游地进行感知、评价进而产生情感的复杂心理过程。

(四)目的地依恋的影响因素

目的地依恋的影响因素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尝试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两个方面来进行汇总。

1.旅游目的地视角

从旅游目的地视角入手,特定旅游地的环境背景、旅游功能和景区开发是影响旅游者地方依恋的重要因素。

特定旅游地环境背景包括旅游目的地自然风景、地方特质、旅游地属性、城市特征、目的地品质、传统村落怀旧符号等因素。唐文跃[1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九寨沟的自然风景对旅游者情感依恋有显著影响;万基财等[19]进一步论证了地方特质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预测作用;周玮等[20]发现主题型文化旅游地的四维属性对旅游者场所依恋存在驱动效应,但强度上各维度有所差异:休闲娱乐属性和春秋文化属性的正向驱动力显著,而景观遗址属性和人文关怀属性的驱动力较弱;贾衍菊以海滨城市厦门为研究案例地,先后证实了城市特征[21]和目的地品质[22]对旅游者地方依恋起到积极的正向影响。梁丽芳[23]基于怀旧视角,实证研究发现传统村落的怀旧符号中,社会符号、感觉符号、事件符号对地方依恋皆存在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旅游功能和景区开发也是旅游者地方依恋形成的重要前因变量。唐文跃[1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九寨沟旅游功能正向影响旅游者情感依恋,并进一步影响其资源保护态度。周慧玲[24]以湖南柳亚子风景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发现随着景区的开发,旅游者的依恋水平呈上升趋势。

2.旅游者视角

从旅游者角度划分影响因素,可分为:主体感知、旅游者文化认同、旅游地意象、旅游者涉入、游客背景、深度休闲和游憩专业化、“认知差距”与“情感”、满意度、敬畏情绪。

主体感知内涵极其丰富,以往相关研究中主要包括旅游者文化原真性感知、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感知、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余意峰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文化原真性感知直接影响其地方依恋水平,文化原真性感知与地方依恋程度呈正相关[25]。李志飞和聂心怡以三处文化古镇为例,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发现游客对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感是产生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也是游客体验文化旅游地的前提和基础[26]。殷红卫对南京江心洲乡村旅游地研究发现游客感知三维度直接影响地方依恋,其中,愉悦性维度对地方认同有正向显著影响,但对地方依赖的影响不显著;情感性维度和意向性维度则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均有显著影响[27]。

旅游是经济活动,同时也是文化活动,“是对族群集体价值观的同意”。唐丽丽[28]等创造性地把文化认同和地方依恋结合起来,以徽州文化旅游区为案例地,研究发现旅游者的文化认同可以显著提升其对旅游地的依恋。

旅游地意象是一个多维度概念,是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源加工的一种意象图式凝结[29]。范钧[30]等从个案研究出发,将旅游地意象分为旅游地认知意象及情感意象,证实旅游地认知意象各要素均显著影响地方依恋两个维度;情感意象直接影响地方依赖,又通过地方依赖间接影响地方认同。

游客涉入是游客对目的地的潜在动机或兴趣状态,其维度也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王坤等将游客涉入分为重要/象征性、愉悦性和风险性三个维度,地方依恋采用二维划分,研究证实了游客涉入直接影响地方依恋。具体来说,重要/象征性维度仅正向影响地方依赖;愉悦性维度对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均有正向影响,且对地方认同的影响程度更深;风险性维度仅对游客地方依赖有负向影响[6]。陆相林修正完善了王坤等的观点,指出旅游涉入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游客地方依恋[7]。

游客背景主要指游客的年龄、学历、职业等一系列个人身份标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地方依恋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内在促进作用[31]。

游憩专业化、深度休闲对地方依恋的作用结果因旅游目的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赵宏杰和吴必虎[32]以长城为案例地,研究结果表明长城攀登者游憩专业化程度越高,对八达岭的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程度越低;而汤澍等[33]以紫金山为案例地,研究发现游憩专门化对地方依恋的整体影响并不明显。但是,该研究发现深度休闲对地方依恋具有直接影响。

除此之外,其他学者如周慧玲[34]以都江堰为例,证实了“情感”对“场所依恋”有正向影响,“认知差距”对“场所依恋”有反向影响。陆相林和孙中伟[7]通过实证发现,红色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可直接导致其地方依恋的产生。祁潇潇等[9]首次通过研究验证国外学者关于敬畏情绪会激发恋地情结的观点,提出在我国宗教山岳型旅游情境下,旅游者敬畏情绪能够导致地方依恋的产生。

(五)目的地依恋的作用

国内现有研究除了探讨目的地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也不乏对其作用的探讨。本文从宏观上将目的地依恋的作用分为中介作用和其它影响效应两种类型。

1.中介作用

在游客与环境的关系方面,黄涛等[35]以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为例,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地方依恋在满意度对EFB 意愿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从而证实了“满意度→地方依恋→ EFB 意愿”的复杂路径关系;祁潇潇等[9]研究发现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在敬畏情绪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起到部分链式中介作用。

在目的地忠诚度研究方面,目的地依恋在多种旅游情境下发挥中介作用。在乡村旅游情境下,场所依赖的两个维度在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且场所认同维度的中介作用相对较大[36];在民族旅游情境下,文化原真性以地方依恋为中介对目的地忠诚度产生间接影响[25];在滨海城市旅游情境下,贾衍菊先后证实了目的地品质[22]和满意度[37]间接影响游客忠诚,而地方依恋在其中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在传统村落的怀旧旅游情境下,地方依恋是传统村落旅游者怀旧忠诚的重要中介变量,传统村落旅游怀旧感知通过地方依恋影响忠诚行为[23]。

除了以上两个主流研究方面以外,目的地依恋还在其他方面发挥中介作用。如肖潇等研究发现九寨沟游客旅行费用以场所依恋为中介变量,对旅游需求产生负面影响[38]。贾衍菊研究发现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在厦门的城市特征和游客行为意图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1]。

2.其他影响效应

目的地依恋除了在某些具体的作用路径中扮演中介变量的角色,大量的实证研究还证实它对游客亲环境行为、重游行为、游后情感忠诚(如推荐意见和口碑评价)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1)直接效应

目的地依恋与旅游者行为及态度关系密切。在旅游者行为方面,目的地依恋对旅游者购物行为[39]、购物忠诚度[5]、遗产保护行为[40]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29]有直接影响。在旅游者态度方面,国内部分学者以九寨沟为案例地,论证了目的地依恋对旅游者资源保护态度[18]、环境保护行为倾向[19]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国内多项研究证明了目的地依恋直接影响满意度和忠诚度[41]。

(2)间接效应

目的地依恋对旅游者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也有一些是在其他因素的中介或调节作用下实现的。

在旅游者行为方面,余勇等[42]的实证研究发现场所依赖以价值感知和满意体验为中介间接影响游后行为倾向。目的地依恋对环境保护行为的作用机理在不同情境下也存在差异。贾衍菊等[43]对厦门游客的研究,发现地方依恋不仅直接影响游客环境保护行为,而且通过满意度对其施加间接影响;在另一案例地观鸟公园,研究人员发现游客的地方依恋不会直接引发亲环境行为,观鸟游客需要通过自然共情和环境设施的引导,继而表现出亲环境行为[10]。

在旅游者态度方面,多项研究论证了游客地方依恋对重游意愿存在间接影响。朱峰等[44]发现,在求新求异动机的调节作用下,游客地方依恋通过满意度对重游意愿产生影响;王江哲等[41]在前人对地方依恋、忠诚度与重游意愿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发现旅游者地方依恋与重游意愿的关系受到多样性偏好变量的调节,具体表现为:当旅游者追求多样化旅游地的心理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地方依恋能够显著提高重游意愿。

(3)调节作用

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关注到目的地依恋的调节作用。李秋成和周玲强[45]证实了地方依恋对旅游者环保行为态度的积极调节作用;彭金燕[46]以乡村旅游游客为研究对象,发现场所依赖在目的地形象与游客重游意愿之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场所依赖程度高的游客,重游意愿会随着目的地功能形象的改善而提高。

(六)目的地依恋概念的应用

1.理论应用

目的地依恋概念为旅游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张中华等[12]将地方理论应用到旅游地意象的研究上,并为地方依附感在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提出相应策略建议;琼达[47]首次基于地方依恋概念,构建了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拓展了地方依恋理论的研究应用范围。

2.实际应用

目的地依恋概念在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景观设计等实践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李九全和王立[48]基于地方依附感概念,分析了景区依附感的认知构成,初步构建了景区竞争力指标体系;孔旭红[49]从场所依赖的角度探讨博物馆解说系统的构建;张薇[50]基于地方依恋概念,提出草原旅游开发的对策。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1.目的地依恋的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对于旅游目的地依恋的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近几年质性研究逐渐增多。笔者对86篇文献进行筛选,将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提取并归纳, 发现:有49篇是纯定量研究类的文章,占比超总数的一半;23篇论文属于纯定性研究类文章,占总数的27%;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文章数只有4篇,说明当前国内学者研究方法尚不具备多元化特点,有待进一步完善。

2.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情况总结

与国外情况(20世纪80年代)相比,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兴起较晚(2006年),二者相隔20年左右。旅游目的地依恋是作为地方依恋研究的一个特殊分支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其诞生之初,就带有浓烈的多学科交叉色彩。经过10余年的发展,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有:纯定量研究的文献占绝对比例,指导目的地营销策划是其研究的重要实际意义;相关研究的个案性比较强,对旅游目的地依恋问题的探讨大都建立在特定目的地基础上。研究内容得到拓展,从主要考察旅游目的地依恋的水平及差异化维度,到对目的地营销大框架下的目的地依恋展开详细讨论(如目的地依恋的经济价值评估、生态补偿支付等);研究视角日益宽泛,将旅游目的地依恋与亲环境行为紧密结合起来正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

本文将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的基本逻辑归纳为:主要围绕旅游目的地依恋影响因素、作用效果、内部维度关系来开展。其中,旅游者和目的地是旅游目的地依恋影响因素的两个研究视角;目的地依恋在模型中扮演中介变量或旅游者行为/态度前因变量的具体路径是“目的地依恋的作用效果”这一主线内容的细化研究;目的地依恋内部维度关系则是相关个案研究中包含的一个论证环节,主要是根据特定的案例地不断验证/证伪前人的研究结果。目的地类型及其维度划分共同作为目的地依恋个案研究的理论基础,即依据不同的目的地类型,衍生出关于其维度的不同划分方法。地方依恋这一概念的学术背景,以及学科背景交叉现象被简要介绍,引出对前述核心内容的讨论。部分文献还对前人构建的理论或者模型加以归纳、阐释,从而突出当前文献的创新之处和思路来源。最终,个案的理论层面探讨直接目标是更好地指导目的地营销实践。综上,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的逻辑演进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文献的整体思路

(二)展望

经先前对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文献的回顾,归纳其研究特点、逻辑,提炼出学者的主要观点,可以从中窥探出当前国内该领域研究亟待改进的局限之处,同时这也是此处进行展望的立足点。

(1)国外研究发展业已形成普遍认同的研究范式,国内研究与之相比,不足之处突出表现为研究思路的框定。比如当前绝大多数研究基于旅游目的地类型开发定制化依恋维度,但所得维度可能因过于个性化而难以统筹。因此,从改变研究取向出发,变先前的依据目的地开发模式为市场导向的开发机制,引入新的与前沿方向更贴合的维度划分指标,观察普通游客与依恋游客对目的地的情感是否存在程度和性质上的分异,从而推进研究的有益发展。

(2)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作为地方依恋研究的一个特殊分支鲜明地存在概念界定不清、形成机制不明这一不足。当前大量研究仍在地方依恋的笼统背景下开展的,尤其是内涵概念上表现出极大分歧,有的学者坚持将目的地依恋归并为游客地方感的维度之一,也有部分学者直接将目的地依恋等同于游客地方感。关于旅游目的地依恋形成机制的探讨也非常有限,涉及重要环节的部分着力不够,致使这一“黑箱”问题至今未能明晰。未来需要关注对这些方面的拓展和深化,细化研究主线。

(3)尽管目的地依恋的应用研究正在逐渐向高层次演进,但在目的地营销这一直接相关领域,其应用还仅限于最初级的关系阐释。依恋游客在一定程度上是优于满意游客和忠诚游客的更高质量客源。识别目的地的依恋催发元素,并在营销中着力投射这些元素是未来营销革新的方向,这样收获的便是更终端的“人-地”情感,而非中介性的目的地形象。除此之外,目的地品牌化、目的地危机营销作为重要的目的地营销研究内容,和目的地依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打造优秀的目的地品牌,减少人为/自然灾难对目的地营销的负面效应,都有助于促发目的地依恋。

(4)未来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结合在目的地依恋研究中还大有所为。很多前沿性研究话题,都需要这种巧妙的衔接才能取得最佳研究效果,如基于深度访谈提取目的地依恋维度及其互动关系,继而以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这种关系;再如以网络游记为基础,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构造出反映目的地依恋维度地位、角色的模型,再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指标检验先前角色判断。

猜你喜欢
旅游者目的地维度
向目的地进发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动物可笑堂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