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精神使命的继承者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中日联谊医院)院史馆巡礼

2020-12-02 08:00:24文/曹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史馆联谊院区

文/曹 阳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中日联谊医院)院史馆于2019年9月20日正式开馆,本期杂志特展出相关图片,以飨读者。

东北建院 传承白求恩精神

长春解放后,军委决定在伪满经济部旧址建设一所高水平外科医院

1938 年1 月,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来华支援中国抗日战争。1939 年9 月,他在河北唐县亲手创建了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后更名为白求恩学校),白校师生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6 年6 月,白求恩学校一部随人民解放军奔赴东北,在长春解放后创立一所外科医院。

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行者

1949 年11 月,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三院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医科大学外科学院”正式开院,她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军队最早创建的医疗机构。1950 年6 月,这所刚刚组建的医院被确定为吉林省抗美援朝志愿军伤员救治总医院,裘法祖、黄家驷、屠开元、宋儒耀等一大批专家先后来院工作,挽救了大批志愿军战士的生命。

1949 年医院病房开始收治患者

1950 年长春军医大学第一队学员合影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医院医务人员奔赴朝鲜战场,在志愿军总部门前留念

1951 年2 月,上海市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来院支援抗美援朝志愿军伤员救治工作

医护人员在为志愿军伤员换药

1951 年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一周年纪念

医院1949 年医疗统计表

1953 年整形外科手术队荣立集体三等功

吉林省外科医学的奠基者

三院是吉林省外科医学奠基单位,先后成功完成全国首例肝极量切除术、全国第三例断臂再植手术、吉林省首例肝移植手术、肾脏移植手术、骨关节置换手术等高难度外科手术,引领了吉林省外科医学的发展。在教学中,医院始终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和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白求恩式卓越医学人才。

1960 年代校园分布图

1957 年,吉林省外科奠基人,国内著名肝脏外科专家孟宪民教授(左一)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肝极量切除术

1964 年,矫形外科杨铁(左二)、卢学敏(左四)等成功完成吉林省首例创伤性完全离断的前臂再植手术,创造了断臂时间最长再植成功的记录,卫生部专门发来了贺电

吉林省外科研究所开展科研工作

1951 级学员何尔斯泰成绩优异受到军委表彰

1957 年医院编辑出版的外科教材《人体解剖图谱》

1965 年,孟宪民教授主编国内首部肝脏手术专著《肝切除术》

院史馆建成

医院院史馆于2019 年9 月20 日正式开馆,分为一楼医院文化展区、二楼白求恩精神展区、三楼老白校历史展区、四楼三院典范展区及院史馆主体展区5 大部分,展区面积2 000 余平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医院院史馆之一。展厅共有大型雕塑8 组、多媒体演示12 处,108 个展面、1 276 张图片生动再现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中日联谊医院)70年的光辉历程。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文化墙

白求恩精神纪念长廊

三院人践行白求恩精神展览

河北唐县白求恩学院原址校门仿制模型

长春医科大学外科学院校门仿制

1992 年医院新址建成是当时设计理念最先进的综合医院

目前,医院已形成中心院区、新民院区、南湖院区、北湖院区“四位一体”的格局,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史馆联谊院区
公立医院多院区发展的意义与相关问题探讨
要不得 千篇一律的村史馆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28
关于成立少先队队史馆的调查与思考
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03-29 05:26:42
院区再造
联谊联心联发展 奋力开创新时代海外联谊工作新局面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3:54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2
真诚可颂 艺功可赏——对“云陶伍独”联谊为艺的感想
不忘立社初心 牢记联谊使命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20
“绿色”联谊亮点多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16
多院区管控:院长新视野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50